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他也只招了唐宓和陈卓航两个人,对两人寄予厚望。
开学后第一天在导师办公室见面的时候,章斌就跟两人谈了国内经济金融行业的现状,随后又说:“任何金融模型都要建立在数理基础上。你们两人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
唐宓说:“我会努力的。”
陈卓航怎么会落后,也跟着表态自己一定努力。
对好学生章斌从来不吝啬奖励,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给他俩开了书单和资料。
两人拿着章斌给的书单和资料离开了办公室,陈卓航深呼吸一口气,侧头去看唐宓,跟她说:“以前的事情是我不好,请不要跟我计较。”
"没什么。”
对和陈卓航的芥蒂,她早就不在意了。她和陈卓航没仇没怨,曾经有的矛盾也烟消云散,现在两人是同学,好好合作还是有必要的。
“那就太好了。”陈卓航喜形于色,“你有时间吗?我请你吃饭?”
“吃饭就不用了。”唐宓摇头,“我还要去图书馆。”
“我也去图书馆,一起?”
唐宓没有拒绝。导师手下的新研究生就她和陈卓航两人,没必要搞得太僵。陈卓航学习确实不错,数学和英语水平很扎实,不然也不会被大牛导师看中——虽然学院里有种说法是“真正优秀的学生要么去工作要么出国”,但这并不全面。优秀学生里总有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出国深造又没有工作,唐宓是一例,陈卓航也是。
研究生和本科生不一样,研究生的假期是随着导师的心意确定的,十·一这种假期只放了三天,唐宓抽空回了宁海一次看望舅舅和外婆。
唐卫东已经恢复工作半年,身体的各项指标很正常,开始忙碌起来,但因为吃药的后遗症,他比原来胖了不少,正在努力锻炼身体。
好在他现在工作压力不大,对他恢复身体很有帮助。
外婆对宁海的生活还是无法习惯,每天除了早晚两顿饭几乎无事可做,唐卫东每天都是七点后才回家,母子俩能聊的内容也少——而且一起生活久了,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偶尔也会有争执发生。
比如有时候唐卫东看资料较晚,外婆就不高兴;再比如唐卫东打算带着外婆出去哪里玩一玩,都被外婆果断拒绝。这种情况,也确实让人担忧。但哪怕唐宓是神仙,也解决不了这种矛盾。
外婆叹息:“要是你舅舅再婚了,有人照顾的话,我就可以回村子里去了。”
对外婆来说,在大城市里生活,也就是生活罢了,她最想念的,始终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那栋灰扑扑的土墙房子。
“舅舅打算再婚吗?”唐宓问。
“你舅舅没说。”
唐宓想了想:“外婆你见过有什么女人来找舅舅吗?”
外婆摇了摇头,然后又叹了一口气。
不过倒是也不着急,唐宓想,舅舅对自己的人生也是有打算的吧。
十·一假期之后,唐宓回到宿舍,宿舍里空空如也研究生阶段和大学、高中阶段的交友关系截然不同。宿舍的四个同学,两个都是外校考入的,有一个还有工作两年的经历,已经有男友,只有一个是本校考进的,是唐宓的大学本科同学。
本科阶段,人和人的交往更为单纯。到了研究生时代,同学们的交往难免更现实一些。每次宿舍夜谈的时候,唐宓都能听到舍友们对各种男生的打分评判,她们找男朋友的标准,“是否有钱”就成了最重要的一条。
唐宓现在虽然和人交流没问题,但天性冷静自持,身边没有了赵幸丹,也不太能跟人热络起来。唐宓和舍友们的相处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种密切的感觉了。
本科阶段,她每天都很忙碌,白天忙着上课,晚上要么啃双学位要么和李知行一起上自习,周末则是数学双学位和参加欧几里得俱乐部,虽然忙,过得异常充实。研究生阶段,不会再有人跟她一起上自习,也没有数学俱乐部的活动了。如此,唐宓身边一下倒是空了不少。
常常出现在唐宓身边的,倒是黄明明。
课余时间,她有时候会跟黄明明请教编程中遇到的问题,黄明明教得很耐心细致诚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经过大四一年的努力,寒暑假都不懈怠地学习,本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唐宓已经可以靠C语言自己完成。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展露无遗,打好了数学基础,思路确实清晰,学编程都比别人容易一些。
黄明明现在也到了大四,她对就业没任何兴趣,已经确定保研在本校读到博士——照说以她的履历和论文,申请个MITH都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