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实业巨头(568)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涡轮增压这个项目,就是第一个大型投资的高技术项目,接近4年的瞬间,2.5亿美元的投入,总算有点回报,只要后续能够大规模上车,那么获得的市场反馈就能知道还有哪些缺点,然后再利用市场的利润来继续迭代研发,长此以往,就会获得一定的先发优势,其他巨头倒不是说追不上,而是需要更大的投入,又或者要避开自家的专利,且自己也会占领了一定的市场。

“我们的涡轮体积并不大,如果能够收购mini的,再重新设计一下,能放在mini上的话,那无论是性能还是油耗都会得到大的提升,不过再怎么顺利,也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这是汽车行业的质量安全底线。”田学成说道。都来了伦敦了,他自然知道老板的目的就是为了收购mini与劳斯莱斯了,其实,早久以前,老板就告知了他这个目的,连英国很多汽车的资料,也都是他派人去查的,然后交给了老板,最终由老板根据资料及自己的状况,才决定了这两家品牌。

劳斯莱斯,其实他不在乎,这就是一个豪华品牌,手工打造的各种技术,倒不是说没用,而是顶多在成熟之后下放到次一级的豪车上,如各种跑车的发动机,是可以改进放在奔驰宝马保时捷这类的高端车上,与AMC这种走普通路线的车型,关系不大。

可mini,明显就是属于大众类型的汽车了,虽说英国汽车技术一般般,但一个20年的品牌,总会有很多积累,与AMC肯定也会有很多互补。

“如果能这样,的确是最好不过了,小型车,其实很多人也非常喜欢高动力的。”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后世的大众小钢炮、日产GTR等等,其实就是这个细分群体的需求,虽然不是很多,但那是对于大众这种巨头来说的,对于mini,能拿下这个细分市场的3成,就能笑开花了,且涡轮还能省油,这对于任何客户来说,都是诱惑力非常大的。

“我之前已经与mini高层接触了下,他们对我们想收购的意思,并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提条件,但我感觉的出来,他们似乎也不是很乐意。”田学成说道。

“收购这种事,还是交给本土的银行吧,他们有自己的关系。”陈志文无所谓的说道:“骑驴找马,也很正常,你是mini的话也想卖给大汽车公司,我这边其实也一样,如果mini收购不了,我自然也会换目标。”

“那我们找哪一家银行?”田学成问道。

“渣打银行。”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第474章 与英国渣打的合作

“渣打?这家公司我也听说过,他们是主打商业银行的吧?”田学成问道,渣打银行不算什么大银行,但田学成也经常去香港找老板汇报情况。

“是主打商业银行,不过也有投行业务。”陈志文摇头说道:“你在美国待的时间太长了,欧洲与美国不一样,美国的银行,因为当年反垄断法的原因,所以商业银行与投行是彻底分开了,欧洲这边名义上也是分开的,但实际上很多银行并没有分的那么细致,渣打,也是可以做投行业务的。”

美国曾经出现过多个规模强大的垄断集团,整个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初被多家巨头垄断,可以说是祸害无穷,因此,反垄断法也非常强势,不但石油、金融、钢铁、矿产等托拉斯巨头被拆分,连同其他行业也受到影响,比如银行行业就必须分开投行与商业银行,好莱坞电影公司也不得控制电影院线、汽车公司也不得控制终端零售等等,直到80年代里根上台后,为了让美国经济从大通胀中走出来,才开始慢慢对这些行业松绑。

而欧洲这边,因为大部分都小国家,就算有垄断也不至于出现超级巨头,因为德国的垄断公司不可能控制法国的行业,而当欧盟出现后,法国的同行反而也会进入德国市场竞争,这种情况下,几乎就没有什么能够垄断欧洲的巨头公司,不管是银行还是传统制造业,就算某一家市场做的好,那也是靠技术、服务等等,如德国高端汽车。

