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不能得罪陛下。”所以张正卿才纠结。
这时,一个人从门外走了进来。
此人披头散发胡子拉碴,衣裳说不上满是脏污,但也不干净。
一进来,就直接问道:“听说,朝廷要办一场算学比试?招募天下最精通算学的那批人比试一场?”
看见此人,张正卿和席建同都不禁皱眉。
此人名叫俞怿,乃负责观测天象变化的秋官灵台郎,从七品官职。
也是钦天监里有名的痴人。不光精通天文历算,还精通阴阳堪舆,是个全才,却偏偏性情古怪,平日就喜欢钻研一些稀奇古代的东西。
若非钦天监的官职,多是世籍世业,以他这性格习性,怕是做不了官。
“你问此事做甚?”
俞怿兴奋地一撩披散的头发,道:“我要参加!”
“可——”
“我是一定要参加的!”
说完,他也不管二人什么反应,转头就走了。
待其走后,张正卿和席建同对视一眼。
“如此一来,倒是两全其美了。”
“就让他去,既对文官那边有了交代,也能应对陛下质问。毕竟俞怿的痴,那可是整个京城都知晓啊。”
“正是,正是。”
第109章
◎只要此女不出,他们稳赢◎
为了应对前来报名参试的人, 端王特意命人设了个两个报名点。
凡是人一旦多起来,自然少不得有浑水摸鱼之人。
听说一旦入选,官府这不光管吃管住, 还给补贴路费, 就有不少人冒充是外乡进京的来骗钱。
这里每天都会扔出好几个来骗钱的骗子,也有无数人被初试的题难住,饮憾退场。
其实, 一开始是没有初试的,多是经过简单的问询后,便记名下来。可如此一来,不光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其中还夹杂了无数个骗吃骗喝的人。
事情被颜青棠知晓后,她出了两份试题。
一份是初试, 一份是复试。
过了初试的人,要再进行复试。
一旦过了复试, 就会被送到京郊的一个大庄子里, 至于过了初试的人,则会被记名下来,每人发一笔银子, 留待之后再议。
时光匆匆, 转眼间就是一个月过去了。
如今该进京的也都进京了,能报名的也都差不多报名了。据统计,前后来报名的人竟达到近一万之数,但经过初试的只有一千多人, 而经过复试的不足一百。
之前颜青棠一直没露面, 直到这时她才出面见了这些人。
“给你们半个月时间, 这里会给你们提供各种关于算学类的书籍, 这些书可能有你们之前看过的,可能也有你们没看过的。全凭自学,是苦学还是敷衍,由你们自己决定,但半个月后会进行一场最终测试。”
“是时只取前十名,这十人将参与和那些官员的比试,是时不管赢与否,我都保证他们会有一个好的前程。至于其他没被选中的人,也不用担忧,会另有其他安置,事后再说。当然,这个安置好与否,还取决你们的态度。”
丢下这话,颜青棠就走了。
下面的人一头雾水。
众人根本不知她身份,也不知她来历,还在想这貌美女子是做什么的?但若无一定身份,怎可能让她来说话?
这时,有人出面给他们解疑了。
“这位是太子妃殿下,你们之前做的那些试题,便是由她所出。”
此人是端王府长史司典簿,姓马,人称马典簿。此时他们身处的庄子,也是端王府的庄子,拿来暂用。
“就是初试、复试那些题?”
初试的题也就罢,稍微学过点算学的都能解,但复试的题就太难了。
可以说现在能站在这的,都是在算学上有一定研究,绝不是那些只会做生意打算盘的初级路子。
“太子妃?就是组建苏州税司那位?”
对于这位,也许京里的人还不太了解,但对于出自江南及沿海一带的官吏,无不是久仰其名。
尤其,当下世俗偏科严重,人们为了考科举,大多都去钻研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会去学算学的人寥寥无几。
但也不是没有,就是夹在官与民之间的吏。
吏由于无法升迁,却又常年与基层各项事务打交道,赋税多少需要他们来计算,田地面积需要他们去测量,修路搭桥修建河堤需要用多少土方多少人,也需要他们来计算,他们可以说是当下最精通算学的那批人。
这次朝廷发下皇榜,最激动的不是平头百姓,反而是他们这批人。
谁想祖祖辈辈都去当那地位低下的吏,难道他们就不想做官?
可吏这一类,要么被归类为优娼皂隶,不得参与科举,要么就是本身考不上科举,才去当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