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可能不是人(70)
这会儿急得舌头直打结,却还是背不出来。
一看他这样,冬老头瞬间黑了脸,手里的棍子已经蠢蠢欲动。
当然,蠢蠢欲动的并不止他一个人,还有……
冬大伯和大伯娘。
冬大伯刚挑了水回来,水缸满了,他把扁担放到院里,然后就站在那里听着冬昌背。
冬大伯还是识得几个字的,当初跟过先生启蒙,只不过没什么天赋,读了几天也便老实回家,不浪费银钱了。
这些年又受冬旭影响,冬大伯对于三字经还是知道一些。
至少前面几句,他还大概记得一些。
所以,此时一听冬昌背的颠三倒四,而且还不停的重复,心头的火气蹭蹭的。
原本放回去的扁担,重新被冬大伯抄到手中,他心里想着:亲生的,再给一次机会,但是就这一次。
如果冬昌背不出来,今天这一顿竹笋炒肉,是少不得的!
大伯娘也是差不多的想法,她在烧火呢,冬老头他们就在后门口,距离很近,听的清楚。
听着自己小儿子背了半天,还是车轱辘话在那里重复,大伯娘的拳头硬了,烧火棍也握紧了,心下嘀咕着:浑小子,你就是欠打!
冬昌背了大半天,终是受不住,哇的一声哭出来:“背不出来,背不出来了,记不住嘛,我记不住嘛!”
到底是个孩子,只想着中午挨的打,心理防线就先崩溃受不住。
反复来回背了半天,发现还是背不下来,直接就哭出声来了。
一看他这样,冬老头直接黑了脸,棍子毫不留情的就落到他背上:“背不出来,还好意思哭,全家辛苦赚的银钱,送你们去学堂,就是让你们去吃干饭的?”
冬老头气得拍了好几下,冬暖在一边看着,收起了笑脸,轻声说道:“阿爷,他们还小,慢慢来嘛。”
一句话说完,冬老头火气稍退,但是冬暖很快话锋一转,又说道:“我们是冬旭哥哥的弟弟妹妹,冬旭哥哥可以的,我们肯定也是可以的。”
第87章 编筐手艺
不提冬旭还好,一提冬旭,冬老头心头的火气,被拱起了八丈高!
“就这样的,怎么跟冬旭比,拿什么比啊?”冬老头气狠了,声音都劈叉了,拿起棍子,无差别的把冬昌他们三个全打了。
还没背书的冬时和冬曜:?
虽然说挨打是肯定的,但是也不能还没背就先打啊?
三个孩子年纪还小,如今还算是老实,冬老头又是全家权威,他们不敢反抗,更不敢跑,一个个最多就是闪躲一下,棍子还是结实的落在他们身上。
大伯娘原本握着烧火棍的手松了几分,听着声音还有几分不忍,但是一想到冬昌背的那个熊样子,又气得直咬牙,嘀咕一声:“也是活该!”
冬暖拱完了火,也不急着劝,而是转过身去了院子里。
冬大伯和冬三春都在院里纳凉呢。
冬暖一过去,就看到冬大伯黑着脸手里握着扁担,看那样子刚才也是想上的,但是冬老头打的狠了,倒是阻止了她。
看到冬暖出来,冬大伯面色缓和了几分,尽可能露出温和一些的笑意:“暖丫出来了啊?”
“嗯,大伯。”冬暖乖巧的叫人,然后才轻声说道:“我来看看柳条。”
说好要教家里人编筐的,冬暖觉得也得提上日程。
只是孩子们挨打有什么意思呢?
