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冯玉挺喜欢这种没事去参加个会议,感觉身心都受到了重视,冯玉道,“咱们这也是为祖国的文艺事业增砖添瓦。”
席冰偷乐,跟冯玉说公司签约蒋圆的事儿。“小圆挺老实的,就是想安安稳稳拍戏。我看她演技不错,这样踏实,若真有运道,未尝不能出头。就签下她了。”
“这没事儿。”冯玉不懂这些,专业上的事席冰做主。冯玉倒是跟席冰说,“咱们公司是不是该招聘几个制片,我看小李又要忙你的事,还要兼做制片挺忙的。”
冯玉说,“招几个新人,慢慢培养。还有筛选剧本的事,你这又拍戏,又要筛剧本的,也请几个眼光好的来,分担一下,你最后拍板就行。”
“嗯。我让襄襄哥发招聘信息吧。制片就按冯叔叔说的,招几个新人看,像些小成本的片子,先让他们试着干,等有经验,直接上大制作。挑剧本这事,我得想想什么样的人合适。”
“成,你想吧。”冯玉说,“我看小冯挺能干,我下头还缺个总经理,把小冯挖过来,直接到咱公司当总经理。小李也不错,给他弄个总监。不都跟你好些年了嘛,咱们可不能委屈手下人。”
“就差个名头。”
“可别小看这名头。”
冯玉给席冰提个醒,公司框架得搭起来。该有的都得有,把人事安排到了,安排好了,席冰能省不少事。
&
席冰打电话跟冯襄说这事儿,“襄襄哥,你现在干的就是总经理的事儿,我跟清晨姐去说,你在我这边儿兼个职。”
“兼职总经理。”
“是啊。”
冯襄也没干过管理,没当过老板,不知道有没有人这么干。冯襄道,“反正我到哪儿也是跟着你,你跟李总商量好就成。”
席冰把小李那边也如法炮制,兼职总监。
大家都跟席冰多年,往年除了公司的工资,席冰都有红包奖金发,反正做不做总监,小李做监制都有提成。席冰从不委屈自己人,大家都听他的。
清晨姐也没意见,但清晨姐有条件,“小严总的戏拍完你就先别回A市了,一会儿剧本我给你发过去。”
“拍戏没问题。”席冰有别的顾虑,“不过,明年曾老师就退了。今年暑假开拍,明年最快也得暑假上,人气我不担心,我自认平时言语行事也从未给人留下把柄,不过,没有千年防贼的,我担心明年会不太平。”
李清晨冷笑,“怕那些小人!你又没做亏心事,他们能怎么着你?我就不信了,还能只手遮天压你的戏?你只管拍!”
“那我也投点。”
“这没问题。”
&
七月初,《鹰空》开播。
暑假档向来是古偶天下,这个时间播一部军旅题材的剧,并不是好选择,但没办法,档期定的七月。
网台联播阵势也不小,官微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放物料了。
席冰跟剧组一起参加了两档访谈节目宣传这剧,本身公司与平台的宣传投放也不少。再加上席冰拿视帝后的第一部 剧,圈内对这部剧关注度很高。
席冰每天都要发个小视频宣传自己的剧,他也跟着电视台的播放在看。
看过第一天的两集,席冰就知道稳了。他在这部剧上的用心自己清楚,肖导的拍摄剪辑也一如继往的保持了高质量。
第一天的热度就非常高。
因为是从高三开始演,席冰还装嫩演了回高三生。普通农村家庭的男孩子,成绩好,家里穷,一对游手好善、不事生产的父母,竟对男孩子高考十分用心。
见天出去打听小道消息,今儿回家说,谁谁家孩子学金融的,现在证券公司赚了大钱。
明儿又听到消息,某某家孩子学经济的,毕业去了银行。
后儿又有到新消息,专家说了还是计算机好找工作。
连带上大学如何申请助学贷款,都打听得一清二楚,有了助学贷款,孩子上学后再自己打打工,四年毕业就能上班挣钱养四十三岁高龄的爸妈了。
摊上这种爸妈,不说一点指望不上,实际就是一点儿指望不上,还拖后腿。
有这么对父母,男孩子觉着自己大学后能自食其力就算光宗耀祖了,完全没啥宏大志向。
军校只是男孩子纯朴的选择之一。
他从小学开始就领着学校的贫困生补助,一路领到高三。说来,国家比他那对好吃懒做的爸妈可靠多了。
军校免学杂费,毕业后还不用担心工作问题,直接就能拿铁饭碗。听说每月能有八千块的工资。
就靠着这种朴实无华还有些功利性的想法,至于什么是军队,什么是战友情谊,什么是国家,那是上大学之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