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妻+番外(670)
“对,没错,就顺着这条路,走上一会儿就到。大叔你看如今城中,扫得最干净的路,就是通往书馆的路,全是各家出来扫的。书馆后头就是医馆,不过大叔,你家要来看病,是要领号的,你领了吗?”
“领了领了,多谢提醒。”
“不客气。”
小男孩带着大黄狗,蹦蹦跳跳回家了。
在白雪黑瓦灰墙下,朴素又温馨。
马车里,这才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
小女孩懂事的给老人家捶着背,满脸欢欣,“太爷太爷,您听到了吗?这寿城真好,咱们就留下来吧。我能读书,您能治病,还有粮食领呢!”
老人家缓过气来,却是失笑,“你想留就留啊,那寿城还不给挤破了?”
小女孩咬着嘴唇,一双黑亮的圆眼睛里,却透着几分狡黠的天真,“太爷是个有本事的人,肯定有法子留下来的,对不对?听说那书馆开幕,还有位盖房子的鲁师傅来揭幕呢。太爷……”
“行了。”汉子打断了女儿,却也没生气,只望着马车里的老人家,尊敬又忐忑的问,“阿爷,萍儿虽嘴碎些,这话却也有理。若果真郡主是个爱惜人才的,要不咱先去看了病,您瞧瞧再说?”
老人家轻轻颔首。
看着通往前方的干净马路,一双饱经世事的老眼里,也含了几分希翼。
"
"
第506章 人才(二)
且不提小女孩如何喜笑颜开,如今的宁州府衙,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新问题。
自打书馆开馆,义诊开始,附近来看病的乡亲渐渐多了,寿城的房产交易,也跟着活跃起来。
连尉迟圭都想不到,这事竟然是他那个极不靠谱的姑姑,尉迟牡丹提醒的。
自从许惜颜点醒尉迟牡丹,又给她派了个老成得力的管事之后,尉迟牡丹的日子,总算是肉眼可见的走上正路了。
再不那么大手大脚,还知道提防着杨寿,有多的钱就拿去买地置产,渐渐就有个正经人家的气象了。
尉迟圭瞧着,便从小媳妇那儿时不时讨几两银子,塞给姑姑,说给她防身什么的。
尉迟牡丹最爱吃这种小甜头,只这钱转手还是交还给许惜颜,叫她帮忙攒着。
前些时,因瞧着许惜颜盖新房,她也动起了心思。
她家如今三个儿子,现今的屋子日后肯定住不下。
且大儿子杨寿儿渐渐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得姐姐杨荔枝照顾那么多年,都自私得从不肯替她着想半分。如今多了两个小弟弟来分家业,他就更不乐意了。
成天嘟囔着嘴,说当年舅母萧氏,可是答应了把这个小院给他成亲的。
自己养出这般自私自利的儿子,尉迟牡丹也无话可说。
于是就想在许惜颜的新府旁边买块地,再盖个院子给两个小儿子,及自己养老。
只是犹豫了一下,谁想随着宁州书馆的快速建设,竟是一天一个价。
地价不见下跌,只有上涨。
这下她可急了,赶紧凑了银子,为了做给杨寿看,还特意去典当了几件首饰,先把地给买下来了。
也亏得她买下来了,宁州书馆开张后,引发地价第二**涨。
关键是,好些百姓都不肯卖了。
能让孩子们近些上学,多好的事啊。
而且自打书馆开张,日日人流不息。好些头脑灵活的百姓,都提篮挑担的,在附近做起了小买卖。
再不济也能给前来看病的穷人,提供一个歇脚等候的地方。
烧一壶热水,做点简单的饭菜,也不收贵,就那么几文钱,总是使得的吧?
实在没钱,拿草药布匹粮食,或是针线活交换也行。
所以,宁州书馆邻近,开始变得一地难求。
这事许惜颜早有预料,但出乎她意料的是,不少百姓因此,动了迁户的心思了。
尉迟牡丹这日特意上门,便说起此事。
“……是杨家的亲戚,听说咱们这儿可以免费看病,杨静就去叫了老家的人来。这事我倒跟他说过,也要叫咱尉迟家的亲戚。但老家的叔伯们都挺明理,说身体还算硬朗,如今家里也过得,就不来添乱了。也就杨家的人没皮没脸,硬要来占便宜。如今住在我家,还挑剔吃喝来着……”
许惜颜还没动作,阿织轻轻咳嗽一声,尉迟牡丹瞬间意识到自己扯远了,赶紧又说回正题。
“他们见寿城孩子上学不要钱,就想把户籍迁来。我原是不同意的,可杨静说,他们都有把子力气,也能种地。这回帮了他们,日后给我们种地肯花心思,到底比外人强。且也不仅是他们,象咱们尉迟家,还有萧家,出了这么大力,怎么就不能迁几户过来?若能在宁州书馆读书,总比外头强些。我听着倒有些道理,才来郡主跟前说一说。要是我说得不对,您可千万别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