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实业巨头(19)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第24章 仓储超市新模式

陈志文点点头说道:“我会委托一家投资银行来进行这吃交易,价格方面会是最近三个月平均股价的1.3倍,全现金交易,但这次交易的前提是皮尔斯先生的团队需要至少留下来十年来经营,我们会签下相应的协议,协议内容的话,我们双方律师可以再协商。”

“我的团队能够稳定工作,我自然求之不得,只是我都快60岁了,陈先生不去找一个更年轻的职业经理人吗?”皮尔斯淡笑着说道。

“皮尔斯先生的价值,可是远超过fedmart的资产,专注管理运营的职业经理人我会去寻找,我希望皮尔斯先生能够留下来来负责公司的运营理念,也就是你负责整体的方向,细节方面,有其他人负责就可以了。所以不会太累,年纪也没那么重要,美国大公司中,CEO年纪超过60岁的也有不少。”陈志文笑着说道。

年纪大并不影响人家的经营能力,后世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年纪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等到十年后公司有了巨大规模,他也不会有什么野心了,在原先的历史上,到了80年代中期,皮尔斯精力就跟不上他自己二次创业公司Price club的扩张,最终后来与从他公司出来创业的人进行合并,而实际上,Price club的规模比当时的Costco规模还要大。

要不是年龄因素,皮尔斯怎么可能主动退出新公司的管理权,或者根本就不会出售,那后世最大的仓储式连锁超市就是Price club了。

当然,为了保证皮尔斯有足够的动力,该给的股份还是会给的,不管是他还是其他管理层职员,一定要让他们有动力,有欲望。

再者来说,也是他们应得的,反正在美国开的连锁超市业务,真到了规模大了,必然要上市的,只有上市了,才能平衡各方利益。不过这也是以后的事了。

“陈先生不干涉公司的运营?”皮尔斯问道。

“不会干涉,我只会投资,你需要多少钱,只要说的过去,我肯定给,我就是希望你能够快速扩张,不过有几个方面我需要插手,我也现在和你说清楚,你有什么意见想法也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讨论。”陈志文笑着说道。

“请说。”皮尔斯点点头。

陈志文说道:“第一,就是关于超市的运营方式,包括fedmart在内的仓储式连锁超市,其实都不是我理想中的仓储式超市,我理想中的仓储式超市应该针对所有的用户,包括普通的老百姓,而不是指定的一个群体,这样就是拒绝了90%以上的客户。”

“这不可能,仓储式超市的核心就是有那些商业客户,这是我们的核心。”皮尔斯摇头否决道:“我们为专门的会员提供折扣,他们则长期在我们这消费。”

“如果这么想的话,仓储式超市永远都是小规模,不可能比得过西尔斯、凯马特等超市,甚至连十分之一的规模都比不过。”陈志文淡笑的说道。

70年代包括之前的所有仓储式超市,他们也都是会员制,但与后世Costco不一样的是,他们的会员是有选择的,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特定群体,有的则是附近的公司,其他非会员的群体,你就是拿着现金去超市,只会连门都进不去。

后世的内地,如果在2010年之前去麦德龙超市,没有会员卡也是进不去的,有钱也没用,而70年代欧美的连锁仓储式超市,也就是这样的经营策略。

绑定特定的群体,给予折扣,然后相互合作,各取所需。

“我们的客户都喜欢独有的折扣,如果所有人都能进入,那只会扰乱现在的体系,而且仓储式都是少SKU多量的经营模式,大众群体会这样消费吗?如果大众群体喜欢的是在SKU数量很多的普通超市里购物,那这样的变革会毁了曾经稳定的客户。”皮尔斯皱眉分析道。

“怎么操作,那是商业机密,如果我能够收购fedmart,我自然会告诉你,而且就算改革,我们也可以成立另外一个品牌,然后单独开一家店进行尝试,而不是改变现有模式,这样一来,风险也会降低很多。”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SKU,在零售领域就是指商品种类,比如一家超市里的牙膏有50个品牌,每个品牌平均有3种型号,那么一共就是150个SKU,SKU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超市商品的完善程度,也决定了成本。

SKU越多,那么采购需要投入的资源就多,运营成本就越高,但一般的超市没的选择,足够的SKU才能满足成千上万客户的不同需求。

而仓储式超市不一样,它的核心就是少SKU,每一种SKU储备很大,走的就是将特定商品卖给特定群体的路线,例如公司物资采购,这些都是量大,且型号品牌差不多。甚至可以说,仓储式超市在50年代逐渐出现,就是因为特定商业群体的特殊需求,普通的超市无法满足。

只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0年后的情况,已经与20年前完全不同了,仓储式超市也到了要变革的时代,至于怎么变革,陈志文自然不会说,现在对方超市还没到手,说出来该有多傻。

后世简单的商业模式,其实很多都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其他人也能很快明白,只是第一个想出来就很难,人类历史上这种事情很多,比如几十年前的工业流水线、后世无数互联网公司如藤迅、谷哥初期的盈利模式等等。

“那我也不想用我现有的超市进行测试。”皮尔斯说道:“这会影响整个fedmart的品牌。”

“没问题,我们再买一个仓库就行,实在不行就建一个。”陈志文豪爽的答应道,在美国,除了大城市,其他地方的地价并不贵,更不要说仓储式超市一般都在郊区,建一个超市最大的成本可能还是建筑费用,一般几十万美元就足够了。

“行,那我们如果真的合作,那再讨论。”不影响现在的品牌,皮尔斯自然不在意。

“好。”陈志文接着说道:“第二点,就是采购渠道,我希望超市的采购要向亚洲倾斜,而不是主要在美国本土采购。”

第25章 投资沃尔玛

“亚洲,陈先生说的是香港?”皮尔斯问道。

“对,至少在服装、床上用品这些品牌力度不强的商品,可以从香港采购,这样可以大规模降低成本。”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人类历史上,有一样东西的出现改变了全球海运市场,也快速加速了全球化,那就是集装箱。

在集装箱之前,非大众货物(石油、粮食、矿产等等)的运输非常麻烦,每家公司的商品包装的尺寸都不一样,然后在港口还需要大量的人来装货卸货,比如纽约市,在30年代,整个城市1/3的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做的为港口服务的工作,同样在香港的旧时代,码头是所有财富的聚集地,旧电视剧中也播放着历史,大量富豪控制着码头,手下也依附着无数帮派。

在这样高成本的海洋运输之下,大部分制造业都被留在了本土,在70年代之前,整个美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品类也很全,本土超市自然是从本土采购商品。

也同样在非集装箱时代,很多小国家是没办法发展工业的,顶多玩玩纺织业这种运输成本相对较低的工业,所以70年代之前,整个亚洲除了本土市场发达的RB,其他国家的非轻工业都是处于蛮荒时代。

60-70年代,集装箱逐渐普及,海运成本大幅度降低,欧美的庞大市场向亚洲打开,亚洲的工业也随之发展,如韩国三星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出口公司,香港、湾湾、坡县也从中受利,只不过这几家即使发展再快,目前也处于襁褓时期,美国本土的采购链也比较成熟,一般情况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欧美采购商开始倾向于采购亚洲的货物。

而这就是一个新的先机,在美国收购一家潜力巨大的连锁超市,提供一定的资金进行扩张,再搭配廉价中等质量(性价比)的商品,绝对会加速超市的发展,无论是利润还是规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