还是那句话,全家大乱斗才有意思呢。
一听说看柳条,冬大伯就知道这是准备编筐了。
其实村里很多人家的老人,是会编那种最简单的大筐的,农家院里平时用得上,那种筐也简单,只要不挑好看还有松紧,其实也都能编出来。
但是也就这样了,再多复杂的,像是小背篓啊,鱼篓啊,小竹篮啊之类的,他们是不会的。
村子里倒是有一家编筐手艺不错的,说来也是巧了,正好是隔壁廖明坤他大伯家里。
对方一家靠着这一门编筐的手艺,为家里添了不少日常吃用。
不然的话,冬老头也不至于一听说冬暖会编筐就如此的上心。
虽然说一个小筐也不值钱,有的时候好几个筐摞在一起,才能卖个三五文钱,但是柳条是现成的,自己家人闲暇的时候也是闲着,人工也不要钱。
对于冬家来说,这就是零成本,能卖一文是一文。
“都在这里放着呢,怕太阳晒干了太脆不好编,都堆在偏房这边。”冬大伯也想学这个手艺,他觉得自己脑子是灵活的,就是缺少了学习的机会,所以这会儿特别殷勤。
冬三春还懒洋洋的坐在房檐下,根本没有动起来的意思。
冬暖也不急着督促他上进,慢慢来嘛。
亲爹是没挨过竹子精的毒打,所以才会懒散的,可以理解。
冬暖去抱了些柳条出来,这会儿天已经放黑,但是夏日天长,所以还有些微的余晖并没有彻底的消散于天地之间,外间还能有一点光亮可以用。
冬暖觉得,想靠编筐这门手艺赚钱,那就得编出心思,编出精巧来。
只编那些装东西的大筐,也只能靠量取胜。
但是问题是,那东西又大又费时的,编多少个才能卖出十文钱呢?
全家齐上阵好几天,连十文钱都卖不上?
虽然说人工不值钱,但是也不是这么个不值钱法。
所以,冬暖准备卖些精巧的。
比如说可以装些小巧物件,看着很能拿得出来手的小筐。
其实这样的筐,用竹子比较合适。
只是砍竹子费劲儿,还需要处理,收拾,而且竹子不如柳好好上手,所以冬暖思来想去,还是选择先从柳条这边来。
冬暖挑了挑柳条之后,转过头问冬大伯和冬三春:“阿爹,大伯,我现在编,你们要学吗?”
白来的手艺谁不想学?
冬大伯毫不犹豫的就应下了:“辛苦暖丫了!”
冬大伯说完还抬起手慈爱的摸了摸冬暖的头。
冬三春不愿意学,但是他在外的人设就是憨憨傻大个。
所以,大哥应下了,他只能不情不愿的应下。
因为应下的不情愿,他还在那里嘀咕呢:“暖丫你会编吗?别糟蹋了东西……”
后面还有些嘀咕声,但是声音太小,冬暖没听见。
其实听见了也会假装听不见。
会不会编的,上手不就知道了吗?
“先来最简单的吧。”冬暖原本是想上手一点精巧的小件,但是想了想村里那条河,又换了思路。
编筐先从略显复杂的鱼篓开始吧。
想到这些,冬暖笑了笑,看起来纯良无害,但是冬大伯却看得心头一凉。
然后他就听到冬暖轻声说道:“咱们从编鱼篓开始吧,如今河水正盛,正是捕鱼的好时节。”
冬暖说完,便处理了一点柳条,示意给两个人看:“咱们先这样,这样……”
一边说一边示范,冬暖编的很慢。
冬大伯勉强能跟上,冬三春完全跟不上。
冬大伯眼睛几乎一错不错的盯着看,生怕自己漏掉哪个步骤。
这会儿,屋里冬昌的嚎叫声,背书声,对于冬大伯来说已经不重要。
再大的事情,也比不过学一门手艺重要!
“咱们这样,往里收一收。”冬暖的声音还在继续。
冬大伯认真听,冬三春也在认真听。
因为冬三春发现,他就分心关心了一耳朵屋里孩子挨打的事情,里面有冬曜,再漠不关心,那也是自己亲儿子,听着他嚎叫,冬三春也心疼。
但是,等他收回耳朵,再听冬暖的步骤,就彻底的听不懂了。
冬三春:???
冬三春听了半天,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了。
冬暖和冬大伯已经编到第四排了,他怎么还在第二排啊?
而且步骤完全不同,他就算是想仿着也仿不起来。
冬三春当时就慌了。
冬三春不想学归不想学,但是真学不会,回头说不定也是要挨揍的,最近两天冬老头的火气可是有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