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最后一点资料,”顾言小声辩解,眉毛弯成一个极为无奈的形状,自从和邓霆交往后,他的生活节奏遭受了巨大的冲击,每次多工作那么一小会儿,旁边吊儿郎当的男子便黑着脸强拖带拽的把他拉上床休息。
甚至,邓霆不厌其烦的劝服他放弃调查证券黑幕的新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发现毫无成效的某人干脆下了最后通牒:“禁止他在夜间以任何方式抢私家侦探的饭碗,”
简言之,过了10点就别想出门。
顾言不服气的撇撇嘴,又忍不住笑了笑,他知道邓霆是为他好,是关心他,以爱为名的束缚比自由自在的闯荡,其实更充实更满足。
或者,无论是谁,灵魂深处都在期待着禁锢,以一种最温柔的方式,填补潇洒的寂寞。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在事隔四个月差一点点的时候,俺终于充满愧疚的现身了,俺木有消失,也木有穿越,只是被工作S得有点不举而已,望天,因为一直都没有充足的时间修改,又不想把自己都不满意的部分放出来糟蹋大家的眼睛,所以拖一拖就拖到了现在,那个,经常蹲坑的某潇也知道挖坑不填有多可耻,所以罪无可赦连辩解都显得苍白,留言会慢慢回复,今天三更,赌上俺滴菊花,这篇文不会弃坑的,再次鞠躬,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某潇惭愧不已。
31
31、第 31 章 …
“最后半点也不行,”邓霆粗鲁的合上笔记本电脑,恶狠狠的瞪了瞪顾言:“赶紧给我睡觉!接下来几天的气候峰会够你忙的,啊,不过忙也记得吃饭,先说清楚,面包饼干可不算……”
“同志,”“顾言”深情款款的握住邓霆的手,沉重道:“你已经讲了无数遍了,我真的真的完全领会中央的指示。”
邓霆压根不信,刮刮顾言的鼻子。
“走吧,对了,你什么时候去书院村?”那个关于支教系列的专题还没结束,原本这次该他和邓霆一起采访的,由于自己临时接了全球气候峰会的工作,便演变为邓霆单独行动。
“两、三天之后吧。”
顾言点点头,突然讨好般拉拉邓霆:“我今天买到了你最喜欢吃的绿豆糕,就放在冰箱里。”黑亮的瞳孔分明露出“我很乖快点表扬我”的意味。
“你是为了买绿豆糕才早退的?”那家糕点房的手艺跟它的顾客量都是一绝,每每邓霆赶过去的时候,只有望着空荡荡的盘子泪流满面。
“嗯。”
邓霆叹着气摸摸顾言的脑袋:“对我的事倒挺上心,为什么对自己那么马虎呢?”
顾言不懂邓霆在说什么,疑惑中夹杂了不满,因为还没有得到邓霆的表扬。
算了算了,邓霆默默地搂着恋人回房,顾言不注意的,他会帮他注意,慢慢的告诉他,他比他想象的更值得珍惜和爱护。
第二天,顾言在阴暗的天色里启程前往丹麦。
愤怒的人群,渴望的眼神,在这个以美人鱼著称的国家,历史上似乎从未如此热闹,丹麦是自行车的王国,顾言在首相府门前,竟看见拉斯穆森骑在单车上对他微笑示意,阳光洒满古老的北欧城市,美人鱼的雕塑娇俏美艳,但顾言无法确定的是,当下的安定富裕能否永久的持续。
在经历了数十天的吵闹,抗议,谈判,气候峰会的结果令人失望,环保组织声泪俱下的控诉抵不过170多个国家关于能源创新和经济发展空间的博弈,顾言在敲击键盘的深夜,依旧记得早上那害怕家园消失的斐济女孩儿。
穷国与富国,顽固与妥协,生存与死亡,所有人类的考量和责任都在这个北半球寒冷的城市昭然若揭,如同一张张缺少执行决心的裁定书。
可作为记者,除了真实的记录文字外,可以做的实在太少,包括会议场外汹涌的人流,除了高声呼喊,又可以改变什么,影响什么?
未来的恐慌,怎么比得上摆在眼前的实实在在的诱惑。
总说要为子孙留一点空间,然而我们何尝不是只对自己负责,对百年挥霍。
将稿件传回国内,顾言习惯性的拿起手机,拨出一串数字,仍旧是机械的忙音。
平日的现在,邓霆的电话早该响起了,今天到底怎么回事?
好吧,可能有很多种,也许因为他太忙,也许信号出了问题,也许手机不小心遗失,一天联络不上,其实并非有多了不得。
但顾言却隐隐的感到不安,转而挂了个电话给老板,结果证实他的直觉果然该死的正确。
“小顾,书院村好像发生地震了,详细的情况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