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宴(408)
这样的故事,听来多少令人心惊。
殿内的氛围立时压抑下来。
承玦和承瑛听得卿如许帮腔承奕,脸色已经不大好看了。
卿如许看了眼面前的帝王,她就是要以幼时流离受苦之事,直击宁帝心中对釉芜之女的那几分不忍。
她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释道,“臣在这个时候提及此事,实在不合时宜,但臣并不想是要刻意沉重。其实四殿下方才说的很对,天灾不比人祸,天灾不可挡,陛下以仁爱治国,将更多举措放于灾后,也未尝不可。边关将士如今保驾护国,抛头颅洒热血,战事不等人,若要二者相权,其实并无选择,自是优先兵戈之祸。”
承玦听得此话,眼神略有玩味地看向她,也没想到卿如许会支持自己。
卿如许转头看向承奕,道,“我想今日三殿下来此,也并不是非要得到一个结果。只是身为王室,肩负百姓的信仰与期待,必当为万民请愿。不然,人人都是同一个声音,也便等同无声。三殿下今日所请,只是为了代赣州子民发声罢了。至于其实赣州灾情,眼下朝廷援救远不及当地援救来得更行之有效,想来三殿下对此事另有成算,三殿下,臣所言可对?”
承奕一颔首,“少师所言,便是本王所想。”他侧了侧身,朝宁帝道,“父皇,儿臣以为,眼下赣州灾情紧张,实际上依靠民间组织效用更大,眼下就有一个轻巧的法子既可以救济灾民,又可以完善荒政制度。”
宁帝似有意外,“是何法子?”
承奕道,“那就是承认民间救灾举措,对救灾善举予以嘉奖,授予勋爵功名,以鼓励更多士绅舍出财帛,自发搭设粥厂救济灾民。如此最快,也最能在地方推行赈济之风。有了士绅组织,也可以让赈济工作更为有序,剔除那些目的不单纯的江湖人的干预。”
宁帝闻言,眼中流露几分赞许,连连点头,“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
承玦却突然道,“三哥说得在理,鼓励士绅设立粥厂固然能解赣州燃眉之急,但臣弟也有一个疑问。眼下雪灾未息,即便结束亦需要一段时间休整恢复,有道是死水怕勺舀,若是灾民过分依赖,每日都等着朝廷和士绅发放救济,不劳而获成疾,岂不是助长幸民之患?”
宁帝闻言,亦有隐忧。
承奕道,“四弟顾虑周全,确实会有此忧患。所以但是嘉奖士绅不够,还需以工代赈。因灾后无所事事者众多,鼓励他们回乡复耕也需要时间,所以需先聚集流民,之后便是大兴土木。兴工筑,重修寺庙、堤坝、河渠,甚至是行宫,以及广征庐舍,安置灾民。这样士农工商皆可参与其中,不仅可让灾民寻得糊口之法,缓解流民不能耕作务农之困,又因务工者众,雇佣所需经费降低,而不必有劳民伤财之虑。如此,趁荒年替民间兴利,可谓一举多得。”
宁帝听罢,点头称是,“如此甚为有理。就老三和老四方才所述,救灾、发赈、缓征、劝输、兴工筑、集流亡,皆是荒政必需之策。”
卿如许也补充道,“臣以为,还应加上两条,便是关乎灾民口粮之事。一曰减粜,灾后粮食紧缺,为保灾民供给,便该由官府出粜仓谷,抑制灾区米价。一曰通商,如果官府能采取减免措施鼓励商人运送米粮到灾区,同样也能对当地粮食供给起到切实的效用。”
“如此甚为妥善。”宁帝看着承奕,目光和煦。
卿如许心里亦松了口气,即是鼓励士绅,行嘉奖之策,便于拂晓并无威胁了。且缓解了如今拂晓救济赣州的压力,也能为赣州的灾民起到帮扶之用。
宁帝道,“奕儿,你也是有心了,便按今日所言施行吧。”
“是。”承奕道。
出了华乾殿,卿如许便见得偏殿门口站着的人影,她径直走了过去。
“二殿下,这是在等臣?”
二皇子承瑛看着她,狭长的眼打量着她光洁的脖颈和清丽的面容,道,“本王怎么不知道,你现在同老三这么要好了?当初你不是还说,你对本王忠心耿耿的么?”
卿如许道,“人贵有自知之明,二殿下本就信不过我,我也不好耽误殿下。再说殿下如今不是同四皇子兄友弟恭的,殿下想来也知道四殿下将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我若天天要扎进他眼皮子里,指不定哪天就要横尸街头了。”
承瑛对此似有困惑,他朝她走近一步,压低声音问道,“你这是怎么得罪老四了?他可不是怜香惜玉的人,若他要盯上谁......”他的眼眸流露出几分阴沉的意味。
卿如许唇上带着浅笑,可面容却十分清冷,道,“二殿下说笑了,他不是怜香惜玉的人,可我也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