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本无意成仙(209)

作者:金色茉莉花 阅读记录


可这却是真的。

“仙师不愧是仙师,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灵韵玄妙,窦某佩服。”

“在下本来也没有一眼看穿的本事。”宋游如实说道,“只是几年前在逸州,曾见过另一位技艺通神的雕刻大师,在下曾去拜访,一番见识之后从大师那里得了一抹造化,因而多了一点本领,刚好是在此道之上。”

“竟是这样……”

“不知此画画的是哪里?”

“是我窦家的祖籍所在,云州沼郡。”

“在下此生必去一趟。”

“说来遗憾,窦某自幼随家父隐居昂州,还从未回祖籍探望过。”

窦大师脸上充满遗憾,但此时也不是谈这些的时候,摇了摇头,继续说:“世人皆知我窦家自这位先祖起,便以绘画传家,却不知晓我窦家千年前就曾做过宫廷画师,只是因为后来天子昏庸,要求无礼,先祖不愿再侍奉,加上久居深宫于丹青一道上的进展也很不利,自古以来便没有哪位了不起的画师是从宫廷里出来的,那位先祖为追求丹青一道,这才辞官回乡。”

“先祖高洁。”

宋游随口应付,专心听他讲述。

身边小女童也伸长脖子,端正站着,一眨不眨的盯着这位画师。

窦大师虽然害怕江湖人找过来,但也知晓这位的本领,知晓自己当务之急,便是说服这位仙师,而要说服这样的人,绝对是急不得的。

于是保持耐心,缓缓说来:

“自离开宫廷,不受束缚,先祖代代专研画技,追寻山水玄妙,果然进展极快,也逐渐有了我窦家独传的技巧。

“要想于丹青一道走到通神的极致,除了技艺以外,笔墨纸砚也得讲究到极致。

“相传曾有一位先祖游历天下,结识神仙,与之同行,取越州之北凤凰栖息过的万年青桐作纸,总共做出四张,乃绝世好纸,灵韵充沛。

“当年那位先祖回去后自己便用了一张,所作之画虽有神异,但深觉自己画技不够,于是将剩余三张传下,叮嘱后人,画技不到巅峰,不可轻易使用。

“后来陆续又有两位先祖,自以为技艺绝佳,用了两张画纸,但是都与当初那位先祖一样,落笔之前信心十足,画成之后,神异超乎想象,可正是这种超乎想象的神异,反倒使得他们后悔。

“甚至有一位先祖,画完则死,遂更加严厉的叮嘱后人,不得滥用青桐画纸。

“直到后来,有位先祖天赋极佳,相传他在寻常画纸上便能画出神异,到了中年,更是曾画人成活,画虎成真,如此早已,已远超历代先祖。

“不过画纸仅剩一张,他不敢乱用,于是背上行囊,远离他乡,走遍天下,看了不知多少山水。据说他为了等一绝妙风景,可枯等半年。然而绝世的风景看过了不知多少,看得越多,反倒越不知该如何落笔,越发找不到自己想画的东西。

“先祖失意回乡之时,已是暮年,冒着战乱,蹉跎了半生,前朝覆灭了,新朝建立了,却没有找到结果,画纸依旧空白。”

窦大师说到这里,摇了摇头。

宋游则仿佛已知道结果了。

果不其然,只听窦大师充满感慨地说:

“那是新正六年的一个深秋,先祖刚走回故乡,抬头一看,便是画中这幅景色,祥和安宁,他顿时怔住,热泪盈眶,半晌之后,就地提笔,仅用半天时间便做出了此画,画成动天地,一时鬼神惊。”

道人只觉感慨万千,妙不可言。

第一百六十三章 托付与仙师

宋游大致已知晓窦大师的办法了。

“只是此画如此神异,大师又曾在太尉府画过我的画像,怎敢把此画与身家性命都交到我的手上呢?”

