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晓将行李架上自己的背包拿下来背上,为了轻便,除了衣服鞋子和洗漱用品,别的什么都没带,冯定尧说:“等我一下,我有行李办托运了,去取个行李。”
涂晓心说一个大男人,还带那么多的行李,真当自己来旅游的了吧。
他们在大厅里等了大约一刻钟,冯定尧终于出来了,肩上多了一个70公升的大旅行包。涂晓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项目负责人张亮说:“冯总,我们要去的地方可能要走很多路啊,您背这么大个包,那不是个累赘吗?”
冯定尧笑道:“这是我的家当,习惯了。里头都是些必需品,我自己能负担的,走吧。”
涂晓盯着那个红黑相间的大包,瞅了又瞅,不知道里头装的是什么。
他们上了机场大巴,涂晓问:“老张,我们寄的东西到了吗?”
“青基会那边应该已经收到了,我周六一早就寄了。”张亮回答。
冯定尧问:“什么东西?”
涂晓说:“给那边的学生买了点学习用品。”
冯定尧皱着眉头:“不会是书吧?”
“有一部分是书。”张亮回答,“多数是本子、笔。”
“我们要带过去慰问那些孩子?”冯定尧看了一下张亮,又看了看两个瘦弱的女同事,扛着那些书爬山路?
涂晓说:“总不能空着手去。”
冯定尧点点头,心想,算了,到时候雇几个老乡来背吧。
他们到了青基会,那边显然是早已习惯了各种慈善机构的捐赠,虽然不至于冷淡相对,但也没有多热情,一个领导走流程式的接见了他们,说了一些官方的感谢之类的话,然后安排了两个工作人员接待他们。
捐助希望工程的流程就是这样,捐给个人,第一次也要经由青基会接洽介绍,之后才会一对一自行捐助。要是捐建学校,就必须得青基会出面,捐助款中,青基会要收取10%的费用作为服务、管理和行政成本。
青基会工作人员安排他们去招待所歇脚:“你们今晚住在这边的招待所,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五点。”
涂晓听说五点就出发,也没什么异议,估摸着路程肯定近不了。同来的叫小王的女同事听说五点出发,腿都软了:“涂总,怎么那么早啊?”
涂晓说:“我估计地方不近,晚了可能赶不到地方,今天晚上早点睡吧。”
小王如被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中午是青基会的工作人员招待他们的,在青基会的食堂里吃的小炒,对方一个劲地劝菜:“这里的菜都是纯天然的,鱼是河里捞的,鸡是农民家里喂的,蕨菜是山上采的,这兔子也是山上套的。我们这里别的没有,原汁原味的东西比你们G市要多多了。”对方说起来相当自豪。
涂晓淡淡地说:“不用这么破费,随便弄点吃的就好,我们可以跟着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的。”这些花费,全都是来自公众的捐款,吃得这么丰盛,心里还挺不安的。
对方的笑容在脸上僵住了,有点好心当成驴肝肺的感觉。冯定尧赶紧打圆场说:“涂总的意思是太让你们费心了,我们也不算客人,所以不用见外。不过这菜的味道确实好,原汁原味,我们在G市,基本上是吃不到的。”
张亮打着哈哈说:“对啊,涂总,平时咱们也没机会吃到,您多尝尝,纯天然,无污染。”
涂晓明白这两人给自己圆场呢,便略尴尬地笑着掩饰说:“我就怕吃了不想走了。”
青基会的人也笑了起来:“我们这边别的没有,就有山有水有美景,涂总要是喜欢,就多在这边玩几天。”
“呵呵,好,看看再说。”菜是挺丰盛的,不过涂晓却吃得不那么舒心,她有些懊恼,怎么那么不会掩饰情绪呢。
吃了饭,涂晓没精打采地往招待所去,冯定尧追上来:“你说的并没有错,不用有心理负担。”
涂晓看着冯定尧:“可是,事情都还没办,我就把人得罪了。”
“有多大关系,说白了,这事还是咱们花钱雇人办事。你要知道,钱还在我们手里没拿出来呢,他们也不敢拿我们怎么样。”冯定尧云淡风轻地说。
涂晓一想,可不是如此吗,钱他们还没给呢,有钱的是大爷,根本没必要那么重的心理负担,想到这里,她心里感觉轻松多了:“谢谢。”
冯定尧看着她,笑了。
第二十一章 逛街
冯定尧提议说:“出去走走吗?”
涂晓本来打算出去走走的,但是和冯定尧,她又有些犹豫了。冯定尧说:“明天要走很多路,你这鞋子有点不大合适,要去买双运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