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番外(571)
作者:屋外风吹凉 阅读记录
见他差点失言,众人都只是理解的笑了笑,启功目光和蔼的看着李源,点头道:“是啊,受恩惠太重。些许字画,又值当什么呢?”
李源义正言辞的表明立场:“元伯,一码归一码!治病救人那是我的医德,问您要字画,那是存着批判的精神,在和您做阶级的斗争!”
一群人又大笑。
那三年里,他们通过王世襄结识李源后,多多少少都打了些交道。
李源赠予了他们一些棒子面,换了些字画,讨教了些学问。
让他们非常欣慰并且欣赏的是,李源从不问他们要名贵珍藏,他们给都会坚持拒绝。
热闹一阵后,话题又回到了启功先生撰写的《〈红楼梦〉札记》一书上,并谈起了胡适、蔡元培的红学之争,但没人提及1954年10月16日,老人家写下的《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谈这个就没法聊了,胡适是战犯级人物,身上带着原罪。再谈老人家,显然就要把话题聊死了。
“蔡元培是索引鼻祖,认为《红楼梦》实写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石头记索隐》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说,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既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幂,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
溥杰满面嘲讽的说着,最后摇头道:“简直不知所谓!”
朱家溍笑道:“茗烟骂金荣,不就是大明骂大清吗?”
一群人摇头苦笑。
李源坏笑道:“也不好说,《红楼梦》里骂番子骂匈奴的话可不少。”
朱家溍意味深长道:“文人骂当权者,不是常态吗?对文字的禁锢太深,难免惹来骂名。不过把这等名著,解读成斗争之作,实在是有辱斯文。”
李源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道:“鲁迅先生说的好:《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掵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各有各的看法,也都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元伯,您的观点好像偏向胡适?”
启功摇头道:“我的观点是:三曹之后数芹侯,妙笔高程绩并优。胡适并他的一干徒子徒孙们,对程伟元、高鹗所续之后四十回全盘否定,无一是处。我觉得大可不必,二人的成绩还是客观的。”
说话间,王敦煌和妻子赵月抱着儿子王军出来见人,一群人停止了话题,纷纷道喜,送上礼物。
都是好东西,金玉满堂。
李源看着都眼馋,又心疼,感觉都是他丢的东西……
等王敦煌带着玩笑的笑容抱着孩子走到李源跟前,一脸坏笑看着他道:“还让不让我叫你李叔了?”
他年纪比李源还大些,但性子和他老子几乎如出一辙,也是个老餮,酷爱美食。
但因为手艺不算精,比不上王世襄食道圣手,又不敢央着老子做美味,王世襄有自己爱玩儿的东西。
后来遇到李源后,算是找着门路了。
只是李源也不是好惹的,非让他喊叔不可。
为了美味,王敦煌不得不放下尊严,喊起了李叔。
今日是来报仇的……
李源沉思稍许,道:“这样,我送孩子一个拥抱如何?”
一群人哈哈大笑,王世襄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别人不知道,我是知道你的,是有好东西呢!今日你得拿出真家伙来!”
李源吓了一跳,道:“什么东西?对了,我儿子过生儿时,袁姨送了好东西……可让他带去港岛了,我连儿子都丢了,还也还不起啊。”
王世襄哈哈笑道:“什么金银玉器一概不要,文玩字画,我不放在眼里。只那小儿惊风、夜啼、伤寒之类好药,给我备上一些,多多益善!”
李源笑道:“这成!别的没有,药管够!怎么说,我也是当叔爷爷的!”
王敦煌:“……”
……
等从芳嘉园小院出来后,李源还特意回头看了眼。
这座院子,也是来一次少一次了。
不止他,等王世襄自己被下放,再回来时,三进四合院就给他留了两间北房,院子里将搬进十来户人家,厨房搭他北房后墙上……
不过,王世襄是真洒脱。
阔有阔的活法,手头紧有手头紧的活法。
十年过去后,依旧潇洒自在。
李源打算明年让张建国也来都搬走,不然那些明清家具和王世襄收藏的珍贵文玩都打碎烧坏实在可惜了。
等改开后,帮他将这些住户都迁走,省的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了,还受那么多窝囊气,最后把一生收藏,贱卖给了盛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