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重生之实业巨头(790)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请进吧。”在约翰瑞德的带领下,陈志文一行人也走进了花旗银行的总部。
很多年前,陈志文在美国进行一些投资的时候,也曾经与花旗银行合作过,不过还是第一次来到花旗银行的总部,一般情况下,一些正常的商业贷款,也是不需要来一家银行的总部的。
不过,今天他这次来,可不是涉及贷款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投资。
在整个大厦简单转了一圈之后,众人便来到了花旗银行的第36层,这里,有一间拐角办公室,视野可以看到半个纽约市。
“这里的夜景,应该不错吧。”陈志文笑了笑问道。
“很不错,这是我们花旗银行,为艾瑞克你专门准备的办公室,如果这次合作成功的话,您将会在我们银行拥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约翰瑞德说道。
“可以,不过我就不住了,到时候,我会安排一位代表来的。”陈志文淡笑说道。
“那我们还是应该讨论一下合作的内容,如何?”约翰瑞德问道。
“可以。”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艾瑞克,这段时间,我们已经查到您在不断的在股票市场收购花旗银行的股票,首先,我非常感谢您对我们花旗银行的信任,只是,我们也想知道,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约翰瑞哥接着问道。
“我非常看好花旗银行的未来,之前在股市上的收购只是一个开始,我的目的,是成为花旗银行的股东,如同我在可口可乐、通用电气的投资一样,我会长期持有。”陈志文淡笑说道。
“既然这样的话,艾瑞克你不如直接与我们银行董事会合作,我们直接对你定向增股,如何?”约翰瑞德说道:“不然,你在股市这样收购,一旦风声泄露出去,那必然会导致股价大涨,这对你来说,也是不划算的。”
“这样的话,自然更好,就是不知道,花旗银行,可以对我增股多少股份?”陈志文笑说道。
他的目的,就是如此,之前在安排人收购花旗银行股份的时候,他特意没有隐藏任何行踪,且收购的速度、频率很快,只要时间一长就会引起关注,特别是花旗银行管理层本身。
这是因为,他也没想过要收购花旗银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十年前汇丰为了收购美国纽约州的第六大银行海丰银行,都被美国财政部审核了数年,汇丰在香港的老底都快被美国政府给掏空了,才最终同意了这次收购,并且外界也不知道,汇丰银行还是否答应了美国政府什么秘密条件。
而花旗银行,可是美国的超级商业银行之一,规模之大,海丰银行连它的零头都没有,在正常情况下,外资想成为这样银行的股东,都会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银行涉及国本,任何国家都会管控的比较严,哪怕外资不要经营权,也都有着很强的限制,部分国家大银行甚至都不容许外资入股。
不过,这段时间,自然就是属于特殊情况了,因为花旗银行在80年代末数次大规模投资都接连失败,导致公司连续数年亏损,现在又碰到石油危机的爆发,虽说在历史上美国很快解决了这件事,但在海湾战争结束之前,就是美国政府对这次危机的持续时间也无法肯定,因此,也就要求境内各个银行增加股本,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石油危机。
这可就要了花旗银行的老命了,纵然它历史悠久,与全球多个财团合作过,可却找不到一家愿意注资帮它渡过难关的,实在是,树倒猢狲散,花旗银行在之前亏损太严重,没有人敢投资,甚至,花旗的很多股东,也认为花旗可能会破产,于是也都抛售股票,更造成了花旗股价的进一步下跌,以及更无人愿意投资的境地。
在原先历史上,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抄底花旗银行,他的逻辑很简单,美国政府不可能放任这么大的银行倒闭,因为银行倒闭造成的损失太大了,特别是花旗这样的巨无霸,最终的结果也与他推测的一样。
不过,不是美国政府扶持,而是第三次石油危机很快结束,美国引来科技与互联网时代,金融业与整体经济大涨,他在花旗银行的投资,5年翻了超过5倍,长期来看,更是有着差不多20倍的收益,这还只是直接的,与这样一家超级银行打好关系,间接的好处更多了。
难得这样的机会,陈志文自然也不会放过,不仅仅是回报问题,还是一个机会,可以影响美国大银行的机会,也就是现在花旗银行资金困难,要不然,一个海外资本想投资,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拿到很多股份的。
“美国法律限制外资持有国内商业银行超过25%的股份,这是一个总体份额,不过我们花旗银行本身的股东大部分都是美国资本,您这边,我可以安排,获得约15%的股份。”约翰说道。
第638章 美国汽车行业的噩梦再临
“15%?包括,我现在手中拥有的股份?”陈志文问道。
“艾瑞克,你现在手中有多少股份?”约翰瑞德反问道。
“4.99%,还没到需要公开声明的5%。”陈志文说道。
不同于香港,全球很多国家,对于各方股东管理的都是非常严格的,以5%为界限,无论是超过还是减持,都是需要公开的,至少需要通知该上市公司以及证交所。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恶意收购的难度,因此在欧美历史上,收购的案例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善意收购,实在是因为各种法律规定,使得恶意收购的成本太高了。
陈志文对于花旗银行股票的收购,其实也就是始于2个月前,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对于很多在硬撑的公司,就快扛不住了。
只不过,他也没有很谨慎的采用多账户秘密收购,而是光明正大,直接扫货,虽然这个时候,不看好花旗银行的股东比较多,导致股价暴跌,可这样扫货是行为,还是比较吸引注意的,这也是陈志文的目的,他需要花期银行的官方,来主动找自己,求自己入股,这样一来,对于自己来说,才是效益最高的。
“4.9%?如果再加上15%的话,那就太高了,美国法律,是不容许这样的行为的。”约翰瑞德说道。
“那,如果我收购部分海外资本手中的股票,又或者让他们卖掉,那我不就可以了?”陈志文又问道。
美国,对于银行业的限制,还是比不上传媒与科技行业的,至少还没有海外单方面资本不得超过5%股权的限制,不然不管是他还是原先历史上的中东王子,都不可能抄底花旗了。
唯一的限制,就是除非是特殊许可的授权,不然所有外资总共不得超过25%,那这样的话,可以是几十个乃至几百个海外个人或者机构持有这24.99%的股份,又或者一人持有,不过后者的可能性几乎不大,即使真的有,也没有可能操纵美国的银行。
毕竟,银行与传媒或者科技还有不一样,前者只是纯粹的规模大,影响范围广,让海外人了解甚至参与管理都没什么大问题,但后两者,很多时候一件秘密,都可能会影响国家安全,因此,看管的极严。
“如果这样的话,是可以的,我会安排人先去与部分海外投资者联系,争取说服他们抛售股票,艾瑞可你这边还是尽量与我们银行进行增股的好,你也知道,现在花旗银行的状况,我们也迫切需要资金。”约翰瑞德说道。
“好,你们来负责这些,我会安排一些人来看看能不能帮帮忙,资金方面,后面我们谈个数字,我会准备好现金。”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花期银行最近就是迫切需要大笔资金来解决自己的债务问题,以及本金问题,很难想象,这样的美国进入巨头,会因为不到10亿美元的缺口,而搞的差点倒闭。
但金融行业,就是风险这么大,别看动辄几亿几十亿美元的贷款,可这些钱他们也只是保管,一旦本身经营出了问题,就极其容易引发多米勒骨牌效应,比如最可怕的挤兑,一旦发生,那就是这个银行本来没问题,也就被挤兑的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