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兄万福+番外(247)
孙文敬道,“皇帝忍耐不住,不管是派来刺杀公主的杀手,还是各地征调而来的兵马,都在近日陡增,肃正军突然扩张至此,哪怕是有南成军和沈家军的将领们帮助,兵丁还是不够多,若是要全力北上,南面的领地南面要削弱防备,可就给了朝廷可乘之机。以朝廷眼下之势,定不会放过这般机会。若是不尽快聚力北上,攻下皇城,朝廷逐渐从外围蚕食肃正军,亦危矣。为今之计,只有招兵买马一道。”
这件事情上,众人基本达成了共识。
从年后肃正军扩张,张守元就令人在各地宣传,将肃正军定为先太子的遗臣遗部,完全不是造反军,而是肃清朝政,拨乱反正的正义之师。
陆陆续续地,也有不少百姓肯加入肃正军为兵为将,但肃正军不欲强制征兵,在关键之时失掉民心,新招来的兵马十分有限。
“百姓多数还是犹豫,而且他们也不动先太子殿下,到底是怎样仁明的存在。”张守元叹气,他一向最看重传播先太子的仁名。
对于大字不识的普通百姓,张守元招兵买马的力道完全不够。
他不禁道,“说白了,我们没有朝廷那等层层向下传递上意的人手,就根本的,就好比一个村里的人,听不懂县令的意思,但愿意听村里为数不多的秀才的说法,这些功名平平的秀才举子,才是能令百姓们改变想法的人。”
但秀才举子联通的是朝中文臣,与肃正军可不是一路人。
孙文敬不禁叹了一句,“难道我们也像朝廷那般举办科举?拉拢士林中人?肃正军可没有这样的精力。”
何老先生也道无用,“但凡是想做官的读书人,要做的都是朝廷的官,肃正军虽然不是反军,但也不能代表朝廷。他们或许不会积极应考朝廷的科举考,但也不会来考我等办的科举,名不正言不顺,再想想旁的法子吧。”
众人皆沉默思索,这时齐吉却道了一句。
“先生们,缘何不想想兖州下辖的一处宝地?”
这话说得众人都看了过去。
孙文敬问他,“你说的是哪一处?”
他还没想到,但秦慎却一下了悟了过来。
“可是曲阜?”
话音一落,齐吉连忙点头。
“正是,正是!孔庙就在眼前,缘何不去尊孔祭孔来拉拢士林?”
天下读书人,就没有不尊孔老夫子的,曲阜早早就在兖州之战总入了肃正军的领地,孙文敬自己就是读书人,不忍在孔老夫子的家乡发生祸乱,因而一直避开此地,连肃正军都甚少前往打扰,这倒是把这风水宝地给抛在了脑后。
齐吉这主意一出,众人皆连声道好,孙文敬道,“那我着人去询问孔家的意思,看是否愿意我等前往祭孔,若是愿意,我和老先生便都过去。”
这主意着实点醒了孙文敬,但何老先生却笑了一声。
“你我祭孔有什么打紧?应该请公主亲自祭拜,才是正途。”
遗孤才代表着先太子的遗志,有先太子的遗志,有肃正军对士林众人的示好,肃正军慢慢便可以抓住部份并未在朝为官的读书人的心,有了读书人的支持,再招兵买马可就容易多了。
而且读书人中渐渐归心肃正军,朝廷的文官文臣不也就动摇起来了吗?
肃正军要扳倒今上这个龙椅高座上的人,本也不应只从战事一方面入手,若是朝廷的根基整个动摇起来,距离龙椅垮塌还远吗?
众人连忙商议要如何安排公主前往曲阜祭孔一事。
这是逐渐打开士林阶层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只不过秦慎想到今日连番刺杀公主的人,心下不免添了些许不安。
议事散场之后,秦慎就去了趟公主府。
秦恬不在,他问了一句。
天冬回答他。
“公主听闻沈将军单独请了李大公子吃饭,偷偷过去瞧了。”
秦慎默了一默。
她倒是完全不怕近来这么频繁的刺杀,还敢跑去偷看别人的事。
秦慎无言,但也不放心地一路寻了过去,果真在城中一家酒楼里找到了她。
她还算谨慎,既带了魏游,也带了贺雷。
魏游是他的人,贺雷则是之前父亲身边得力的人手。
后来她成了肃正军的公主,父亲没有将贺雷调回去,反而另派了贺雷用惯了的一队人手,都跟了她,同唯有一道护卫她的周全。
两人见他过来都行礼问安,秦慎问了一句,并没有什么事,进了雅间。
秦慎进去,才发现李二姑娘也在,两个小姑娘此刻正用耳朵紧贴着墙壁,用力听壁。
李纯珍看见秦慎过来吓了一大跳。
她对这位传闻中的秦大公子又敬又怕,谁想自己难得干一点偷事,竟然就被秦大公子撞见了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