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玉澜歌(89)

作者:昼景月华 阅读记录

檀喆正好是从五品上,刚好具备入朝参会的资格。

于是他在这三日里见证了当朝以九位宰相为主的最有权势的大臣对此事的反应。

没有例外都是主和反战的。

檀喆想想那些大臣回答的盛况,现在还是在心里惊叹不已。

尚书左仆射张禄:“臣认为,数十年战乱,民生凋敝,百姓如今需要修生养息,国家需要兴补国库。无论哪方面,都不适合此刻出征回纥。臣认为,可派使者前去与回纥商议,与回纥达成和平,保证我朝百姓有地可耕,有粮可种,才是重中之重。”

兵部尚书庞南栋:“臣认为张大人所言有理。且如今天已入秋,即将寒冬,回纥主要在西部,到冬天较中原更加寒冷,如果真的行军作战对我朝将士必然不利。此时莫不如派使者释放我朝友好之意,以保证我朝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户部尚书卢瞿若:“臣附议,此刻回纥士气正盛,纵使是久经沙场的赵将军依然固守困难,再加上如今国库空虚,百姓受苦。若花费大量钱财人力迎战回纥,百姓有田无人耕,有地无人开垦,国库无法充盈,终究不是上策。”

第一天还是分析利弊,玉澜自然也不能简简单单的就听从答应,是以第一天没有商量出结果来。檀喆在一众三四品大员面前人微言轻,在离着玉澜最远的地方安分守己,但也能听出来,这些大臣是主和的,甚至愿意放弃一部分土地来求和。

皇帝楚景澈就坐在皇位上,旁边时临朝听政的玉澜。十二岁的楚景澈不知道是不是有了自己的主张,竟然连连点头,尤其卢瞿若说完后还说了一句爱卿此言有理。但这句话说完一直到散朝,楚景澈也没再说第二句话,檀喆虽然低着头也能猜出,兴许就是被玉澜用眼神警告了。

第一天,玉澜没有做任何表示散了朝。

第二天,玉澜依然听诸位大臣的看法,这次,楚景澈自始至终未发一言。而百官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出现了诡异的一边倒的架势,全部是主和的。

玉澜依然未置一词。

连着两天玉澜不发表看法,百官也看出来了,现在还不答应,看来这长公主的主张和她们不同。

于是到了第三天,百官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措辞更加多样,甚至提到了玉澜拒绝和亲这一事,虽然没有明说,言谈间颇有些此事的发生怪玉澜拒绝将灵犀公主嫁入回纥的意思。

“这些天,不光在朝上,这奏折送过来四百三十二章,有三百五十七章是关于回纥一事,又三百五十六章依然是主和不主战。倒是有一章,陈明此次出兵可行。”

玉澜把那个奏折拿出来放到桌子上,转过来看向檀喆。

“为什么你主张出兵?”

檀喆抬眸看了一眼那放在桌上的奏折,微微抿唇,没有立刻说话。

玉澜见他不言,反倒有些意外,她沉吟许久,随即莞尔一笑,只是这笑容虽美却有些意味不明:“怎么,总不能是揣摩我的意思才写的这份奏折吧,圣上可还是对卢瞿若的话称言之有理呢。”

玉澜望着他,等着他开口。

檀喆揣摩出她的想法,这玉澜并不意外,张禄他们也已经猜出了她的的意思,不还是在朝上力主求和。玉澜也知道檀喆这三日都在朝会上,但他始终没发言,却在私下呈上这么一份主战的奏章。

玉澜觉得有意思的是,朝内独一份儿的主战奏章,竟然是平素看起来和她相处着最不痛快的檀喆写的。

玉澜苦就苦在清醒。

她一点都不自作多情,尽管心里有股暖意,但她也不会自以为是的以为檀喆写这封奏折是暗示自己与她站在同一个立场上支持她。她反思一下两人每次的相处,觉得还没能让檀喆对她亲近到这个份儿上,甚至连交心都很难说。

檀喆这个人,她纵然喜欢,也自知还没琢磨透。

不过既然他写了主战奏折,倒是可以叫来问问他的想法。

玉澜摒弃左右,只留下她和檀喆。

本来一位佳人一位才子,四目相对应该生出点别的意思才对。然而此刻全然没有这份心思,尤其玉澜,满心想的都是那前线。

“现在只剩你我,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檀喆静立许久,一拱手:“那臣,知无不言。”

第四天,群臣仍旧坚持与回纥求和,玉澜虽然没有明确表现自己的主张,却也没有松口求和的事儿,是以君臣胶着。

然而这时候,大殿内一个年轻人举玉笏站出来,在大殿内声音衡量,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另一个观点,主战。

这个年轻人条理清晰,思维缜密的列举了迎战回纥的理由,引得群臣侧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