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妻+番外(671)
许惜颜没生气。
相反,尉迟牡丹说的,她已经想到了,还跟萧讷和尉迟圭都商量过。
萧家想培养几个读书人,肯定是要送孩子来寿城的。
尉迟家想要后继有人,也必须走同样的路子。
读书,功名,永远是平民上升,绕不开的路。
否则就只能是昙花一现,过了尉迟圭这一二代,就整体没落。
但许惜颜原先估计的是,宁州书馆还得办个五年十年左右,才能渐渐吸引百姓移居。
却没想到,这刚开张就有动静了。
“难怪老人说,种下梧桐树,就不怕引不来金凤凰。”
尉迟圭回来听说,如此感慨。
真没料到百姓们对于读书识字,改变命运的渴望,如此强烈。
许惜颜没想到,他也没想到。
他最近一直忙着出关市粮买马的事,都没关注过这些。
许惜颜跟他一提,他才赶紧让底下人去问了问。
尉迟牡丹只关注书馆这一块的地价,却不知道在寿城其他地方,房产交易也渐渐增多。
不仅是本地富户,周边有些富户,都在悄悄买入。
横竖人家配得起车马,也不在乎路程远近。
就连受邀来书馆讲学的几个夫子,都有在本地买房置业的打算。
因为宁州书馆里的书,真的是挺好的。
特别是许惜颜从京城带来的,有些连他们都没看过。
之前许惜颜着手修建宁州书馆时,倒想到过这个问题,专门修建了几所精致小院,如客栈一般,供讲学的先生们暂住。
但大家显然觉得不够。
就算不必天天讲学,他们也很愿意找个地方安稳的住下来,静静看书。等他们回去了,还可安排家中子侄学生前来,总也不会闲置。
毕竟宁州书馆除了藏书,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特别好的氛围。
让读书人可以安心的在一起交流喜欢的学问,琴棋书画。耳边还伴着孩子们的朗朗书声,特别让人沉醉其中。
尉迟圭听了回报,感觉必须重视起来了。
边关为了发展人口,对户籍管理要相对宽松一些。
但若是大量百姓都往寿城涌来,首先不谈别的,一个寿城如何容纳得下?
再有从别州来人,济州还好,横竖高家的地盘,拉多少他都不在乎,可万一是甘州呢?
挖郭老将军家的墙脚,这不合适吧?
但要是一味限制,又实在舍不得。
边关地广人稀,最值钱的就是人了。
只有足够的人,才能做起更多的事。
金光侯开始发愁了。
皱眉苦眼,唉声叹气,就象头饥饿的猛兽,明明盯着一块大肥肉,却硬是有种无从下口的感觉。
"
"
第507章 投奔(一)
许惜颜就见不得金光侯这副嘴脸,冷着脸道。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莫非之前侯爷带兵打仗,除了确保士兵安全,还得照顾到每一匹马,每一棵庄稼?”
尉迟圭悚然一惊,明白她的意思了。
在许惜颜看来,如果有好的人才愿意来寿城,为什么不收?
如果别的州府留不住,那是他们的官府无能。
若是受了刺激,能奋起直追,留住百姓,不也是件好事么?
若是只会抱怨,就跟江廉那种,管他去死。
尉迟圭还是出身低了,见识得少。
他只知武将在战场上厮杀,是要拼尽全力。却不知文官治理,也要勇于放手一搏。
想当年袁姨娘,堂堂的国公府,不说权倾朝野,也是跺跺脚,朝堂就要抖三抖的人物。可一招不慎,就被白守中这个初出茅庐的恶狼,直接扑杀,阖族灰飞烟灭。
所以这个时候客气什么?
正是要趁此良机,收拢人才才对。
寿城好了,宁州好了,也是大齐好了。
明明是于国于民皆有利的好事,为何反倒裹足不前了?
尉迟圭一俟想明白过来,顿时便要去找官吏们开会,着手抓紧此事了。
偏偏此时,府中的段猛统领,满脸激动的亲自跑来。
“回禀郡主,有位相马师,前来拜见!”
什么?
尉迟圭都惊了。
兽医常有,可相马师真不多见。
基本都是祖传的手艺,绝不会轻易外泄。
一旦能找到一个,那可是太有用处了。
可这般好事儿,真能自己找上门来?
连宫中都不多呢,别是个骗子吧?
一向沉稳的段猛,激动道,“是真的。他才说是相马士,我们也不信来着。这位先生就给我们看了看马,真的就只看看,便说出每匹马的年纪,性情优劣。就连我那匹马近日有些懒懒的不舒服,他一针下去,就好了。”
“那还不快请?”
尉迟圭话音才落,干脆抓着段猛的胳膊,“走走走,我亲自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