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实业巨头(716)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辛局长想了想说道:“陈生,其他地方也许还好商量一点,可这一条目前国内争论特别大,因为这条路的运输方向,与长江一个方向,路上能走的东西,长江上也能运输,而且水运成本更低,运力更大,就是火车也比不了水运,也就速度方面会慢一点。

可长江沿线,其实也没有什么需要高效运输的需求,至少不是很大,所以这条高速,虽然有计划,但争议很大,就算建,也会比其他同等级别的高速要晚一点,陈先生,虽然您这边投资我们很欢迎,可高速公路,也是需要配合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

“嗯,那没问题,不过以后,如果这条高速准备建了,到时候,我们再考虑合作。”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其实这件事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他之前在上沪没有提出这件事,也就是因为长江水运的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造道路或者铁路,能够在运力上比的过水运,拍马也比不上。这也是为什么,长江下游地区铁路不发达的原因之一。

当长江水运存在的时候,在其附近建高速公路,的确不是明智之举,这就如同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建港口,资本家有钱愿意投,政府都不会许可,有这个钱还不如建大桥更实在,目前长江上还是缺很多大桥的。

原先历史上,连同金陵市与上沪市的沪宁高速,立项就远晚于沪杭甬高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直到90年之后,整个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水运的时间效率太慢,跟不上经济需求,且考虑到环境生态问题后,才开始规划长江周围的高速公路。

“其他地方,陈生不考虑了?”辛局长又问道,自京津塘高速公路与粤深高速开通后,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改善,直接的就是运输成本的大规模降低,间接的更是带活了很多小工厂,特别是外资,他们选择投资非常看重交通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型外资企业,交通不好人家就直接pass了。

虽然不少高速,中央内部人都知道自己投资未来肯定能赚钱,但需要建造的高速太多了,财政根本就没能力自己筹到这么多资金。

而站在国家层面,中央需要的是高速公路带来的间接收益,那才是大头,高速本身的直接收益,让给外人也无妨,如果为了一点收费影响整个经济发展大局,那才是丢了地瓜捡芝麻。且外资大规模投资,还可以增加国家外汇储备,虽然未来还是要还回去,但至少对现在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其他高速,也可以,只是我需要再研究研究,辛局长也知道,这样的投资动辄上百亿,我也需要非常慎重。”陈志文说道。

虽然这种高速可以尽量使用贷款,但如果是超大型的或者数量多,那也会需要不少的起底资金,同时,信贷额度,也是一种资源,在国内消耗太多,也不符合他目前的最大收益。

在国内投资高速公路,自然未来不会亏,甚至大赚,可做生意,是要对比的,一个普通重生者,在2010年之前买房子肯定能赚大钱,但综合来看,其实还是不如买一些公司股票的,比如腾讯。所以该怎么做,就要看不同时代的机遇及取舍了。

80年代后期,全球市场也有很多机会,比如马上就要出现的日本广场协议,87年的全球股灾、香港本身的房价牛市、甚至东南亚也一样有很多机会,所以,对比起来,在国内的大型基建,也就少数高速是值得投资的,不然,在国内投资过重,反而会影响其他国际机遇。

而到了90年代,这些大事件结束,虽说国际上一样也有其他机会,但自己的资金必然更多,且国内市场也会更加开放,那就是自己真正大规模投资的春天了。

“那是当然,如果陈生确定了,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或者需要一些资料,也可以随时找我们。”辛局长点点头说道,他倒没有怀疑什么,这种事也是应该的,就是国家财政,当需要建设一个大型高速的时候,都得考虑再三,调查足够的数据,才会确定下来,这个过程怎么着也得几个月乃至更长。

陈志文虽然被号称为富可敌国,但在当代社会,也就是指那种小国,与大国比起来还是不足的,不过一个国家,花费钱的地方太多了,可能在纯粹的投资方面,还比不上人家。

“好。”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其实,就算现在开始接触一些也没什么,重大投资,从初次接触到最终开始落地开工,三五年时间其实也很正常,到了90年代初自己资金足够,也不应该到那个时候再开始从头查资料等等,至少可以挑选哪些合适的位置进行投资,以及各种路线等等,完全可以先商量好,这样等到从日本市场的钱出来了,就可以立刻投资了。

再说,日本市场的规模很大,里面资金也很多,即使知道明确的时间点,陈志文也不可能都等到最后才撤出资金,宁可适当的“少赚”一点,肯定也需要早个一两年逐步撤退,就如同前几年一样,他的资金,也是提前两三年时间进入日本,逐步进入,一切都显示的很平常。

对着地图,辛局长又吹了一会关于未来的国内交通规划,陈志文也是认真的听着,虽然都是规划,可基本上与后世的区别不大,毕竟,人们居住的城市,基本上也就是目前这些,经过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被古人选中的城市,就是适合大规模发展的,以这些城市为根基,未来的高速路,基本上也就出来了。

随后,几人来到了楼上的一间会议室,辛局长亲自泡茶后,说道:“陈先生,我这次邀请您过来,也是正式通知您,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已经通过了中央的许可,贵公司可以与地方上进行资金、运营以及路线等问题上的探究了。”

“好,多谢了,我也会安排让这个项目尽快确定下来,争取能够早日动工。”陈志文淡笑说道。

中央同意项目启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85年左右,国内外汇短缺,哪怕这一世,有着陈志文的大量投入,以及大量可以出口创汇的企业及星河贸易的订单,可对于整个国家的需求来说,还是不够缓解外汇短缺问题的,表面上来看,国家外汇储备只有几十亿美元,可这也只是一个盈余,类似于企业的流动资金,实际上国内进出口的贸易都是高达数百亿美元的。

想解决这一问题,只能等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大量工厂数量足够了,并且开始出口创汇才行,虽然每一家都很小,可蚁多咬死象就是这个道理了。

高速公路本身的投资能够带来外汇,选择地又是在沿海地区,建成后也会方便出口,本身又是支线高速公路,正常情况下,政府都会同意。

不过现在的同意,也只是针对这个项目本身,如同香港迪士尼一样,后续各种细节问题确认好了后,也还是需要中央再审批的。

“有了京津塘高速公路在前,我想沪杭甬的合作会更顺利。”辛局长哈哈笑道,这个项目推动成功了,对于他们来说,不但多了一条高速,还能从其中获得大量税收,上面也已经表面了,这是交通部相关产生的税收,这些税收收入也会再拨给交通部,甚至部分外汇收入,还会用来购买海外的大型设备,以方便交通部在一些特殊地方的钻山开洞计划。

“希望如此。”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正事结束,几人又随意闲聊了一些关于国内外经济的趣事,以及部分交通方面的情况,陈志文也以自己的见解,提供了部分意见,不过有没有用就不知道了。

到了下午时分,陈志文才告辞离开,虽然早先就知道沪杭甬高速项目的问题不大,不过当这件事确认下来了,也算是了却一桩事了,至于后面的审批绝对不会有问题,第一是模仿京津塘高速公路,已有超过的例子,第二就是后续只会是经济方面的协商,无伤大雅,迟早能找到以后平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