“俗话说得好,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要想画出骨相神态,画人之前,便要先学会看人,画虎之前,要先学会看虎。窦某虽无先祖的通神本领,但也有自己看人画人的心得。”窦大师恭恭敬敬,躬身行礼,“虽曾冒犯过仙师,但也凭此知晓,仙师有大道行大修为,已与仙神无异,心性淡然,品行高洁,自觉得仙师不会贪图窦某这一幅画。”

说着他顿了一下:

“何况此时北钦山上不知多少江湖人在搜寻窦某的踪迹,窦某已是走投无路,若是仙师真想要这一幅画,与其把画交给他们,或是损毁,或是被达官贵人所珍藏,还不如赠予仙师,也许是个比留在窦某手上更好的去处。”

宋游闻言露出了笑意。

却不是高兴,而是觉得有趣。

“此画真乃绝世妙笔,应当好好保存,留与后世千千万万年。”道人说道,“大师与家传的独门画技也该流传下去。”

“仙师答应助我?”

“只愿千千万万年后,世人还能看见这一幅画,世间还有窦家的独门画技。”

“窦某拜谢仙师……”

“大师的办法与画有关。”

“仙师高明。”

“说来听听。”

“此画与当年先祖所留画笔有所联系,只以画笔轻触画纸,人便可走进画中,在山水之中存活。里头宛如一片真天地,说是小了一点,可东西之间也有十几里地,南北更是数十里,里头村民十余万,窦某妻子就在其中。”

“真是世外桃源啊。”

“窦某可携带行囊,进入画中,便请仙师带画下山,妥善放好即可,等日后仙师离开长京,游历天下,走到哪里仙师觉得合适,便用画笔开启画中世界将窦某放出。”窦大师恭敬说道,“此画长四尺,要劳烦仙师携带,若仙师应允,窦某感激不尽,若仙师不应,窦某也自认此劫。”

“一幅画而已,不算麻烦。”

“多谢仙师。”

窦大师说着屈身就要下跪。

“只是举手之劳,不可如此大礼。”宋游将他扶了起来,“何况此画灵韵惊人,玄妙无比,在下若能与之共存一段时间,不止有幸,恐怕也能从中寻得不少感悟造化,有助在下修行,所得益处,便算是与大师做个交换。”

窦大师本已起身,闻言又一愣。

他并非愚笨之人。

仙师相助已是大恩,如今还特地这么一说,照顾自己心中感受,又是何等大善?

一时说不出话,只又要行大礼。

“大师不可。”

“仙师恩情……”

“在下姓宋名游,于逸州拙郡灵泉县伏龙观修行,只是一名道人,当不得仙师之称。”宋游现在才纠正他,“大师称一声先生即可。”

“窦某名为窦玄,取字妙仙,真是先前被吓破了头,竟一直未向仙师自报家门,真是不该,还请仙师恕罪。”

“大师请进画吧。”宋游不愿与他多扯,“此时还早,但过一会儿,怕就有江湖人找过来了。”

“好好好……”

窦大师连声说好。

随即从行囊中取出一支不知多少年没再用过的画笔,再次将画展开,持着画笔,只在画上小心一点。

玄妙勾连,灵韵大盛。

道人面容平静。

小女童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

靠后一些的女侠也双手抱刀,背靠着门,一眨不眨的盯着。

“此画只可从外边打开,用时只消以笔轻触画纸即可,仙师若要进画来寻窦某做什么事,请务必在外边事先做好交代。”

“知晓了。”

“仙师大恩,窦某永记于心。”

“……”

“窦某暂且告辞。”

此画有半人多宽,差不多与寻常人家的一扇门差不多大,长有一人多长,悬挂起来,便像是一扇门。

窦大师将画笔交到宋游手上,拿起除了放画的匣子之外的所有行囊,便在两人一猫的注视下,携带着行囊向画中走去。

玄之又玄。

此画好似真的变成了一扇门,此人竟真的穿过了画纸,走入了画中。

女子睁大眼睛,女童也睁大眼睛。

三人全都围了过去。

画上风景几乎没有变化,只是之前天上的归雁不见了,水牛变换了位置,远处沿着山间铺展的暮霭灰烟有了些变化,山脚下的村庄因为离得太远画得太小看不清有什么不同,不过在近处,却多了一道身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