也因此,欧盟几乎没有反垄断法,直到2002年才制定,且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针对全球化之后,日益侵犯欧盟权益的美国公司。

因此,欧洲的金融行业并没有强制性规定投行与商业银行要绝对分开,如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就是欧洲最大的商业银行+投行之一,未来的汇丰银行也是如此,只是在市场长期竞争之下,各家银行的主业还是会倾向于一个方向,只有德意志银行这种超级大银行,会选择都要。

渣打银行就是如此,主业是商业银行,但也一样做投行业务,虽然规模比不上英国的那些巨头公司,可那些巨头公司,也是国企为多,让他们出面帮助自己收购另外一家国企,陈志文也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尽心,而在香港那边,自己与渣打关系很不错,因此这次选择与渣打合作,怎么说,目前的渣打,在英国也能算的上前十了,且mini本身规模也不大,不是每场收购,都需要找本土最大投行的。

“原来是这样,那我需要先与他们接触一下吗?”田学成问道。

“不需要,我已经安排人约好了,明天先与他们的一位负责投资业务的副总裁见一面,了解一下,然后后续,你们这边再跟进吧。”陈志文说道。

“好的。”田学成说道:“AMC这几个月已经派了10几人来英国了,他们也在一直调查mini汽车的各种情况,他们的反馈是这辆车在性能与油耗方面很不错,不过英国本土的消费者反馈,经常会有一些质量问题,数据方面已经在收集了,也许这对投资银行来说,会是有用的数据。”

“mini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要不然也不至于经营的多年亏损了,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打不进海外市场,可能也有性价比方面的原因,如果我们入主后,市场打开后产能提高,单车成本也会下降,质量再控制好的话,那应该能救活这家公司。”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汽车行业,除了那些高端走高价的品牌,大部分汽车型号都需要依赖销量来平摊成本,因为哪怕是80年代,一款汽车的研发周期都是5年左右,投入成本几亿美元,如果还有新工厂的话可能又要几亿美元,这样的投入之大,后面的销量如果不理想,立刻歇菜,小公司可能直接倒闭,大公司也会元气大伤,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是大众、丰田这种汽车,几十年的历史上,推出的完全新汽车非常少,大部分都是修修改改再发布,大众的车光是外形几乎就是不停的套壳。

英国汽车,除了技术不行,没有市场也是重要原因,甚至市场比技术还要重要,因为有了市场,那才有资本进行技术更新,质量管控等等,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汽车行业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的道理。在80年代之前,全球贸易化很难,因此很多地方还有很多小品牌,可全球贸易化之后,大品牌开始在全球扩张,于是,很多小品牌要么死要么被收购,英国的汽车公司就是这个背景下的缩影。

不过扩大市场说起来容易,这需要海量的资金做营销,同时,在销量还没有上来的时候就得想办法提高质量、技术,不然没消费者会为新产品买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拥有大量的终端零售店,或者与这些店面有合作,至少要保证完善的售后服务,才有可能打动那些犹豫的消费者。

能做到这一点,要么大品牌如奔驰、宝马、大众、丰田为新品牌担保,要么就是陈志文准备做的,在欧美亚大规模扩张汽车终端零售店,几乎没有第三个方案,且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能保证一定成功,如英国的汽车品牌捷豹与路虎,被福特收购,折腾了十几年,结果还是不行,到了最后只能出售,亏了24亿美元。是90年代的24亿美元。

这也是为什么陈志文没有选择捷豹、路虎、莲花、罗浮等等,这些品牌在原先历史上即使被汽车巨头收购了也救不活,陈志文可不觉得自己会有更强的能力。倒是捷豹路虎,在21世纪之后有一段时间混的还行,不过那也是20年后的事情,他可不想白养两家汽车公司20年,再说,捷豹路虎能在21世纪翻身的根基,还是因为福特十几年的持续投入造成的,如果未来有机会,自己再跟阿三公司竞争就行了,省钱又省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