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番外(121)
“大狗子不是在山上见过它嘛,呦呦现在过得很好,都能杀死一头大野猪了。”
小莺儿抿唇笑了笑,之后又撇了撇嘴,道:“我以后才不会想阿蛮呢!”
我跟着笑笑,不置可否。
把小莺儿安抚睡着,再回到房里,对着香案上一动不动的人形道:“你走的时候再跟他们说一声吧。”
香案上的人形还是没动,等我都脱衣躺下了,才听见一声小声的“嗯”。
第二天阿蛮正式提出来要走,小莺儿提早有了准备,默默吃饭不说话,倒是大狗子反应挺大,“你伤好了吗你就走?万一再遇上那伙要你性命的人呢?要不你明年开了春再走吧,眼看着天就要冷了,你要去哪儿啊?天寒地冻的行不行啊?”
“再打一场吧,”阿蛮道,“谁输了谁是小狗。”
这一架两个人都用了全力,打的不可开交,打完了两个人齐双双躺在地上喘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阿蛮先站起来,又伸手把大狗子拉起来,“在我们那里,狗是可以被圈养的,但狼不能,所以我们要做就要做狼。”
大狗子哼了一声,“狼有什么了不起的,看我们将军,照样可以杀狼。”
阿蛮在大狗子肩上拍了拍,“你这只狗子也还不错,我以后没那么讨厌狗了。”
大狗子一把拍开他,“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心思,你这会儿想叫三狗子已经晚了!”
阿蛮轻轻挑了挑唇,我好像是第一次从他脸上看到这个表情。
阿蛮最后来到小莺儿面前,轻声道:“我要走了。”
小莺儿双手抱胸偏开头,“走就走,我就当养了只白眼狼了,这些天来做的饭都喂了狗了!”
这小丫头当真是伤心欲绝,话都说糊涂了,这一会儿狼一会儿狗的,把自己都绕进去了。
阿蛮道:“等我处理完一些事,会回来找你的。”
“谁稀罕,到时候谁还认得你?”小莺儿忍的一腔热泪最终还是决堤了,“你走了就别回来,回来我就让大狗子把你赶出去,就算大狗子打不过你,到时候阿恒哥哥回来了,也能把你赶出去。”
阿蛮突然张开手,试探着小心靠近,最后把小莺儿轻轻抱了抱,“那我就在院门外等着你开门为止。”
说完了再不留恋,扭头就走了。
这小白眼狼,都不知道跟我告个别。
阿蛮走后一个月,我又收到了阿恒的来信,这封信没有那么多废话,简短意赅,马上就要打起来了,让我做好打算。
我照旧给他回了一句:家里一切都好。
自那之后,我让大狗子继续上山,我则用尽手段把之前存下的药材拿到柳铺集上全部处理掉,换来的钱全部用来买米买面囤粮食,直到床底橱柜里都装满了这才罢休。
冬月初七,突厥可汗阿史那莫禾病逝,由莫禾的大儿子从恩暂代可汗位,而这位从恩正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
冬月十五,莫禾的头七刚过,从恩便跟大周开了战。
边关的战火尚还烧不到这里,但镇子上人们的生活还是受到了影响。
首当其冲的就是柳铺集。
自开战以来由于边城防线的巩固强化了,集上那些金发碧眼的波斯大食国人不见了,突厥人更是一个都没有了,关内的药商怕受战事波及过来的也少了,整个柳铺集上冷冷清清,米店粮店倒是被抢售一空,连屯了多少年的陈米都被抢光了。
这个年势必是过不好了,腊月二十五的年集上只有寥寥几个人,寒风瑟瑟之下每个人买完需要的东西揣着手疾步离开,好似走慢了一步就有人要他性命似的。
直到腊月三十,边关总算传来了消息,首战告捷,突厥的第一波攻势成功被压了下来,这个年总算可以过得安心了。
今年的大年夜格外冷清,我们三个人吃完了饺子照旧守夜,小莺儿坚持到一半就撑不住了,缠着我给她讲故事。
我给她讲了一个世外桃源的故事,人们为了躲避战乱隐居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洞里不闻朝夕过,再被人们找到时已经不知道如今是哪一朝哪一代了。
小莺儿心生出几分羡慕来,“我也想要找一个桃源村隐居起来,这样打仗就不会波及我们了。”
“桃源村固然很好,可是人只要有牵挂就难免会跟外界产生联系。我现在就可以带你去牛角山上找一块地方,过与世隔绝的日子。但阿恒回来了,二狗子回来了,阿蛮回来了,你也不会知道了。”
“那我能不能把他们也带过去,”小丫头仰着脸问我,“他们都在里头了,我就不想外头的事了。”
“可是阿恒要做大将军,要护天下百姓一个平安,二狗子要考状元,一腔才华只有在朝堂上才能施展,还有阿蛮也有自己要处理的事。你觉得他们会为了一时平安放弃自己的志向吗?
