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寻宝神瞳(267)

作者:以闪电之名 阅读记录


其他的专家一一上手,最后回到李墨手中。

“之前出土过一个战国水晶杯,当时还以为是现代制品,如今又出土一串水晶项链,不知道是春秋还是战国时期的?”

符馆长脸色潮红,应该是情绪太激动所致。这串水晶项链后期修复后又是一件镇国之宝。

李墨数了下水晶珠子的数量说道:“春秋战国时期水晶项链一串,水晶数量34粒。”

接下来是一个长盒子,约有五十公分长,李墨将它取出放到桌子上,摄像头已经聚焦。很显然这么长的盒子里面所装的东西肯定也是偏长的,不知道是什么玉器。

打开盒子,暴露在众人眼中的是一条玉带,每一块玉都是顶级羊脂玉,四角有黄金包覆,表面雕刻细小文字。李墨辨认下文字说道:“这字不是秦朝大篆,老师,你们都看下。”

朱昌平看下说道:“这是战国时期魏国文字,这方面研究古文字的张教授最擅长,回头让他破译一下就能鉴定出是谁所用。”

“郑老师,战国金包玉玉带一条,备注请京大张教授翻译下文字。”

郑斌较忙记录下。

因为都是玉器,再加上身边也有几位专家在场,所以玉器整理和初步鉴定速度加快。

“玉兽面佩一件,春秋早期;玉带钩一件,春秋晚期;玛瑙珠饰一件,春秋晚期;玉虎一件,春秋早期;玉环一件,春秋早期;玉管一件,春秋晚期;玉组佩一件,战国早期。”

朱昌平打开一瓶水递给李墨,他暂时接替李墨继续下面的整理工作。

“玉双龙佩饰一件,战国早期;玉双龙佩饰一件,战国早期;兽面形玉带钩一件,战国中期;玉龙空双鸟纹璧一件,战国中期;玉透雕双龙佩一件,战国晚期。”

第一个铁皮箱里就两颗夜明珠,而第二个铁皮箱里总共整理出十五件,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

李墨喝完一瓶水,打开第三个铁皮箱子,这个箱子里装的同样都是玉器。

花了将近四十分钟,共整理出十七件玉器,里面有五件是秦朝时期,在雕工上和春秋战国的玉器有些许区别。那时大秦一统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国力一度达到鼎盛时期,所以玉器雕工理念也开始发生变化。

而玉器雕工技艺真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到了汉朝,最著名的就是汉八刀,一直影响到如今。

“小墨,上午开箱先到这里,我们出去休息下。其他人会接手把这些玉器和夜明珠重新清理整理好归档入库,下午再继续开箱。”

这些鉴定的活看似不重,其实极耗心神,而且还是两千多年前的古董,每个都非常珍贵,使得众人一直处于神经绷紧状态。

李墨还好,但朱昌平等人就明显露出疲态,众人离开地下宝库,没过十分钟第二批人进入。

“老师,按照这个开箱速度,这三十多个铁皮箱子怕是要花四五天时间。”

“考古研究是个精细活,你以为是下地挖大白菜呢。开箱不是重点,重点是要把里面的每一件宝物都要清理干净,登记造册,归档入库。”

“不知道传说中的那两件至宝会不会隐藏在剩余的铁皮箱里?”

李墨自言自语的嘀咕着。

跟在身后的石馆长好奇的问道:“小墨,你说的两件至宝是指哪个?”

“自然是春秋二宝,传说中的和氏璧和随侯珠。”

第181章 和氏璧的推论

春秋二宝中随侯珠和和氏璧,众人听得比较多的就是和氏璧,关于它曾经演绎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完璧归赵’典故。

“李先生,和氏璧不是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玉玺吗?”

问这话的是一直给他们做拍摄的那个摄影师,三十多岁,脑后留着小辫子,倒是有点文艺范。

“这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还是先到我办公室坐会,我给大家泡茶边喝边聊。”

几人进入石子名办公室,很快一壶茶泡开,香气升起。

“等等,我把摄像开启,也算是留个素材。”摄影师比较敬业,他主要任务就是跟拍,尤其是涉及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和氏璧,所以觉得将讨论的过程拍摄下来应该会有用。

李墨喝一杯茶,口齿留香。

“我也只是随口一说,关于和氏璧的来龙去脉史书上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其实流传下来的都是含糊其辞,要说个明白太难,只能根据只言片语推断一二。”

“是啊,隔了两千余年,很多事情的真相都无法去证实。”朱昌平教授是考古专家,对这方面研究还是比较深刻的,“从出土的文物数据来看,我个人觉得传国玉玺和和氏璧关系不大。”
上一篇:小美人带球跑失败了 下一篇:挥金如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