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本无意成仙(461)

作者:金色茉莉花 阅读记录


得想个法子才行。

“道长好生威风啊,只是坐在这里不动,就将一群鬼差吓得不轻。”

旁边传出了狐狸的声音。

三花娘娘顿时被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说自己的呢,仔细听完,又瞄了眼那只狐狸,见其还在仰头饮酒,没有往自己这边看,而自家道士也依旧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是没有听见一样,这才松了口气,继续努力的将羊毛毡拧干。

“在下无意如此。”

道士的声音过了会儿才传出。

三花娘娘顿时又被吓了一跳,连忙放开羊毛毡,规规矩矩的坐回原位。

“道长不怕他们回了业山,告知国师,路上遇见神人,国师早有准备吗?”女子将脚沉入水中,荡开涟漪,转头看向道人,“还是说,道长故意让国师知道道长来了,好到业山的时候,让国师来迎接道长,免得被军队阻挡在外,还得费力通报名号?”

道人闻言终于睁开了眼睛,看向女子,月光下是白花花的腿:

“足下也觉得业山有猫腻?”

“道长不就是觉得业山有猫腻,这才直奔业山而去么?”女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足下心思玲珑。”

“不敢不敢。”

每听到一个猫字,三花娘娘耳朵都要颤一下。

就在这时,远处一阵动静。

侍女从黑夜里走了回来。

“这边妖怪好少,找了好久,才找到几只山野小妖。”侍女一边走过来一边说,“没有听说有大妖从这边经过,没有见过白犀或鼍龙,倒是听说此前隐江平白无故的起了波浪,层层往前推,估计是水下有大妖通行,我怀疑可能是哪条鼍龙。”

“知道了。”

女子回答得十分平静。

“倒还听说去资郡的陆路断了,去年被大水冲断的,要去资郡只能走水路。”

“还有几天行程呢?”

“说是七百里路进资郡,和我们走过来差不多,不过资郡很偏,路不好走,而且资郡很大,多是荒山,鸡不生蛋鸟不拉屎,少有人去,估摸着到资郡还有十天左右的行程吧。”侍女说道,“道长不愿我们去业山的话,我们就在资郡停下,看能不能联系到故交,道长从到资郡境内走到隐南县估摸着还有两三天,不走错路的话。”

“十天啊。”

“嗯……”

侍女点了点头,接着便走向了一旁,走到三花娘娘的面前,顿时绽放开笑意,像是逗小孩一样,笑嘻嘻地问道:“有一会儿没见了,三花娘娘的醪糟汤喝完了?可还要再喝一碗?我再给你倒!”

却见小女童仰头盯着她,神情严肃,随即扭头看了眼那边的狐狸与道士。

“刷!”

小女童朝她伸出了手,将手摊开。

手心赫然有着一排黑色。

狐狸眼睛在夜晚倒也好使,借着明月仔细一看,是一排铜钱,大概四五个的样子。

“嗯?干什么?”

侍女愣了一下,低头盯着她。

小女童一声不吭,只把手往前送了送。

“给我的?”

小女童还是不说话,只是点头。

侍女这才笑嘻嘻的伸手将之接过。

“三花娘娘太客气了。”

“……”

小女童一言不发,扭身变回猫儿,在草地上蹦跶着跑出几步,跑到羊毛毡上,钻进被窝,倒头就睡。

“看来我们很快就要和道长分开了。”晚江姑娘摇头道,“近十年被困在长京,出长京以来与道长同行,不用扮演长京士人心中的仙子,不用在野外和那些愚昧的动物打交道,也不用隐藏自己妖怪的身份,真是最自在的时光了。”

“……”

道人闭目盘坐,没有回答。

狐妖知晓他在修行,也不在意,只自顾自的做着自己的事,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举杯邀明月,何须假做人。

逐渐夜深,明月将沉。

山间的寒意逐渐浓重起来。

好酒的狐妖终于饮完了酒,手一撑树干,整个人便像是没有重量一般,飘飘然飞了起来,回了马车。

不久,道人也睁开眼,走回床褥。

明月下是一棵枯树,树枝上站着一只燕子,睡得很警惕,看了他一眼,旁边则趴伏着一匹枣红马,猫儿缩在被窝的边角,一动不动。

道人掀开毛毯,钻了进去。

“怎么毛毡上有这么重的醪糟味道,三花娘娘将醪糟汤弄洒了吗?”

