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很柔和,很诚恳,她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信赖他,还是想要声明自己除了崇拜没有别的意思,她把她跟老三的故事告诉了他,只没讲那一夜的那些细节。
成医生听完了,推测说:“可能他还是得了白血病,不然没法解释他为什么会躲避你。他在县医院住院,有可能只是因为感冒,因为白血病人抵抗力降低,很容易患各种疾病。现在没有什么办法根治白血病,只能是感冒了治感冒,伤风了治伤风,尽量延长病人的生命。县医院有可能根本不知道他有白血病,他的白血病可能是那家军医院查出来的。”
“可是你不是说---那家医院诊断他是----血小板减少吗?”
“如果他不想让你知道,他当然会叫医院保密---”成医生说,“我只是这样猜测,也不一定就猜得正确。不过如果是我的话,恐怕也只能这样,因为你说了要跟他去,他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呢?总不能真的让你跟去吧?而且让你看着他一天一天消瘦下去,憔悴下去,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怎么忍心呢?如果是你,你也不愿意他看见你一步步走向---死亡吧?”
“那你的意思是他----现在一个人在A省那边----等---死?”
成医生想了一会儿:“说不准,他有可能就在K市。如果是我的话,我想我会回到K市来,终究---离得近一些---”
静秋急切地说:“那---你能不能帮我到各个医院---打听一下?”
“我可以为你打听,但你---要保证你不会---做傻事,我才会去打听---”
静秋连忙保证:“我不会的,我----我---再不会说那些话了的----”
“不光是不说那些话,也不能做那些事。他为你担心,无形当中就加重了他的思想负担,也许他---已经作好了---听天由命的准备,可以宁静地面对----死亡,但是如果他想到他的离去也会把你带---去,他会----很生他自己的气的。”
成医生把自己大儿子的身世讲给静秋听,原来他的大儿子并不是他亲生的,而是他一个病人的儿子。那个病人死去后,她的丈夫也随着自杀了,留下一个孤儿,成医生领养了他,从J市调到K市,免得外人告诉孩子他亲生父母的悲惨故事。
成医生说:“我每天在医院工作,经常看到病人----死去,看到病人家属悲痛欲绝。这些年,看了这许多的生离死别,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是我们一个人的,不能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如果你---跟他去了,你妈妈该多难过?你哥哥妹妹该多难过?我们大家都会难过,而这对于他并没有什么好处。在他生前,只能是加重他的思想负担;在他死后-----你肯定知道并没有什么来生,也没有另一个世界,即使两个人同时赴死,也不能----让你们两个人在一起。他说得很好啊,你活着,他就不会死。”
静秋难过地说:“我就怕---他已经----,你能尽快帮我去打听吗?”
成医生到处为她打听,但没有哪家医院有一个叫孙建新的人在那里住院,包括那家军医院。成医生说:“我已经黔驴技穷了,也许我猜错了,可能他不在K市----”
静秋也黔驴技穷了,唯一能安慰她的就是成医生可能真的猜错了,他说了“如果是我的话”,但是老三不是他,他们两个人在一个关键地方分道扬镳了,而她没把那个关键地方说出来,成医生就很可能猜错了。
七六年四月间,正在地区师范读书的魏玲跑来找静秋,说有很重要的事跟她商量。魏玲从农村招到位于K市的地区师范后,每个周末都回到K市八中她父母家来,经常跟静秋在一起玩。
第114节:山楂树之恋(113)
这次魏玲一见静秋就说:“我闯了大祸了,只有你可以救我一命了。”
静秋吓一跳,赶快问是怎么回事。
魏玲支支吾吾地说:“我---可能是----怀了小毛毛了---”
静秋问:“你---跟---小肖的----”
“不是那个混蛋还能是谁?”
魏玲的“那个混蛋”姓肖,是勘探队的,不过这个勘探队是水利方面的,跟老三那个勘探队风马牛不相及。别人介绍魏玲跟小肖认识的时候,刚好小肖那段时间呆在位于K市的总部工作,没到野外去。魏玲一点不知道小肖是要经常在野外跑的,就同意跟小肖接触接触。
小肖生得很高大,眉眼也很端正,看了不少书,能脱口背出好些古诗,这几点,一下就把魏玲迷住了,她这个师范生在文采方面还比不上小肖这个搞勘探的。两个人的关系迅速加温,小肖大概是怕魏玲知道他是搞野外的会嫌弃他,就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生米煮成了熟饭。等到魏玲发现他大多数时间不在K市的时候,已经有点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