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样子,总让萧玉祚觉得,要是母后还活着,也是如此吧。
而朱嫔倒是时不时送些稀罕物给自己,赵嬷嬷检查后就会把东西让自己选着玩,开始的时候还挺新鲜,可是渐渐的觉得就是那回事了。
毕竟宣和帝宠的很,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给他们,那些洋玩意也不少,姐姐也会送东西,还有外祖父家……现在里面穿的内衫,就是舅母亲手缝制的,想到这些,萧玉祚又笑了起来。
这么一想,还是外祖父与宁妃这边好些,朱嫔不过是借自己引起父皇的注意罢了。
明白后,萧玉祚对朱嫔那丁点好感消失无踪,倒是对没见过面的外祖父家与宁妃多了点亲近之意。
“等六弟弟长大了,我带六弟弟一起看书一起玩。”萧玉祚笑呵呵地说道。
宁妃手顿了一下,萧元敏像是没注意到这些一样,也没接话。
许久,宁妃才说道,“那就劳烦太子了,我把成霖交给太子了。”
此话一出,萧元敏脸上的笑容真诚了不少,“宁妃娘娘放心,弟弟最是懂事,定会照顾好六弟弟,不让你失望的。”
其实萧玉祚那句话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刚刚觉得宁妃好,所以才说的,而宁妃话里的意思是以后会帮着太子与长公主,更会让自己的儿子跟在太子身后,成为太子党。
宁妃是聪慧的,自然明白长公主带着太子时不时来看儿子的意思,只是他们没提,自己也没提,毕竟这是一种冒险。
如今提到明面上,太子可能不懂,可是长公主一定是知道的,若是自己拒绝了……再说这段日子,她也细细观察了,太子虽没有长公主早慧,却是个能容人,听得进去劝知道上进的,而长公主年岁不大,却不可小瞧,更是个会算计的。
有这么一个姐姐帮着太子谋算,再加上宣和帝的喜欢,跟着他们也不是难事。
最重要的,太子与长公主如今正是需要扶持,自己此时帮了,以后太子登基,儿子长大也会有个好前程。
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孰轻孰重都能看得出。
而萧元敏心知,她和弟弟并没有外面看起来这么风光,她需要盟友,也可以说是帮手。
若是宁妃一直不松口,她也无可奈何。
“他们又去看小六了?”宣和帝放下手中的毛笔,端着菊花茶喝了一口,这菊花茶还是萧元敏当初送来的,说是问过太医,喝了对身体好。
“是。”李德忠笑道,“宁妃娘娘亲手砸了核桃,给太子与长公主吃,说是这个多吃对他们身
体好。”
“宁妃倒是个有心的。”宣和帝沉默了一下,妃子每个月吃食都是有份例的,自从小六出生后,儿子女儿没少去,怕是好东西吃了不少,“宁妃生六皇子有功,以后她的份例提一提。”
其实再提就是贵妃例了,只是李德忠并没有提醒。
“林贵妃这段时日走在做什么?”宣和帝不希望林贵妃她们有目的的去接近玄玄和玺儿,可是要是忽视了他们更不行。
李德忠收了笑容开口道,“贵妃娘娘前日又招了其母进宫。”
宣和帝眼睛一眯,冷笑道,“真是林家的好女儿。”
这话一出,李德忠就知道,这林贵妃怕是要不好过了,要知道林贵妃可是贵妃,可是宣和帝却说她是林家的好女儿,这不是打脸吗。
“还有别的吗?”
“朱家最近也给皇太后请安。”李德忠恭声说道,“朱嫔送了不少珍玩给太子殿下。”
“姚家呢?”宣和帝微微垂眸,问道,“有何举动?”
“姚大人的夫人亲手缝制了几件衣服通过姚大人送与太子、长公主,姚大人直接把东西交给了李嬷嬷和唐嬷嬷。”李德忠开口道,“还有一些民间新奇的玩意。”
“民间新奇的玩意?”宣和帝多了几分兴致。
“风车,竹编的动物……”
宣和帝点了点头,“其他呢?”
“慕容伴读……”李德忠的声音里多了几分笑意,“他自小不敢吃鱼,如今还在府里病着呢。”
宣和帝愣了一下,才想起来那盘桂花鱼,哭笑不得,“这事弄的,玄玄知道了怕是要伤心了。”
毕竟女儿最喜欢吃鱼,想了一下说道,“和玄玄说一声慕容熙生病的事情,不要提是因为吃鱼。”
“奴才明白。”
这也是敲打慕容家,告诉慕容家他们的事情,宣和帝都知道,怕是慕容家要被重用了……九门提督这个位置,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