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塑千禧年代(2632)

作者:渔雪 阅读记录


人在上海,时间煎熬。

如此度过思考、沟通、坚定立场的两天,13日的下午三点钟,冰芯第二次董事会会议在恒隆23召开。

恒隆23与合肥开会明显不同。

会议室的桌子上甚至由秘书刘宗宏放上了“冰芯董事会会议”的铭牌。

刘宗宏面对熊总对这一动作的疑惑,笑着解释道:“是我顺手在隔壁打的,总得有些仪式感嘛。”

他有仪式感,机构三位股东只板着脸,觉得情况不太好处理。

方总要是只一家冰芯就算了,问题是他的易科大势已成,这真的狠下心来输血,冰芯不知道得撑到什么时候。

就算没易科,凭方总本身的手段,怎么也饿不到冰芯。

三点十五分,闭门会议随着方卓的走入再次召开。

方卓这次没打招呼,直接询问亚森:“高盛同意冰芯上市了?”

亚森听到这话就觉太阳穴在跳,强忍着不满,说道:“方总,我必须要表达我们高盛的态度,冰芯的上市不应该成为融资的条件。”

方卓看向另外两位,点名道:“切尔斯,丹顿,你们也是这个意思?”

丹顿生怕这次会议又像上次那么迅捷结束,并不直观表态,只是说道:“方总,涉及这种关乎公司命运的讨论,我是很慎重的,我觉得只是我们几位在谈有失偏颇。”

方卓平淡问道:“什么意思?”

“如果有必要,关于冰芯上市的必要性和前景发展,我们有必要股东们一起谈。”丹顿缓慢但态度强硬的提出了随时可以转换成正式提议的股东要求。

股东会议固然会增加合肥国投这样绝对的方派,但还有两家欧洲私募。

这两家私募过于低调,可是,丹顿认为大家应该存在共同立场。

方卓看了这位DCM的副总裁一眼,伸手拿过桌上的铭牌,又掏出钢笔,把上面的“董事会”三个字划掉,唰唰写了“股东”两个字。

这就变成了“冰芯股东会议”。

丹顿心里忽然生出不好的预感,那两家也是完全赞同方总吗?也有类似一致行动人协议吗?

“小刘,你去通知那两家机构股东,让他们来开会。”方卓侧头嘱咐秘书,又淡淡的解释道,“正好这两家私募的人也刚来上海,你要开就一起开好了。”

机构三人组从一个沉默走入另一个沉默。

甚至不到十分钟,两家欧洲私募QT和MNG的代表就匆匆走进恒隆23的会议室。

这个会议室的会议桌很大,但两个鹰钩鼻径直一左一右的坐在了方卓旁边的座位。

“需要把合肥国投也喊过来吗?他可以到的很快,我们晚上还能开这个股东会。”方卓用食指敲了敲桌子。

机构三人组走入了第三个沉默。

方卓看着三位董事的表情,换了个语气:“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你们非要坚持,上市的事先放一边,你们手里的持股我可以找财团收购,估值可以给个很漂亮的数字,也免得大家最后闹得不好看。”

冰芯掌门人给出了另一条路。

亚森问道:“怎么估?”

“就按100亿美元估。”方卓报了一个数字。

亚森立即说道:“不可能,方总,不可能!太低了!”

让我们掏钱就是180亿美元,要收我们的股份就是100亿美元,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报高了,你们嫌高!报低了,你们又嫌低!”方卓勃然变色,“你们就是诚心不做事的!谈什么谈,还有什么好谈的!”

他起身离场,结束了不太让人愉快的冰芯第二次董事会会议,哦不,是冰芯第一次股东会议。

第461章 好坏消息

冰芯的两次闭门会议都戛然而止。

方总看似善解人意的给出了第三条路,可是,这条路压根走不通。

虽然冰芯这家企业因其特殊性面临额外风险,但风险来临之前仍有希望攫取极大的利润,高盛七年时间都等过来了,又怎么可能现在退出。

甚至,因为高盛的消息向来灵通,可能不介意股价被推到更高、风险面临更近的位置再退出。

只是,高盛的亚森忽然对于熊晓鸽所说的“他是大人物了,我只是个小小的投资人”有了一种极深的感慨。

两次会议上的方总态度都十分强硬,压根没有什么探讨的空间,说走就走,说变脸就变脸。

怕是自己的地位不够,压根匹配不上这一轮的对话,要是CEO劳尔德能来,方总一定……呃,也未必。

听说易科股市做局那两次,方总也是前倨后倨,倨到现在回了中国,还继续阻碍高盛的在华业务。

劳尔德来了也不行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