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番外(599)

作者:屋外风吹凉 阅读记录


六十年代的港岛,是一个龙蛇混杂,黑白无序的年代,港岛警队每年罪案数字都超出十万,每到年中和年底两次录档结案,警队门外总要排出数百人的队伍,这就是专门靠替罪为生的人头。

彼时除了新界原住民,没有人自称港人,而是潮州人,顺得人,湖州人,F建人,一地一个商会,一地一个字头,需要出头时,很多时候不需要去报警,而是字头出面,时人重义气,守承诺。

六十年代的港岛,还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父母宁可把女儿嫁给有钱人做小老婆,也不愿把女儿嫁给穷小子。

港岛施行的还是《大清律》,一夫多妻制还要延续好几年……

即便是普通市民,只要有这个心思,当下有两个老婆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北面逃来的女人,举目无亲下,为了活命,只能选择嫁给本地男人当妾室……

从港岛市政大楼出来,李源也没觉得空气特别甜,阔别已久的汽车尾气的味道,街边大排档传来的食物香气,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汽车,都让他觉得好像是前世的二线城市……

过惯了买盒火柴都需要票证的日子,花了半个月从四九城来到这里后,总有一种时空变幻的错觉。

要不是街道上的年轻姑娘穿着迷你裙,头上用上大量喷发胶,把头发烫得高企,也就是所谓的“堆云装”,男人们则好穿夏威夷恤,花花绿绿的,头上用发乳梳成熨贴的“油脂装”,李源都怀疑是不是又穿了回去……

低头看了眼左手上拿着的新办港岛身份证,上面写着李爱国三个字,又瞟了眼右手上的地图,李源往西走去。

这年月,其实逃过来的人也会被遣返。

除非能跑到市区,跑到市区就是胜利,非但不会遣返,还会一路送到市政厅,帮助快速的办好身份证。

一座工业化的城市,自身人口却只有一百多万,自然远远不足,需要补充人口。

北面大陆的逃民,就是最好的补给地。

至于为什么还会遣返……

因为如果不加一道护栏,港岛人口就不是现在的二百多万了,五百万都打不住……

留下来的,要么是跑的快的,要么是有头脑的,也算提高优化了“移民”素质。

对了,眼下港岛的官面语言是英文,上流社会则以国语交流为荣,对魔都大盛海有迷一般的崇拜。

粤语……被视为新界农村比较流行的语言。

如邵逸夫、金镛、邹文怀等未来影响中华文化圈很多年的大亨们,在港岛活到死,粤语仍不熟练……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后期……

按照地图,李源在中环德己立街找到了一家周生生金店。

这家打三四年就在粤州开设的金店,不至于黑吃黑,生出那么多麻烦事……

运气不错,由于今年年初英国政府为了控制贸易赤字,决定将英镑从金本位中剔除,导致金价大幅上涨,每克从八美元,涨到了十五美元。

六十年代的港币兑美元汇率大概是五点六五,也就是一克黄金等同于八十四点七五港币。

一条大黄鱼十两,大约三百一十二点五克,也就是两万六千四百八十四块港币。

眼下港岛物价什么概念呢?

一套浅水湾豪宅,后世价值十亿左右,如今是九十八万港币一套。

半山一套一千六百尺的单位,再过几十年都成了老物业了,还能卖过两千万,现在价值十万港币。

普通的物业,一套一到两万港币。

一辆太子牌轿车,价值一万两千港币。

茶餐厅的猪扒包,八毫一個,一分钱等于十毫。

乘电车车费六分,六分钱还可以吃一碗猪血粥。

一个普通文员的工资,两百块。

也就是说,只要卖出两根大黄鱼,李源就能立刻过上港岛中层市民的生活。

所以也别觉得港岛遍地黄金,人人都在发大财,终究还是穷人多。

嘉林边道的木屋区有大把的人全家住二十平米的木屋。

李源出手了二十根大黄鱼,换得五沓面值一千港币的大金牛。

金店经理的眼神,流露出极复杂的神色。

以他目前的薪水,差不多要攒四五十年才能赚到这么多钱……

或许某一刻,他心里都生出黑吃黑的心思。

但是看着李源脸上淡然自若的微笑,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港岛做生意,特别还是干金店生意,眼力要是不好,那一定做不长久。

至少在他的感觉里,这位北面来的人,不是个好惹的……

与金店经理和伙计微笑颔首后走出了金店,李源又进了一家街旁的洋服店,这个年代的港岛还没有服装店,人们穿的衣服,穷人是自己买布料自己做,有钱人则去洋服店请裁缝量体裁衣,更讲究一些的有钱华人则会专门去盛海重金请老资格裁缝帮自己一家定做服装。
上一篇:重塑千禧年代 下一篇:痛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