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25)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课程结束时,已经快十二点了。

他到餐厅打包了个盒饭,就回了办公室打算把申请也提交上去。

时间是月初,马上发工资了。

王浩希望能尽快拿到论文补贴,错过了发工资时间,就要等到下个月才行了。

中午,办公室里很热闹。

颜静说了实验研究遇到的问题,实验室设备老化测定数值不精准,而想申请购置新设备很困难。

好几个人安慰他,也帮着想办法。

张志强说可以试着打报告,再申请一个‘青年基因项目’,就能有钱购买新的设备,说着申请项目的问题,话题就转到了论文和‘职称提升’上。

有个旁边办公室的讲师,名字叫赵春亮,是研究生导师,吹捧了几句张志强。

张志强似乎有些飘飘然,就着‘职称提升’的话题,开始高谈阔论,“我的经验就是,有核心论文,申请到项目,年限有个两年、三年,升副教授就没问题。”

赵春亮听得有些脸黑,他和朱萍一样是体-制合同,还是拥有博士学位,同时也发表过一篇核心论文。

工作时间有四年多,也没确定提升为副教授。

张志强说的‘经验’,就和排泄恶臭气体,根本没什么区别。

办公室里的人则都习惯了。

颜静、罗大勇就是乐呵呵的听着,朱萍的表情则明显带有一股不满和不屑。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

一个戴眼镜的女老师喊了一句,“应副院长来了,还有教务的朱主任、李主任,好几个领导,都过来了,我听他们说什么‘副教授’,你们办公室有人提副教授了?”

张志强‘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应该是来找我的。”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

要说提副教授,也只能是张志强了。

张志强干脆就站在门口等着,还朝着楼梯口望来望去,就看到一行领导走了过来。

朱建荣走在最前面,看到了门口等着的张志强。

他扫了眼办公室的房号,确认就是这个办公室,马上热情的抓住张志强的手,激动的说道,“小伙子,你是人才啊!真正的人才!”

“我们刚才商量过了,等学期一过,就申请给你提升职称,西海大学非常重视人才,像是你这种特殊人才,不需要受限于资历、教学年限。特殊人才、特别对待、特事特办!”

“谢谢!谢谢领导的肯定!”张志强满脸都写着激动。

一群人围了过来。

朱建荣亲密的搂着张志强的肩膀,“这不是夸奖,我说的是事实。王浩啊,你这个名字取得好,浩然大气,浩气长存,浩若烟海……一个‘浩’字……”

他说着发现场面安静下来。

周围人都不说话了,怀里的小伙子也没有了笑。

怎么回事?

朱建荣带着疑惑看向周围。

周清源过来拉了下他的衣服,硬憋着笑小声提醒道,“他,不是王浩……”

“——?”

朱建荣顿时脸黑了。

张志强则是僵在了原地,他朝着周围人看了看,感到了一种名叫‘社死’的尴尬。

第二十二章 就只是有了点感悟

“王浩?”

“领导们找的是王浩?升副教授?”

“王浩不是只有一年合同,只是临时带讲的吗?而且,还有东港的科研问题……”

“不应该啊!”

好多人挤在门口谈论着。

王浩的办公桌就在门口,他也听到了朱建荣的话,才知道原来是找自己的,心里感到非常的意外。

副教授,当然是找张志强。

“怎么是我?”

“难道是因为那三篇论文?”王浩确实感觉很意外。

三篇论文完成的速度很快,只花费了不到一个星期时间,结果自己就和副教授挂钩了?

他走了出来。

“你是王浩吧?”朱建荣刚刚翻了个尴尬的错误,顿时变得谨慎了许多。

当见到王浩点头、周清源也点头,其他人也是正常的反应,他才大笑着拍着王浩的肩膀,爽朗的说道,“我就说,才二十多岁,怎么长得……咳咳。”

他说着感觉不对,干脆就停了下来。

张志强脸都黑了。

周围人看看王浩,再看看张志强,就干脆捂着肚子大笑,当然大部分人还是忍住了。

朱萍就完全不在乎了,她大笑着跟着说道,“朱主任,你看看也不一样的,王浩,就和学生似的,张……哈……”

张志强尴尬的笑了下。

他忽然意识到不应该在现场,赶紧一头扎进了办公室,想想有感觉有些不对,就干脆出来顺着楼梯下去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脑子里就出现了一首歌——

我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这里,看到你们……

“吗比!”

他实在忍不住爆了个粗口,感觉自己真是倒霉透顶,事情根本就和他没关系。

朱建荣认错人,是他的错吗?

办公室门口。

朱建荣热情的抓着王浩的手,开始了持续不断的赞叹,王浩被赞叹的都有些发飘。

朱建荣夸人确实很有水平,不止是单纯的夸奖,张口闭口还文绉绉的,一个个成语、典故冒出来,王浩一个名字就被夸了好几百个字,然后是他的年纪、长相,后面还附带了科研、拼搏的精神。

等等。

不过到最后朱建荣也没说明原因,因为还没有确定的看到论文,只是看到了发表杂志、标题,几个人商议着还是继续保密,说了一大通以后,就拉着王浩一起去吃饭。

王浩扫了一眼桌上的饭盒,感到稍稍有些可惜。

算了!

什么盒饭啊!浪费就浪费了!

去吃大餐多好!

路上。

几个人就问起了论文的事情,大多是周清源拉着王浩问的,“你不是发表了三篇‘非齐次问题’的数学论文吗?怎么变成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论文了?”

王浩点头,“那是上周,这个是我上上周投稿的。”

周清源听着感觉无话可说了。

上周完成了三篇数学论文,上上周完成了三篇计算机论文,而且还发表在了核心期刊上?

之前他觉得王浩在偏微分方程的理解上,似乎已经不比他差了,而现在他觉得王浩做研究、写论文上,最少‘速度’是远远超过了他,看能发表三篇顶刊的水平,质量上……

“唉!”

周清源忍不住叹了口气。

其他人也才知道王浩还有其他成果,朱建荣、李明等人都听得眼前一亮,即便只是普通的SCI,也是了不起的成果了,学校有七百多教授、副教授,一千多其他的教职工,不是每个教职工都能发SCI的,好多一年都发不了一篇。

王浩发表‘附带’成果,就直接是三篇SCI,惹得几人连连赞叹不止。

虽然国内一直在提倡说‘去除唯论文主义’,但说是说、做是做,没有论文还怎么评价?

论文,还是很重要。

尤其是高质量的专业学术成果论文,就直接代表了科研成果,反倒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文,确实很难用‘论文数量、质量’来评价。

一行人一起到了餐厅。

当真正安静下来后,王浩也说起了三篇论文,他解释了‘傅里叶猜想辅助构建数据模型并应用数据分析’的原理,在场每个人似乎都听得很认真。

实际上,多数都听不懂。

周清源倒是能明白一些,但他做的是纯数学研究,也只是明白个大概而已。

等王浩说完了论文内容以后,李明赶紧转了个话题,就说起了‘提升副教授’的事情,他们重点是表示‘对王浩有多看好’、‘一定会给王浩上升评级’、‘特殊人才特殊对待’。

总之,就是表明态度。

周清源坐在王浩的旁边,给他仔细解释了一下,‘提升副教授’的事情。

实际上,并非直接提升。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