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塑千禧年代(1625)

作者:渔雪 阅读记录


“手机市场是个成熟的市场,是个很市场化的竞争,他方卓要是能再造播放器的消费电子神话,我、我……”

大黄总一时间没组织好语言,冷笑一声后才说道:“我就再进去一次。”

上一次的时光让他刻骨铭心,没什么比这个能更表示判断的决心。

伴随着这样的决心,大黄总在又一次碰见记者的时候没什么顾忌的表达了自己将会继续做空易科的做法。

国美与易购早就撕破脸皮,这次的做空也不过是“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罢了。

然而,8月20号,大黄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忽然接到消息,接洽了有一阵子的潜在合伙对象贝尔斯登团队已经提前抵达中国,并且是落在上海,接着便拜会方卓去了。

“拜会方卓?他们认识吗?凯恩和方卓认识吗?”

大黄总愣在原地,完全没想到贝尔斯登这家投行的CEO詹姆斯·凯恩会和方卓有什么关联。

秘书知道老板这两天通过媒体放出去的话,也知道他对与贝尔斯登的合作很是重视,这会有些讪讪地答道:“贝尔斯登那边说是见见中国的朋友……不知是不是客套……”

大黄总眉头紧皱,心里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几乎同一时间,方卓有些意外的接到了来自詹姆斯·凯恩的电话。

面对有些突然的拜会,他没有拒绝。

要说这家巨头投行的CEO,第一次认识也是在那次纽经所的慈善晚宴,只是,两人没有交流太多,仅仅交换电话,闲聊了几句而已。

后来,方卓在纽约又接连参加不少名流宴会,见了凯恩第二面,那次交流时间稍长,但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

两次见面,詹姆斯·凯恩笑眯眯的有点老好人的意思,和那位雷曼掌门人“大猩猩”福尔德有个鲜明的对比。

作为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贝尔斯登的下场比雷曼要好一些,最终是被摩根收购。

方卓个人对贝尔斯登没什么想法,至于MIGA基金未来的动作,那要看是否符合商业逻辑。

下午三点钟,恒隆23,方卓见到了远道而来的凯恩。

很快,他在寒暄之后就知道了对面的目的。

凯恩这一趟率领贝尔斯登的团队来中国主要是有三个目标,一是兜售CDO证券,二是加强中国业务,三是洽谈对中国零售业的投资。

今天这场拜会则是冲着第一个目标。

贝尔斯登手握的CDO债券不可能对中国个人出售,这次是要推销给国内银行,而凯恩前不久刚刚知道方总还是工行与中行的董事,才有了提前的行程,想要这位从中斡旋。

方卓觉得倒也合情合理,只是,自己不能当冤种,也不能带着银行当冤种啊。

他一推六二五,暧昧的表示自己这个董事不是凯恩想象的那样,纯粹就是额外因素所占据的位置。

至于,更多的事情,那就不能说了,懂的都懂,不懂就算了。

凯恩果然懂了,倒也没勉强,觉得大概是关系没到位,这一趟来中国还有时间畅聊合作。

两人之间的主事告一段落,也聊了聊贝尔斯登想在中国的投资。

凯恩顺手就向方总询问了潜在合作者的情况:“方总,我们对中国的零售业比较看好,打算和家电零售第一的国美联手投资其它零售,做一做行业的整合,你觉得怎么样?国美是不是一个好的合作对象?”

方卓刚才听凯恩聊了他来华的第三个目标,但冷不丁听到国美的名字,立即忍俊不禁:“凯恩,你不该问我的,你一定没有好好了解国美的情况。”

凯恩作为投行的CEO,不可能事无巨细,确实只是浏览报告和聆听汇报,这会有些惊奇地问道:“难道国美有什么问题?”

“虽说国美已经从家电零售的第一位滑落到第二位,可是,也不是有什么问题。”方卓不屑在这上面说谎,说道,“是我和国美之间存在过比较激烈的竞争,你问我,我很难给出客观的回答。”

凯恩更惊奇了,但仍旧笑道:“那我应该问对人了才是,最了解一家企业的不正是它的竞争对手吗?”

方卓其实不是个客气的人,既然这么说,那说说也无妨。

“国美的市场份额下滑,这里面有多种因素,它本身仍然有较强的竞争力。”

“贝尔斯登选择它作为合作对象是没问题的。”

“只是……”

方卓给了个转折:“国美的资金流动性受限于竞争,不会那么宽裕,如果你们合作投资家电以外的零售业,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由贝尔斯登拿着主动权。”

“国美接下来的行业竞争值得关注,先期投资让国美先花钱投便是,如果前面投的都没问题,黄总那边没出现状况,你们贝尔斯登再接着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