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实业巨头(394)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上车之后,陈志文问道:“林局长,国内的车,经常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吗?”

“经常两个字倒不是,但是会偶尔出现问题,特别是路不好的地方,很容易动力不足或者熄火,但像今天这样熄火之后无法启动的,倒是不常见。”林局长尬笑说道:“国内品牌的车,很多都是这样,倒是从国外进口的车要好很多,基本上不会出问题,就是价格太贵了,也需要外汇,燕京市这边也不多。”

“那BJ212这款车,质量怎么样?”陈志文又问道。

“212?吉普车?这款车我在燕京市见过,但没坐过,听说它的油耗比较高,军用比较多,我们政府部门一般不用它作为公用车。”林俊涛回答道。

“好的,谢谢。”陈志文点点头,吉普,可以指美国的品牌,也就是陈志文旗下产业,但也可以指方方正正的类似越野车,吉普最初的作用是军队使用,后来其他国家看见,也都根据吉普的外形来开发类似的汽车,这些车在当地也都叫做吉普,从法律名义上来说,这些都是赝品,美国AMC的才是正品。

很快,一行人便到了目的地,一个庞大的工厂,屹立在眼前。

“这速度,可真够快的啊。”陈志文看着眼前一片工厂车间,有些感慨说道,这个项目,是去年4月他来燕京时与国内四机部口头定下来的。

后面还有协商谈判、确定位置、拆迁、建厂等等,但想不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效率,比起香港还要快的多。

跟在后面的何国元说道:“陈生,去年我们与国内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已经谈妥,随后就进行了选址,确定好了就开始了拆迁,再之后就是24小时人停工地不停,将厂房给建了起来,设备的话,部分是我们香港那边搬过来的,还有就是提早从日本订的。”

“的确是高效。”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国内只不过因为科技差,从结果来看可能产值较低,但涉及到非高科技的领域,那绝对是全球第一,光是未来紧急时刻7天建一所医院,放在其他国家,70天都不可能。

“现在我们这边的风扇已经开始生产,不过因为还是冬季,所以都屯在附近的一间大型仓库里,其他电器,如冰箱、空调、洗衣机,基本上都是做出来后,就可以准备发货了,不过并不是供给欧美,而是优先东南亚。”何国元又说道。

“嗯,老雷的主意?倒也不错,避免质量风险。”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这几年的发展,美的集团已经不是对欧美市场绝对的依赖,东南亚这边也有很好的开发,一个就是和黄旗下的大润发与百佳超市在东南亚快速扩张,第二就是星河贸易本身的强性价比,也足以打进东南亚的本土超市,第三则是美的本身的努力,在东南亚也开始寻找各地的总经销商。

虽然从总体来看,市场份额还是比不了美国,但总营业额也达到了千万美元的级别,在之前的各类新产品推出时,基本上也都是先去东南亚或者中东市场试水,然后再去欧美市场。这也是为了避免风险。

“是的,如果没什么大问题,那明年就可以大规模出口欧美了。”何国元说道。

“那国内市场呢?”陈志文又问道,到燕京来大投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进入国内市场。

“这是由内地这边的人负责,渠道方面都是通过国内的百货市场出货,每个月出货多少,也是规定的数量。”何国元说道。

“嗯,行,给国内的质量也要与国外一样,我看重的是未来这个大市场,不是现在能赚多少钱。”陈志文说道。

“明白。”何国元说道。

一行人从风扇工厂,又来到了洗衣机的制造工厂,这里是一条很长的流水线,洗衣机在线上慢慢运动,线的两边则是各种工人,每个人只需要做一件事即可,基本上也都是非常简单的工作。

后续的冰箱与空调工厂也是一样,都是以流水线为主。

到了中午,陈志文一行人便在工厂里吃了一顿便饭,与员工一样,一荤两素,饭随便吃。

“这样的伙食,达不到香港那边的规定吧?”陈志文问道。香港那边的规定,员工伙食是两荤两素,但实际上还要好一点,偶尔还会有一些奶制品或者水果,这是总部给所有工厂下的命令,一个工厂,其他省一点都可以商量,但伙食不行,不需要太好,但至少不能太差。

林俊涛笑说道:“陈先生,这个伙食,在国内已经算是顶尖的了,就算是燕京的本地人,一般也很难保证每天都能吃到肉食的,我们部里的伙食,其实也与这差不多,顶多就是可能厨师因为烧的少,精致一点罢了。”

“陈生,这主要是考虑到员工家里的需求,我们原本也是按照香港的标准来的,但很多员工不吃,留下来带回家去,后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决定降低伙食标准,然后每个月会给所有员工发一部分福利,基本上都是几斤咸肉或者咸鸡鸭之类的。”何国元解释道。

“那也行。”陈志文点点头,现在的国内肉类是非常珍贵的,特别是现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估计一些家庭的孩子,也都很久吃不上肉,这样分配倒是也还行,不然作为父母,谁都会省下来给孩子吃,这样反而会影响工厂,得不偿失,每个月发一些能够长期存储的咸肉,对他们家庭也好。

可惜,目前的国内,还有太多的家庭恐怕一年也吃不了几次肉,但这种事情,陈志文也无能无力,只能尽量的与国内合作,然后在共同获利的情况下,帮助数个产业链上的数十万乃至百万级别的人群了。

下午,一行人再参观了公司的一些会议后,便离开了工厂。

对于工厂内部的运营,陈志文也不懂,这次来,也只能说是看一眼自己的燕京市投资的第一个大型项目,这里也只是一个开始,只要未来自己打开了欧美的家电市场,那这样的工厂,可以开到很多的地方。

……

第三天,在交通部的邀请下,陈志文也去了燕京南部的一处工地,正式准备开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相比于一个小工厂,这才是一个大型项目。

不过目前还是刚开始,只有一个大型铭牌以及一堆工程器械,陈志文倒是对高速很感兴趣,在这里连续拍了不少照片,毕竟是国内的第一个高速,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作为和黄集团在国内的第一个大型基建项目,周家杨也在这里。

“陈生,按照我们与国内的计划,估计在1986年,这条高速就能通车了。”周家杨笑着说道。

“5年时间,倒是也挺快的了。”陈志文听完点点头说道,高速公路的建设,本身就是非常耗时间的,一般都需要数年时间。

“是的,主要路上会经过一些土质不太好的地方,还需要加固,挺费时间的,还有就是一些桥梁与山洞,要不然速度会更快。”周家杨说道。

“拆迁的问题怎么样?这么大的项目,拆迁涉及的数量应该挺多的吧?”陈志文又问道。

“是的,初步估计可能会涉及上万个家庭,不过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内地政府这边会在附近提供一片土地,建新房的费用由我们来出,而且我们会每家在面积上增加20%作为补偿,同时还会提供挖水井,修一些小路等条件,来保证拆迁人群的正常生活,不过就是农田这一块要麻烦一点,这附近所有的地都是有主的,内地政府也只没办法给新的农田给他们,这一块,也只能折价高一点,给他们补偿,未来几年,还会给一些粮食。”周家杨回答道。

“那无所谓,国内还是有很多人认土地的,让他们放弃土地,是有点难。”陈志文笑了笑说道,对于农业国家来说,土地就是命,这与几十年后的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现在拆迁所付出的,比后世要小多了,尽快完成这条高速公路,才是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回报问题,而且高速建好了,对整个这一大片的经济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而自己未来也会在燕京大规模投资或者采购,也可以依赖这条高速来降本增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