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重生之实业巨头(143)
作者:水下野鱼 阅读记录
“说起合作,我手上还有一些海外的业务,正好想出手,有几个在美国,还有一些在印尼,澳洲加拿大与南非,也许我可以委托亨利你来负责这个事情。”陈志文突然说道,亨利摩根想与未来的他合作,但他可是现在就可以依赖对方了。
“哦,什么样的业务?”亨利摩根问道。
“我旗下的公司和黄是收购过来的,这一点你也应该知道,在收购之前,和黄就投资了很多海外业务,在加拿大有一家林业公司、在印尼有一个港口,在澳洲有一个中型铁矿、南非那边有一个四星级酒店,其他还有一些比较小的业务,我想全部出手掉。”陈志文说道。
“这可真够乱的。”亨利摩根也不由得皱起眉头。
“是啊,乱七八糟,我一个都不想留。”陈志文有些尬笑着说道。
祁德尊时代的和记,就是什么能有点收益就想投资做什么,业务横跨上百种,偏偏这就是很多华人投资者喜欢看的数据,后世的香港巨骗陈松青的佳宁集团也是如此,业务多到估计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香港这边的业务,虽然也多,但大部分还是熟悉的,而海外那边就是完全依赖本地人,在接手和黄之后,这些业务就成了要出售的对象,香港这边还方便一点,无论是购买方的了解以及业务的价值,大概还是掌控住的,但海外那边就没办法了,加上最近的主要精力还是在通过地产来解决和黄的债务问题,所以就放在了一边。
现在有了这位手眼通天的摩根家族成员,陈志文自然将这个皮球推送了出去,哪怕被对方也赚上一笔,他也要清理掉和黄这些亏损却没办法控制的海外业务。
“我没这个能力替你出售这些业务,但我认识一个专门处理这类业务的公司,你将这方面资料给我,我给他们看看,他们应该可以解决,只不过他们也都是一群饿狼,就算能解决你的问题,恐怕你也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亨利摩根说道。
“没问题,你情我愿,只要价格合适就行。”陈志文点点头说道,关系网深的人就算这点方便,就算很多问题他们解决不了,但总会认识有这个能力的人。
……
在香港又待了一天后,亨利摩根乘坐着他的私人飞机前往了日本,应该有其他商务,陈志文也没问,也不在意。
雷盛利带着一脸的笑意,走了进来,说道:“陈生,500台要空运的街机已经准备好了,维塔利那边也按照合同支付了一半的资金,一共62.5万美元,现在资金还在美的的海外账户上。”
维塔利,就是亨利摩根在美国的经销公司的名称,雷盛利也在前两天就与亨利摩根的手下打好了交道。
“香港这边要是不缺现金的话,就放在海外吧,以后也是一样,我们采购主板与彩管,都需要美金。”陈志文说道。
街机的主要成本,就是主板与街机,前者来自美国的一家电子公司,后者则是来自于湾湾,这两个占了街机成本的九成,剩下的就是一些线路、钣金框架等等,海外账户的美金,可以随时用来支付,要不然,还得通过香港的银行不断的换汇,而换汇也是有手续费的,更重要的是,如果资金少,换汇也就算了,等以后街机彻底市场大爆发,这么高的流水在汇丰银行一定会引起关注,他可不想让沈弼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而且海外账户也是合法避税的存在,香港生产的街机,以每台极低的利润卖给美的在海外免税天堂注册的公司,然后再高价卖给客户,这也是很多外贸类企业常见的手段,各国政府对此一般也无可奈何,因为完全合理合法。
“好,那我们要不要先提高产能,还是等着海外订单下来再提高?”雷盛利接着问道。
“提高吧,以亨利摩根的资源,是有这个能力铺开在美国的渠道的,渠道这种玩意前期最容易扩张,我们的订单一定要跟上,要不然还会反过来影响他了。”陈志文笑说道。
早在获得亨利摩根的身份后,他就火速电话给了他在洛杉矶的律师罗恩,安排他去调查亨利摩根的情况。
摩根家族虽然低调,但也不至于闭门不出,一个知名律师,通过几层关系,想查到最基本的资料显然也不难,在获得肯定的答复后,加上花旗银行的引荐,陈志文也才放心与他合作。再说,合同也是对方先付费,也不怕有什么巨大损失。
“好,没问题,工厂那边的产能很快就可以提高。”雷盛利说道。
“街机的事情,如果顺利的话,以后就会成为美的公司最大的现金奶牛了,而且不需要操心太多,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将我们家电业务进一步提高了。”陈志文接着说道:“意大利那一家多木乃客,谈判的怎么样了?”
“法律方面,我已经请了当地的一家律所来负责,以他们的经验,多木乃客并不是什么行业顶尖公司,工人数量也就600多,如果我们收购,政府不会干涉太多,只要我们保证不大规模裁员就行,剩下的就是价格问题,我们请了第三方公司来估价为750万美元,但对方老板要价1000万美金,现在还没有谈妥。”雷盛利回答道。
“这家公司没有负债什么的?”陈志文接着问道。
“有一些,大概300万美金,这家公司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客户也都是欧洲的大牌车企的供应商,资金方面没什么大问题。也就去年为了获得宝马的一个项目,投资了新生产线,才欠了银行的钱。”雷盛利说道。
“我记得之前你并没有说他们是宝马的供应商吧?”陈志文皱眉问题,如果上次说过,他应该会有印象。
“他们的确不是,这个项目失败了,据说是没有达到宝马的要求,数百万美金的投入,虽然生产线可以转为其他用处,但亏损了还是很多,也是因为这样,他们的几个股东才肯出售。”雷盛利说道。
“千数百美金的生产线?也是做压缩机的?”陈志文问道。
“不是压缩机,是一条汽车空调制冷总成生产线,多木乃客试图向给汽车公司直接供货,终于有了机会,但最后却失败了。”雷盛利说道。
“这种生产线应该可以通用吧?供应不了宝马,供应大众也不行吗?”陈志文问道。
“理论上应该可以,但我也调查过,大众或者其他汽车品牌,哪怕不如宝马,也不是想进就进的。”雷盛利说道。
“也是,可惜了。”陈志文说道。
雷盛利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可惜的,如果不是这个大项目失败,对方也不会想着出售了。”
“如果我们将生产线搬到香港来,给日本车供货,怎么样?”陈志文突然说道。
第158章 图谋汽车产业的第一步
“理论上可以,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收音机这种业务属于汽车的边缘产业,技术含量不高,我们有机会进入两田的供应链,而且即使如此,我们能够获得的订单也不多,汽车空调的技术含量要高的多,也重要的多,我们很难进入两田的供应链。”雷盛利解释道。
“也是,还是一步一步来吧,先把民用的技术吃透了再说。”陈志文点点头说道,相比于汽车方面的核心技术,收音机这种东西完全就是边缘产物,虽然也很重要,但技术方面与其他零部件差的太远了。
对于汽车行业,陈志文也有着一定的想法,也非常感兴趣,只不过这里面涉及的资金太多了,而且还需要合适的时机、合适的环境才有可能成功,难度非常大。
再过20年的原先历史上,三星集团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巨头之一,其社长李健熙野心勃勃,意图成立三星汽车公司,结果最后输了一败涂地。40年后的苹果集团,市值超过万亿美元,手握千亿美元级别的现金,也想造车,但也一样搞了十年连个车轮都没造出来。虽然有很多内在方面的原因,但失败就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