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青梅竟是名门贵女+番外(62)
那刘御史神秘兮兮地凑过来,低声说道:“是扬州知府沈佑之。”
“沈……沈大人?”
裴湛立时坐直了身子。
主婚人一般都是家中长辈,沈怀瑾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如今家中就剩他一人。至于母族晋阳长公主那边,要非说和他比较亲近的长辈,也就只有梁帝和皇后了,怎么会是沈佑之呢?
等等,沈默之和沈佑之,沈怀瑾和沈怀渊.....
“该不会,沈大人和沈老侯爷是兄弟吧?”
裴湛虽这么问,可心中却已经有答案了。
沈云舒曾说过,她爹少时被送到京城远房伯父家念书,这才遇见了她伯母的好姐妹,也就是她母亲傅婉柔。
若她说的这个远房伯父是沈默之,那她伯母便是晋阳长公主,这样一来,沈佑之能遇见彼时就是权臣之女的傅婉柔,也没什么奇怪的了。
刘御史见他转过弯来了,满意地点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裴湛见他今日颇有兴致,便继续问道:“此事我都从未听沈大人提起过,不承想刘大人倒是知道得挺多。”
刘御史颇有些小骄傲:“我与沈佑之乃是同一年的进士,打过不少交道。沈佑之此人行事颇为低调,以前就不曾张扬过他与定北侯,哦不,是和沈老侯爷的关系。后来娶了傅太师之女后,更是被外放出京,无人在意。”
“大抵是因为出身商贾吧,与沈老侯爷也只是远房堂兄弟,这京城中遍地的勋戚权贵,几乎没什么人将他放在眼里。偶尔受召回京述职,也不懂得四处打点,自然没人注意他。”
“不过我倒是挺喜欢他这性子的,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事,不贪功冒进,不管到哪都能随遇而安。所以每回听闻他入京,我都会找他小酌几杯。”
说这些话时,刘御史表情十分舒缓坦然,裴湛看得出,他是真欣赏沈佑之。
裴湛附和道:“下官也觉得,沈大人是个两袖清风的好官。先前在扬州时,他便不喜铺张,家中仆从不过三四人,后来升任知府才扩建了府邸,多招了几个奴仆打理院子。”
刘御史一听,更来劲了,又继续道:“你别看沈佑之这人平时低调朴素,他家中可是有钱得很。通州沈氏,想必裴大人是知道的吧?”
“难道是那个,绸布茶粮遍及天下的通州沈氏?”裴湛猛地深吸一口气。
沈云舒只说过祖父一脉是行商的,可从未说过是通州的那个沈家。
当今天下,受正式册封为皇商的只有四家,通州沈氏便是其中之一。可笑杨家还以为借沈佑之搭上姑苏织造局便是天大的好运了,殊不知沈佑之背后的通州沈氏,可抵十个姑苏制造局。
如今细细回想沈云舒说的那些话,仿佛每一句都是实话,可却又不完全是实话。
母亲出身的大户人家是当朝首辅的那个傅家;当兵的大舅舅是东海水军都督傅轻寒;做“捕快”的小舅舅是锦衣卫指挥使傅轻舟;经商的祖父是通州的皇商沈氏;还有一个从未提起过的堂兄是定北侯沈怀瑾。
沈云舒那主动退婚的未婚夫,若知道她有这般显赫的身世,只怕要上赶着和她成亲吧。
刘御史嗤笑道:“京城这帮权贵,表面上个个都看不起行商的,实则背地里都在偷偷做买卖。在都察院这些年,都不知见过多少这样的人了。”
“刘大人慎言。”裴湛低声提醒。
这位刘御史其实挺好的,就是耿直得有些格格不入。既然这刘御史愿意同他说这么多,那他也得帮衬一下他。
好歹别让他乱说话得罪人。
裴湛问他:“照刘大人的意思,陛下同意沈大人来做沈大将军的主婚人了?”
刘御史回道:“那是自然。听闻陛下已经差人送出六百里加急文书,召沈佑之速速回京。毕竟还得由他出面,代沈大将军到舞阳侯府下聘,三书六礼,一样也不能少。”
裴湛此刻已经不关心什么沈将军了,他只想着,沈佑之此番回京,会不会带上沈云舒。
扬州城内,一片祥和平静。
沈佑之七日前便启程回京述职了。临行前,沈佑之将一切政务都安排妥帖了才离开。若是顺利,或许还能赶在除夕前回来和她们母女吃个团圆饭。
这些日子,扬州城内从各地过来的流民都回到了他们的家乡。虽是百废待兴,但好在都已经步入正轨,只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总会恢复往日的胜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堂屋内,沈云舒正带着沈怀渊在那背《三字经》。
沈怀渊才三岁,便能够背出《三字经》和《千字文》,人人赞他天赋异禀,日后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