这豫宵生的出现尤为奇怪,他让她觉得面善,他会念她写给含樟的诗句,回想起来,连他的举止神态,似乎也有些接近含樟了。
映璇在梦里几番挣扎,终于苏醒过来。
可是,豫家大宅空了。
一夜之间,莫说是人,连屋内的家具也没了影。
二.
映璇向城里的人打听,东郊巷,一户姓豫的人家,所有的人都摇头,没有,没有这样的人家,那座宅子也早就废弃了。
只有一个书生说,“姑娘要找的人,我见过。”
书生对映璇作揖,自报家门,“小生姓方,名子期。”映璇看着他的左手,缺了拇指,她心里咯噔一下,问他,“你的手……”
方子期笑道,“进山的时候被老虎咬断的。”
映璇又问,“你在哪里见过豫宵生?”
方子期道,“就是被老虎袭击受伤之时,他救了我,他说他家住东郊巷。”
“后来你可去那里找过他?”
“去了,但没有找到。”
“你还知道些什么?”
方子期摇头。
映璇道过谢,失望地离开,方子期又在背后叫住她,“焦姑娘……”她回身,诧异的,“你知道我的名字?”
“在酒楼听过姑娘弹琴。”方子期答。
“原来如此。”对于方子期,映璇始终将信将疑,又听见他问自己,“不知道能否邀请姑娘来沉香斋搭台?”
“沉香斋?”
方子期点头,“自家的生意,小本买卖。而且,小生的确很喜欢听姑娘弹琴。”
“可是我如今得罪了地方恶霸,我只怕连累你。”
“姑娘放心,有事我自会处理。”方子期说得胸有成竹,反倒叫映璇疑惑,这一切都太巧合,从豫宵生的出现,到方子期收留她,看似波折,却又不费吹灰之力便化险为夷,就像行走于一盘规定了路数的棋,每一步,都受控于无形。
更叫映璇瞠目结舌的是,方家大宅,从油漆到装潢,乃至于房屋的布局,跟豫家的,竟不差毫厘。那方子期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干干净净的,纯真如孩童,映璇每看一眼,心头的疑云和警觉便增加一分,她于是故意在后花园里弹琴,那首曲子,是她为含樟而谱,也只有他,才晓得在她弹这曲子的时候,该吟唱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然而这一日,就在映璇弹琴的时候,她真的听到了,先是脚步,方子期的脚步,临近了,便停下来,随着她的曲子的音律,且吟且唱:“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映璇一惊,拨断了两根琴弦。
方子期慌张地走过来,捧着她的手,问,“可有伤到哪里?是我唐突了,惊扰了姑娘,真真罪过。”映璇看他认真的模样,反倒觉得他不过惺惺作态,抽回手,道,“公子言重了。公子方才为何突然吟诗?”
方子期答,“我也不知是何道理,一听见姑娘的琴音,便想起了这阙词。”
映璇不再多问,方子期要说的,她已经了然于胸。虽然方鹤涯被含樟推进冰火池,但他那样高深的道行,也不是没有生还的可能。倘若他真的逃过大劫,以他的性格,是必定要践行他当年的诅咒,不会放过含樟与映璇的。
那么,这方子期极有可能是方鹤涯所变。早在五百年,映璇就见识过他以假乱真的幻影术。否则,他不会那么巧知道豫宵生此人——全城的人都不知道;他也不会刚好就缺了左手的拇指——秦淮水乡,山势都坦荡无奇,映璇还从未听说哪里有老虎出没;他更不会与她如此心意相通,唱出她与含樟定情的词——那么多年的反反复复生死轮回,含樟他,哪里还能记得什么。映璇甚至觉得,豫宵生也不过是他计划的一部分,是一个铺垫,为了让方子期理所当然的出现在她面前。
映璇决定不动声色,看方子期如何安排这场独角戏。
三.
人间九月,最热闹的,当然是重阳节的那场庙会了。
方子期问映璇,要不要也去凑个热闹,映璇同意了。那个时候他们的关系近了不少,他直接喊她的名字映璇,她也附和着,唤他一声方大哥。
只不过,始终也不敢放松警觉。
庙会散了之后,刚回家,有朋友派人请方子期过府一叙。
映璇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方子期不在,她将方府里里外外查了个遍,想掀出一点蛛丝马迹来。最后绕到厨房,见两个丫头围着炉子,大热的天,汗水滴得比那火苗还旺盛。其中一人嘟囔着道:“少爷八成是看上那位姑娘了,巴巴的讨好人家,可我就觉得,那姑娘对咱家少爷似乎一点也不上心。”另一个丫头也说,“就是就是,这一锅汤也不晓得是啥宝贝,要咱俩一直这么熬着,明儿个清早才能起锅,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