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重生之逆流十年(391)
作者:蜜汁姬 阅读记录
毕竟直播平台做LOL的直播内容,本身就是对LOL的一种推广,算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如果腾信没有因为逗鱼直播背后有群星公司的身影,就做出版权阻断的举动来的话,徐行其实并不急着把《绝地求生》搬出来。
毕竟每一款游戏都有其发展的背景与环境。
前世《绝地求生》能在2017年上线后席卷全球,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眼下的2013年的时间段,《绝地求生》依然能够有上一世那样的成绩。
不过单纯从游戏本身的质量来说,《绝地求生》确实是一款能够跟LOL抗衡的游戏。
这倒不是说游戏赛事上的影响力,单纯就是指直播的效果。
这一点从上一世的吃鸡直播就能看出来。
如果不是《绝地求生》官方对于外挂的消极应对,以及赛事方面的疲软,包括一些国内环境的原因,当初吃鸡还真有机会跟LOL碰一碰。
可惜从后来的形势来看,LOL还是更胜一筹。
但这跟徐行的目的并不冲突。
他只是需要一款爆款端游,在短期内能够对标LOL,保证直播平台内容的节目效果而已。
否则腾信要是真的想跟群星对着干,徐行确实没什么办法。
直播平台虽然烧钱烧得猛,钱也赚不到几个,但是影响力却是实打实的。
可以的话,徐行自然不希望放过这一块肉。
……
下午。
已经办理好了休学的张农,来到远洋国际大厦。
之前已经来过几次的张农轻车熟路的找到了徐行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去找租房,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来徐行这里接受指令。
“来了?”徐行抬头看到张农,朝他招了招手,自己也起身,坐到沙发上来,“坐吧。”
张农点头坐下,随后说道:“你之前说,年后我们就要有新的行动,具体是打算怎么做?”
“别急,还得等一个人。”徐行接过颜池醋泡好的茶水,稍微抿了一口,随后说道,“你先说说,你之后有什么安排?”
“也没什么安排。”张农摇摇头,“就是要先找个房子租下,然后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那我帮你去问问好了,我现在就住在华晨家园,你也可以去那里。”徐行说着,指了指上面的天花板,“之后就可以把吃了么外卖的团队带到这边来了,我刚让人把上面第15层的地方租下来,到时候就是你们的办公场地。”
“嗯,好的。”张农点点头,神色绷得很紧。
“放轻松点,都是自己人。”徐行拍拍他的肩膀,“我会让戴卓山那边负责吃了么平台的团队跟着你一起搬上去,这样你们沟通交流起来也方便点。”
在此之前,张农的吃了么外卖团队,最初就是单纯的一帮大学生组织起来的。
后来随着队伍越来越大,也招聘了不少员工,都安置在离闵大不远的一个办公楼里,或者就是在各所大学内部,由团队内的校内学生申请的一些门面。
比如闵大,就有一个吃了么外卖的根据地,会给骑手提供电动车的租赁和充电,以及其他一些后勤与管理服务。
这都是向学校审批下来的。
闵大这边的审批是免费的,其余学校有的免费,有的就需要花钱,都有不少员工和兼职的大学生。
如今有了新的根据地,一些需要集中起来办公的员工,就可以都带到远洋国际大厦这边来,方便统一管理。
而之前负责吃了么线上点餐平台的搭建和后续维护与更新服务的团队,则是由戴卓山领头的一支队伍。
不过在吃了么外卖走上正轨后,戴卓山就把业务交给了手底下的人,自己则是继续投身到热点新闻的大数据推送与用户画像的研发和优化当中。
咚咚咚。
就在徐行和张农闲聊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
颜池醋打开门,李智斌的脑袋就从外面探了进来。
“进来吧,就等你了。”徐行朝他招了招手。
李智斌连忙走进来,在张农旁边的单人沙发上落座。
至此,吃了么外卖的南北两巨头,分管沪市与京都业务的两位负责人,总算是碰头见面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未来规划
京大同样是3月3号开学报道。
李智斌明天的飞机回去,正好今天先来公司一趟,跟张农碰个面,然后和徐行一起,商讨一下未来吃了么外卖的发展规划。
坐到沙发上后,李智斌接过颜池醋递来的茶水,连忙点头致谢。
他现在看到颜池醋和徐年年,心里头就心虚得很,搞的好像是他做了错事似的。
好在明天他就坐飞机润去京都了,感情上的烂摊子他也不想多掺和,让徐行自己头疼去吧。
现在看来,当初暑假的时候跟徐行这家伙打赌输了,自己不找女朋友反而算是一件好事?
感情的事这么麻烦,还不如创业打拼来的刺激。
现在李智斌还是个大一学生,但是经过半年多的洗礼和成长,不管是能力还是眼界,都被徐行给拔高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高度。
现在再让他去选择谈恋爱,可能确实是不如好好把吃了么外卖做大做强来的更有趣。
更何况,不同于张农,李智斌在京都除了负责吃了么外卖这个业务,还兼任群星投资管理公司的总经理一职,主要负责投资项目的后续跟进和新项目的考察。
比如嘀嘀打车那边,除了戴卓山这边一直在负责业务和平台方面的对接以外,具体的后续融资事宜,都是徐行委托李智斌在那边负责完成的。
伴随着此前嘀嘀打车的A轮融资结束,现在嘀嘀打车的业务范围已经从京都扩张到了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包括其余三座一线城市沪市、鹏城、羊城,以及杭城、蓉城、江城等二线。
相比之下,吃了么外卖的业务拓展就要慢了许多。
“闲话就不多说了,这次让你们过来,主要就是交代一下后续的计划。”徐行手肘撑着膝盖,身子前倾,手里捧着热茶,抿了一口后继续说道,“大致计划之前也说过,这次就聊的详细一点。”
“是说要朝其他城市的大学市场扩展吧?”李智斌稍微回忆了一下,记得之前徐行跟自己聊起过,“然后就是白领写字楼?”
“嗯,接下来我们主攻的就是这两点。”徐行点头说道,“其中,朝其他城市的大学市场扩展,是为了拓宽我们的业务广度,同时在其余城市初步扎根。”
“而写字楼方面的业务,其实没这么具体,凡是上班族比较多的地方都算在范围之内,求的是业务范围上的深度挖掘。”
这两个方向,道理上都很容易理解。
外卖这个业务,在当下2013年的时间段,还属于培养用户习惯的初级阶段。
在长期的用餐习惯下,大多数人都只会去吃堂食,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一般不太会主动选择外卖。
而选择外卖的原因,无非就这么几个。
其中最大的因素,很简单,就是懒。
并且愿意为自己的懒做出一定程度的金钱牺牲,也就是外卖费。
而做外卖业务的难点则是在于,怎样在保证能找到足够多的懒人用户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压缩外卖平台的成本。
这方面包括邀请商家入驻,招聘和吸纳更多的外卖骑手等等。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如何寻找切入市场。
徐行最开始瞄准大学市场,最大的原因就在这里。
因为相对于不可控的大范围外卖市场,大学市场的环境相对封闭,不管是人员流动还是用户和商家的外卖地址,以及外卖骑手的送餐难度,都是最容易入门的程度。
而在攻克了沪市和京都这两大一线城市的大学市场后,徐行自然得尝试朝着别的领域扩张开来。
其中,相对难度没那么大,且送餐地址较为统一的,就是写字楼这种打工人聚集地了。
他们跟大学市场相似的地方就在于,上班地点比较固定,周围饭馆本就多,很容易就能形成一个外卖市场。
虽说有些公司可能内部就有食堂,或者公司会直接跟饭店订好团购套餐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