小丫头歪着头认真想了一会儿,“那我还是在这里等着他们吧。”
“你不要怕,”大狗子安慰道,“等我长大了也去戍边,绝不让坏人踏进咱们的河山,到时候你在家里就跟世外桃源一样,也没有战祸,也可以安心。”
乱世容易出英雄,也容易出流寇,转年过来,好消息没听见一个,倒是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先是说突厥那边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又要跟大周开战了。又听到有消息称牛角山附近兴起了一伙土匪,经常下山打劫,隔壁好几个村子都有人家被他们洗劫过。
那日我去镇子上处理一些事情,便撞见了个不想看见的人。幺蛋的二舅,也就是那个范二,见土匪的生意不错,也集合了一帮人准备干打家劫舍的勾当。我远远看了一眼,人群中有一个矮子,身长不过四尺,我没由来地觉得背影有些眼熟。
我认识的矮子不算多,鬼市上的艄公算一个,最重要的是他见过我的脸,知道我身上有那只金笔。
没等那个矮子回过头来,我便急匆匆转身走了。回到家里呆坐了好一会儿还是觉得心悸,把大狗子和小莺儿叫过来嘱咐道:“最近都不要出门了,世道不太平,免得惹祸上身。”
大狗子和小莺儿点点头,我这才稍稍安心了些。
第113章 烈烈北风寒
这一年在兵荒马乱中过完了大半,我靠着之前囤下来的那点东西,再加上院子里自己种的菜,几只鸭几只鹅过了几个月,极少出门,也极少再上山——毕竟再找到什么珍稀的药材也没人来收,与其烂在自己手里倒不如让它在山上多长几年,等战乱过了说不定山神能念在我这一年没去打搅的份上馈赠我一棵百年老参什么的。
人呐就是这样,祈求自己一点小小的善举能得到回报,又坚信曾经犯下的罪孽没人发现。
去的最多的地方也就是燕姐姐的宅子,去给她那些牡丹芍药浇浇水,除除草。这些花花草草的生命也当真是顽强,哪怕如今欣赏它们的人已经不在了,却依然张扬浓烈地开满一整个院子,欣荣一夏,以待来年。
期间阿恒那个小厮又来过两次,照例送来了阿恒这几个月的军饷和几袋米面。
银子我好生收拾起来,柳铺集不开了,如今有了钱也买不着东西。米和面倒是稀罕玩意儿,阿恒该是知道一打起来什么最稀缺,也不晓得让这小厮打哪儿淘换的。我收下冲人道了谢,有了这些应该就能坚持到来年开春了。
镇子上也有几户人家被抢了,听说就是范二那帮人干的。像柳骞那样的大户人家他们不敢抢,就专抢一些日子还活得下去的小门小户。被抢人家的婆娘找不到范二,就跑到范大董家门口哭丧。范大董那个小学堂早就不开了,饭都快吃不上了,谁还有那闲功夫去读书认字,反正范大董这些年来也没教出一个有出息的来。
范大董院子里没了小学堂,身上那三分书卷气也跟着一块消失了,跟那个找上门来的婆娘隔着院门对骂,那嗓门、话术、派头竟然一点不输曾经舌战过八方的婆娘。把人骂退了自己回屋继续啃手里的大白萝卜,俨然就是昨天晚上范二从人家地里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