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娘子可能不是人(430)

作者:二谦 阅读记录

对此,冬暖并没有反对,点点头道:“嗯,可以,店里的装完就可以,不过工期长一些。”

因为还需要照着设计的图纸来搞,很多花瓣的颜色形状要求都不同,所以冬暖得提前跟乔氏说明白,省得对方等的不耐烦了。

商量好了这件事情之后,乔氏认真的选图。

只是,还是太难了。

十选二啊,都在她的心尖尖上呢。

最后艰难的选了两张图,店里一张,是漫天开放的桃花,粉灿灿的,只看着就有一种,春天来了,心情愉悦的感觉。

至于自己府上,则是选的富贵牡丹,乔氏更看重的还是吉祥的寓意。

而且,层层叠叠盛放的牡丹,看着也确实漂亮。

确定好了最后想要的效果图,冬暖这边就替工坊把单接好,等把需要的花瓣制作出来,就可以带着人过来进行二次加工了。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因为最后的结果漂亮,所以还是值得等待的。

因为这件事情,乔氏接下来的每一天,都过是特别有动力。

又是一天早起,乔氏吃过早饭,忍不住笑着说道:“还差十二天!”

许知府在旁边听了不解,小声问道:“你算什么日子呢?”

难不成是那个日子,但是许知府记得,好像不是吧,难不成身体不舒服,又乱来了?

见许知府那一脸怀疑的表情,乔氏不雅的翻了个白眼,回怼他一句:“老不羞的,天天想什么呢?我数着,暖暖什么时候来给我装墙呢。”

许知府没听懂,再加上被怼了一句,也懒得再多问了。

等到他去了府衙的时候,就看到竹孙县的卫县令过来了。

一看来人,许知府就忍不住头疼。

礼州府底下各县,其实都不算是富有。

从前没有对比的话,大家都穷,也就无所谓什么的。

说白了,努力过了,没效果,大家就开始摆烂了。

只是看谁摆的更彻底罢了。

但是,如今这中间出现了个卷王,大家这不就慌了嘛。

去年半年,整个靖县的变化,大家是看在眼里的。

所以,其他各县一被对比之后,压力瞬间就来了。

从过了年开始,各县的县令就来府城这边哭穷,哭这个,哭那个的。

但是,许知府也哭啊。

我他娘的也没钱啊?

不止他没钱,府衙的账上也没多少钱啊!

礼州有多穷,你们这些当了多年知县的,心里半点数也没有吗?

还来要钱?

反正,说别的事情,还好。

但是一提钱,那许知府瞬间就翻脸。

别问,问就是没钱。

不给!

这好不容易送走了一批,如今竹孙县的卫县令又来了。

看见卫县令,许知府之所以头疼,是因为两个人当年还是同窗,相比其他县令,两个人关系还是不错的。

当年也是一腔热血,想跑来建设礼州的。

结果,最后的结果,让两个人满心麻木。

但是如今不啊,现在出现了寒江楼,出现了冬暖这两个变故,这让卫知县又觉得,礼州府有希望了,只要他们肯努力!

所以,今天他来了。

原因也很简单……

“我说咱们多年同窗,你不至于吧?别人不批,我你也不管了吗?要不是当年你劝我,我也不会来这边啊,这么多年了,你有点良心啊……”卫县令是个白净的中年大叔,整个人收拾的特别利索,过来之后就开始哭诉自己的不容易。

许知府听完之后,良心就痛了一点点,然后就冷酷起来了。

没办法,这都是套路。

他们这么多年玩了多少回,如果当真了,他才傻了呢。

“有事儿说事,别哭穷,反正府衙是没钱!”许知府可不管这一套,上来就是老一套的流程。

卫县令听完之后,也不难受,抹了把不存在的眼泪,嘿嘿一笑:“哎,你帮忙跟寒县令说说看,让咱们竹孙县插个队呗?”

第531章 捡了个人

一听说要插队,许知府眼皮子狠狠的跳了跳,他还没问为什么,怎么插队呢,就听到卫县令叭叭开了:“真的,咱们要求也不多是不是?那叫什么小火车的,速度那么快,开荒肯定也特别快,咱竹孙县就要求开荒一百亩田不过分吧?听说那一天能开三十亩,就是三四天的事情,也不耽误什么,如今距离五月春种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呢,咱们就要三四天,你看……”

见许知府紧着眉,卫县令直接熟练的瘫在椅子上,抹着不存在的眼泪,假装难受的开口了:“哎呀,这些年啊,我这一腔热血跟真心啊,终归是要错付了啊,咱们当年的同窗情,咱们这些年的同僚情……”

许知府听不得这话,一听头就疼,所以顾不上思考,忙抬手示意对方:“打住,你好好的,别这样!”

“那你同意了?”卫县令可不管,不给机会,直接步步紧逼。

没办法啊,穷啊!

不穷的话,想他当年也是个清傲书生,何必走到这一步呢?

寒江楼带着整个靖县开荒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只不过,人家之前就说过了,要紧着靖县先开荒的,其他县如果想用的话,就需要排队等着。

如今人家刚开始干,他就上前去要求插队,到底不太好。

而且这种事情,只要开了个口子,其他县令肯定是要闻着味道过来的。

是,那机器是快,一天三十多亩田,但是吧……

那得机器多的时候啊。

如今寒江楼松口的,最多对外借出去四台机器。

但是吧……

礼州府下这么多县。

许知府颇为头疼,但是不得不说,卫知县也确实是当年因为他的一番话,这才跟着他过来。

结果这些年也没建设出个结果的,最后大半辈子都蹉跎在这里了。

“行吧。”想到最后,许知府艰难开口。

卫县令虽然没有直接笑出声来,但是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应下了人的事情,许知府肯定是要做的。

所以,转过天,他就亲自去了一趟靖县。

他是知道,寒江楼日常不在县衙,都是高知县留下来打工干活的。

他如今忙着呢,开荒事宜肯定是需要个总指挥,如今就是他在搞。

冬暖忙其他事情呢。

所以,许知府直接去了回光村。

寒江楼如今正带着村里人开荒呢。

朝廷对于每家农田的规定是,耕田八亩,蔬地二亩。

细算下来就是,不拘男女,人均十亩田。

但是,靖县这边,人均连三亩田都摊不上。

所以,开荒,多多开荒,先把基础数据搞上去,然后再搞增产之类的事情。

没地,一切都是白谈!

寒江楼带着人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听说许知府来了。

他也挺诧异的,不过想了想,心里有了猜测,把手里的事情交接了一下,便整理了一下衣服,在员工宿舍那边接待了许知府。

许知府也知道寒江楼这边忙,所以见了面,他直接就把来意说了:“各个县也都不容易,我也知道,靖县是特别的艰难,但是你看能不能再多匀两台小火车出来?”

多匀两台,帮着卫县令插个队啊。

毕竟,之前分出来的四台,已经排好了顺序了。

其中卫知县也排在中间,但是吧……

都排到四月底了。

这哪里行啊?

五月就开始种了啊!

寒江楼一早就知道,他是为了这事儿来的。

想了想觉得也是可以行的,他点点头:“那行,我再匀出两台,不能再多了,大人也知道,靖县人均耕田连三亩都不到,种的粮食都不够一家几口吃的,改变现状迫在眉睫,我也是没办法,不是不愿意帮着其他同僚。”

寒江楼力要出,但是自己的不容易肯定是要说说的。

许知府一听他这样说,心里一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