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青梅竟是名门贵女+番外(33)
“今日与你说这么多,就是希望沈兄不要再走我的老路。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若有门路,最好找个信得过的人亲自进京报信。否则再这么下去,江南危矣!”
听完温遇安这番肺腑之言,沈佑之彻底清醒了。
的确不能再拖了。
“多谢温兄告知。”沈佑之向温遇安作揖,郑重道谢,还对他说道,“温兄放心,我必会想尽办法,将此事告知京师,为江南求援。”
和温遇安道别后,沈佑之立刻赶回扬州。一路上,他都在思索着这件事,越想越觉得这滩浑水深不可测。一旦搅动,怕是又要掀起一场大案。
沈府。
上回沈佑之从兴安县回来后,就差人在城里又搭建了几个临时住所,将那些兴安县来的流民也安置在了城中。
沈云舒自然也回到府上住下。
傅氏见她出去这几日,不再似以前那般贪玩爱闹,说话做事都稳重了不少,很是欣慰。一边感慨自家女儿终于长大了,一边暗自感叹曹老夫人教导有方。
听到门外那熟悉的马车响声,沈云舒便知道是沈佑之回来了。
她兴奋地跑到前院,随傅氏站在廊下等着他进来。只见他丝毫没有久未归家的欣喜之情,反而一脸凝重,一进到正厅,便屏退了下人。
沈云舒隐隐感觉事情不太顺利,否则沈佑之的脸色也不会这么难看。
很快,她便听沈佑之说了应天府之行的所见所闻,不禁目瞪口呆。
她一直觉得江南是这天底下最好的地方,是鱼米之乡,是富庶之地。人人安居乐业,到处一片祥和。没想到一场大雨,就洗刷掉了这些美好的假象,露出内里的满目疮痍。
沈佑之说这些的时候,并未避开沈云舒。
经过上次青莲庙一事,他也意识到沈云舒长大了,是可以肩负起很多事情的。所以这一次,他也想听听她的看法。
“爹,让我去吧。”沈云舒再一次主动请缨。
沈佑之一时间还不太敢相信,“你要去哪儿?”
沈云舒回道:“不是说要有人去京城报信吗?就让女儿去吧。此时此刻,还有谁能比女儿更让您信得过呢?”
沈佑之一脸严肃:“京城岂是你说去就能去的,你知道要找谁报信吗?”
“可以去找子澈哥哥他们,义父不就在京城当差吗?”
“不妥。你义父虽在京城当差,但那是京卫指挥使司,在朝中并无话语权。”沈佑之分析道,
“况且京中党派林立,现在我们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在江南水患这件事的背后一手遮天,想要瞒天过海。若是轻易请他们帮忙,说不定还会连累他们。”
“那还能去找谁?”沈云舒也开始苦恼了,“对了,那位温大人不是说他的授业恩师是工部侍郎吗?或许可以找他试试?还有白石先生,您之前不是说过,他以前是内阁大学士,门生遍天下吗?要不问一问他?”
沈佑之摇了摇头,“那位陈侍郎虽是掌管水利,可若真想解江南之急,还需户部拨银赈灾。但赈灾之事,还需内阁决议,若是能......”
说到此处,沈佑之却没有继续说下去,反而叹了口气,陷入沉默。
沈云舒猜测,他是想让信件直入内阁。
虽然她不懂朝堂之事,但她听裴湛说起过,内阁是当今天下实权最大的地方,凡事朝中大事,都需内阁决议。而为官之人,都以入内阁为自己仕途的最终目标。
可内阁,又岂是说进就能进的。哎,也难怪沈佑之要就此叹气。
谁知就在此时,一直侧耳静听的傅氏突然发话了:“找我爹吧。”说着,她看向沈佑之,眼神坚定,“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们没有时间继续等了,既然要进京,就应该直接找他。”
“可是他......”沈佑之还是有些犹豫。
傅氏却道:“你放心好了,他不是分不清是非轻重的人,否则也坐不到那个位置。如今遇到这样的大事,他又怎会袖手不管?”
沈云舒越听越糊涂,什么叫“那个位置”?难不成她外祖父还是个大官?能大得过那位管水利的陈侍郎?
许是看出了沈云舒的疑惑,傅氏向她解释道:
“事到如今,也无需瞒着你了。你外祖父,便是当今内阁首辅。”
沈云舒吓得往后退了一步,差点没站稳,还好后面又把椅子让她扶了一下。
内阁首辅?
开什么玩笑?内阁首辅的外孙女能十多年没去过京城?
傅氏却顾不上向她解释那么多了,从腰间取下一块玉佩便递到她手上,“这块玉佩是傅家的信物,你带着它和信件一起入京,亲自交到你小舅舅或者外祖父手上。”
沈云舒虽一时间消化不了这么多的消息,但也知道事关重大,不容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