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请看有关希特拉的另一首诗:
离开云尼斯venus不远处
亚洲和非洲最伟大的两位
与莱茵河的希斯特
哭喊声起於马耳他和利古里亚海岸
纪四.六十八
云尼斯指的是威尼斯,不远处是布伦纳罗山日希魔与墨索里尼三次会晤之地。非洲指入侵非洲的墨魔,亚洲指另一轴心国的日本。最後一句指对马耳他和热那亚的轰炸。
希特拉的魅力
书中对希特拉的落墨,是除拿破仑之外最详尽的一环,而且贴切透彻,就像诺斯曾超越时空,耳闻目睹数百年後发生的事那样。
深入西欧处一个孩子生於穷家
只是他的演说便打动了千万人的心
甚至在东方他亦声誉日隆
纪三.三十亘
希特拉生於奥地利的布劳恼,可算是深入西欧,他的家境虽不算富有,可是亦属小康,所以穷苦家庭并不贴切。不过在当时诺斯的心态来说,不出身皇室贵族,可能已应被列入穷家的分类。
可是希特拉靠演说起家却又是不争事实,东方的日本与他结成轴心联盟,正代表了他在东方的声威,所以这首诗虽未如前述两首那样清楚分明,但亦可作为参考。
希特拉与墨索里尼
自由不会被得到
她将被一位黑色、高做、
凶狠和没有公义的人据为已有
当教宗的事被希斯特打开
威尼斯的共和国将波涛汕涌
纪五.二十九
这首诗说的是墨索里尼和希特拉在一九三四年至三八千问的结盟,他们在威尼斯会谈,而墨索里尼正是该共和国的独栽者。他们的会晤代表道消魔长;黑色或者是法西斯的黑色服,将自由占据者,两人均不相伯仲,“教宗的事”指的是教宗被迫与墨索里尼签的教务专的,没有希魔的支持,墨魔岂敢如此猖獗?
大战开始时的形势诺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和其中的细节都下了一番功夫,以不同的方式描述出来。虽然它们分布在书中不同的位置,却是有迹可寻;将它们放在一起,就像砌积木游戏,清晰的图象立时呼之欲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最直接是希魔藉“帮助”为名,进侵波兰,容忍了希魔一次又一次的英法等国,终於忍无可忍,揭开人类历史上最惨痛浩劫的序幕。
达契亚、英国、波兰和捷克组成新联盟
为了通适宜布罗陀海峡
西班牙和意大利人展开冷酷的阴谋
纪五.五十一
一九三九年二月英国与巴尔干半岛的国家结成盟国,九月德国人侵波兰,而在整件事上,意大利和苏联,以至以中立自居的西班平都要付上责任。
在这里,让我简略交待一下大战前的形势:
一九三六年七月,西班平发生内战,佛朗哥领导的国民军在德、意支持下胜了受英、法支持的另一方。同年十一月德、意正式结成“罗马---柏林轴心”,而德、日亦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後意国加入,使这最富侵略性的三个结成联盟。
一九三八年德国吞并奥地利,稍後侵略捷克,翌年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同年八月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一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军人侵波兰,英、法於九月三日分别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於是爆发。
有了这样的了解後,便可以把握诺斯在以上这首预言诗里惊人的预知方,直布罗陀是战略性的重点,战争一旦开展,将成为海运的命脉,所以保持畅通至关重要。
马其诺阵线不堪一击
战争一开始,有备而战的希魔立时发动全面攻势,进入波兰後不足一月便攻陷华沙,跟著南征北讨,入侵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而最令人沮丧的是法国被誉为不能攻破的马其诺防线在适当的部分被德军迅速突破,於是德军从法国东北部长驱直人,把英国远征军和法、比联运逼到敦刻尔克,演出了大战悲壮的一页,近二十万英军和十四万法、比军大彻退,遗下重装备无数,巴黎因而陷落。
请看诺斯如何描写:
在大河附近
巨大的战壕、泥上被挖掘出来
水会被切断为十五段
城市被占领,火、血、叫喊、战争
充曩冲突
纪四.八十
大河自然是莱茵河,巨大的战壕当然是法人布置於法德边境号称世上最长战线的马其诺防钱,希魔只拣一点猛攻,将整条防线变成支离破碎的切段,使法国陷进空前的混乱里去。
潜水艇的出现当我们读诺斯的预言诗时,须谨记他处身的时代是十六世纪,工业革命是十八世纪後的事,人们要到了十八世纪中叶,才懂运用蒸气动力。不过早在诺斯的预言诗中,便已描述到四个世纪後战争里所使用的武器,例如这一首:
通过盒中的闪电金银融合
被擒的两者互相吞噬
城市中最伟大的延伸开去
舰队在水底下旅航
纪三.十三
开始那二句使人摸不著头脑,但最後一句便根难否定诺斯不是指潜水艇了。
有关潜水艇的还有这一首:
他认为会带来饥荒的地方
解救来自某处
海上的眼,像条会婪的狗
有人会给予油和小麦
纪四.十五
大战展开,德国以战舰和潜艇对英国进行全面封锁,[海上的眼”正是对德国潜艇潜望镜的有趣描写,一见英国商船,那“贪婪的狗”自然不会放过。幸好物资从美国大量运至,解救了英国的困境。
日本逞凶亚洲
日本一九四一年偷袭珍珠港後,战争升级,战火蔓延王球,诺诗这样写道:
那属於太阳的人不能安全渡海
威尼斯的人掌握整个非洲
上星再占据了国上
亚洲会改变
纪五.十口
这很清楚地点出了轴心国中的日本和意大利。
日本的国旗是个红太阳,与美国开战後,日本最终在制海权上败於美国。
意大利的入侵行动主要在北非,土星代表苦难,意大利无疑亦自食侵略者的苦果。
“亚洲”会改变进一步肯定了诗首说的是日本。
法国烽烟四起
战争使千万人流离失所,鲜血染红了土地,诺斯是法国人,自然对祖国的描写最是详尽,在纪一第七十一首诗,他写道:
马春的居民被完全改变
逃亡追逐宜至里昂
纳博纳和图卢兹被波尔多激怒
被擒被杀的接近一百万
纪一.七十二
这是令人心惊胆颤却又非常准确的描写。战火使法国完全改变,法国政府逃到波尔多。马赛、钠博纳图卢兹、山昂等全落到德军控制的伪政府去。而最惊人的是据官方统计,在大战里死伤的数字约为七十万,这并不包括与法国作战的盟军在内,加起上来实在非常接近一百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可怖,在预言诗内纤毫毕露,使人禁不住想到,这灾难是否命中注定不可逆转,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亦在前路上等待待著我们?
原子弹下的广岛长崎纪二第六首可能是全书中最震撼的其中一首,足见诺斯在大事上毫不含糊,那亦代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闭幕的一场人间惨剧,喻示了人类将来一个可能的命运。
这事发生在一九四五年的广岛和长崎,诗文是如此的:
在海港附近和两个城市
前所未有的两次鞭笞
饥饿、瘟疫、人们被抛出
将向不朽的上主哭喊求助
纪二.六
广岛和长崎都是临海的城市,被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看到如此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的两大鞭笞,两个城市冰消瓦解—原爆後的幅射像瘟疫般传播,除了向天哭喊外,还能做甚麽?
广岛原爆纪念馆的雕像,正是“向不朽的上主哭喊求助”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