“!”

三花猫顿时神情一凝,抬起头来,却扭头看向了那边马车。

马车中的侍女正笑嘻嘻的掏出五枚铜板,刚想给自家主人说是那只三花猫给她的,不知道为什么给她,听见旁边传来的话,也顿时一愣。

“!”

心中怀疑之下,掀开帷幔往外一看。

那道人的地铺与她们的马车隔了一小段距离,并不算远,月光下猫儿的眼睛像是在发光,正直勾勾的把她盯着。

“……”

侍女眨了眨眼睛,表情略显僵硬,却也反应迅速:“是、是我,是我弄的,真是对不住道长,奴家先前在给三花娘娘倒醪糟的时候,一下手抖洒了一点在道长的毛毡上,还请道长见谅……”

猫儿点点头,收回了目光。

道人则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那边的马车,摇头笑了笑,没说什么,躺下闭上眼睛,就此进入了梦乡。

次日一醒,便继续上路。

资郡果然偏僻得很。

这种偏僻既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商业人文上的。

资郡只与尧州接壤,然而山多路险,又常有虎豹豺狼出没,加之有更好的路通往尧州,于是即使去尧州的人,也不会选择从资郡过。

这里自古以来都是凄凉地,土地辽阔但贫瘠,人口不多,没有任何商业,没有特产,连风景也没有,于是外地人也不愿来,就连地方官都得是犯了什么错才会被调到这里来,可谓极少有人出来,又极少有人进去,导致它的位置虽不偏远,却有一种孤悬之感。

若不是偶然知闻业山,宋游即使游历天下,走过丰州,大概率也会经由隐江绕过资郡,直去丰州。

而隐南县便是整个资郡最偏僻贫瘠的地方,同样的,若不提前知晓业山,就算道人进了资郡,大概率也不会去到隐南。

……

第三百六十七章 水下有鼍龙

资郡真是太偏僻了。

即使这里已经是丰州,随着一行人不断南下,离资郡也越来越近,可在路边向人问路,问起资郡,都常常有人不知道。就算知道的,大多也只是知道个大致的方向,不知怎么走。

路边也缺乏路碑路石。

这可真有些为难燕子了。

本身每次问路之时,就要纠结许久,在心中演算一遍又一遍,如此一来,每次去问路,都要在心里祈祷,能一次就问到。

终究还是慢慢接近了资郡。

陆路断了,要走一段水路。

不过只是很短的一段,几十里路,顺流而下,直到资郡。

侍女又从盒子里请出了车夫,叫车夫赶马走另一条路到尧州去,随即一行人在渡口等了两天,才等到有船家来。

船费总共才几十文钱。

宋游带马上船,顺流而下。

两旁多是矮山,植被茂盛而杂乱,没有多少风景可言,更无法与柳江两岸的风景相比,倒是船下的隐江远比柳江更宽更深,江水幽绿,若是晴天倒映着天空,便显得更绿更蓝了几分,倒映着云层,便也有了一点看头。

宋游便站在船边,盯着湖水出神。

左边一匹马陪他站着,右边一只猫趴在船边,也盯着底下的江水出神,却是在看道士在看什么。

船家在后边划船。

隐江果然已经没有水神了。

倒是有淡淡的妖气。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一道绝美的身影来到了他旁边,与他并肩而立,身姿优雅,也低头看了看河水,随即又转头看他。

“道长在看什么?”

“没什么。”

“听说隐江原先有位水神,当年隐江在中原水系中也算最大的两条水系了,那位水神也厉害,只可惜不是人。”晚江姑娘摇头说道,“天宫虽碍于他的实力与民间信仰,承认他是正神,不过后来也把他废掉了,随后又封了好些水神,不过最多也只是一地一位,一位只管一段,再也没有哪位水神可以统管整条隐江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