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可能不是人(279)
而且,这也不算是特别急的事情。
“手里的银子够不够用?”寒江楼最近忙于学业,倒是没去赚些外快。
再加上冬暖如今庄子还有铺子里的收益都不错,倒也没有急用钱的地方,寒江楼就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学业上面了。
结果,如今突然得知冬暖要去京城的消息,寒江楼手里没钱,还有些紧张。
“够啦,很够用的。”冬暖手里自然是有不少,寒江楼从前给的也攒下来一些。
寒江楼确实不放心,之后又零零碎碎的问了不少。
问到最后,冬暖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寒江楼,要不我把你装到马车上一起带回去吧。”
“我倒是希望。”寒江楼也没隐瞒自己的心思,无奈的轻叹一声。
冬暖听完就忍不住眯着眼睛笑。
小姑娘笑的太甜,甜到寒江楼又忍不住轻轻的抬手去描冬暖的眉眼:“暖宝,要照顾好自己,如果有人欺负你,记得求助于曹家人,别不好意思开口,京城权贵多,不是拳头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时候,还要靠心机还有手段,你年纪还小,不懂这些,让曹家人去应付。”
……
寒江楼忍不住又说了一通。
总结起来就是,有事儿找曹家,自己解决不了的找曹家……
冬暖听完,却是收起了笑意,很正经的点头应下:“嗯,我都听你的。”
天气寒冷,哪怕寒江楼再不舍得,也不想冬暖在外面吹冷风,所以最后轻轻的摸着小姑娘的头:“好好照顾自己。”
一句话来回重复了千万遍,寒江楼也不觉得烦。
说到最后,他轻叹一声,又补了一句:“京城有几家不太好相处的人家,若是碰到了,别理会,也让曹府的人去应付。”
寒江楼想说,特别是礼部的韩家。
但是又怕自己这样说,过于明显的有针对意图,小姑娘再问自己原因,他要怎么解释呢?
考虑到,韩家跟曹家之间的地位差距,寒江楼觉得,其实他不提也没什么事儿。
韩家那群怂蛋,也不敢真的闹到曹家面前。
而且,他们凭什么闹呢?
冬暖自然是一一应下,她不是没感觉到,寒江楼提到京城之时,那一脸洪水猛兽的模样,只是寒江楼不说,她也贴心的不多问。
万一是不太好的回忆,或是事情,那提了多让人伤心啊。
话别之后,寒江楼看着冬暖上了马车,又看着马车远走,这才带着石耳和东西回宿舍去。
下午休息,寒江楼计划是留在宿舍看书,他跟室友合买了些炭,点了火盆之后,屋里能暖和一些,正好可以凑到一起读书。
这会儿看着这些东西,寒江楼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静下心来读书。
“公子,我来收拾。”石耳生怕耽误了寒江楼读书,马上表示自己可以收拾的。
当然,顺便去公子屋里蹭炭。
这天太冷了!
寒江楼的室友倒是不介意,石耳过来蹭炭。
原因也很简单,当初买炭的时候,寒江楼就多出了钱,说自己的书童偶尔的会来烤烤火,所以他多付一些银子。
两个人相处的和谐,彼此也没太多计较,只不过炭贵,所以室友也没多让。
毕竟他家里的条件也就一般般,也没办法穷大方。
真大方起来,他事后还要心疼,寒江楼是个坦荡之人,他实在没必要如此。
另一边的冬暖回了府城之后,先回了一趟家里。
跟家里说了一下自己要去京城的事情,冬三春瞬间就紧张了。
冬吴氏也来回搓手手:“要不要多带些银子啊,身上的钱够不够用?”
冬吴氏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些。
如今铺子生意不错,冬桃和冬枣的绣工进步的也很好,可以绣些帖子,布巾之类的售卖。
冬吴氏自己也有一些创新,就算是卖些首饰之类的,他们也有冬暖的独家设计,卖一个新款式。
就算是其他店里很快就出现了仿品,也没关系,他们还可以弄别的。
所以,搬到府城之后,生意越发好了起来,冬吴也跟着变得大方了。
冬吴氏担心银钱够不够用,冬三春倒是怕京城的权贵们不好相处,所以忧心不已的问道:“曹家在京城的地位高不高,官大不大啊?”
------题外话------
可爱二更在15点~
第345章 入京
曹家在京城的官大不大?
冬暖想了想才开口:“曹大伯是大理寺左少卿,四品官员,在京城还好吧。”
四品官员在京城确实处于中上游的位置,当然,曹家还出了位娘娘,那地位又不相同了。
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曹家的老太太,人家是王府的郡主出身。
然后,曹家沾亲带故的,地位自然更加不同了。
因为冬曜最近在读书,所以冬三春也抓起书本看了看,对于官员品阶也略微带着几分了解。
一听说是四品官员,忍不住拧了拧眉:“不算是太高。”
毕竟那是京城,一品大员就有不少,二品官员更是满地走,冬三春有些忧心啊。
毕竟女儿长的太漂亮,也是一种负担嘛。
“其实也还好,曹府长姐在宫里当娘娘呢,老太太是王府郡主,就算是王府式微,但是身份地位在那里,是皇家血脉,陛下总还是要看着几分亲戚脸面。”冬暖仔细的跟冬三春解释了一下。
冬三春听完之后,稍稍放心了不少。
等冬曜他们回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冬暖拿出了一摞书本给冬曜,冬曜就已经彻底的躺平了。
他小小年纪,为这个家,承担的太多了!
冬桃和冬枣如今倒是进步很多,冬暖顺便夸了几句,又嘱咐了一些。
吃过饭,冬暖回曹府。
她的东西不太多,稍稍一收拾就可以了。
带几身像样的衣服,曹府那边早在认亲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准备,就等着冬暖过去之后,有新衣服可以穿。
所以,冬暖如今不需要多带。
第二天一早,天气不算是太好,北风呼呼的吹着。
冬暖跟着曹锋出发去京城,虽说二人如今是兄妹,但是到底男女有别,所以没办法共乘。
两辆马车,带着玻璃制品,还有一些琉璃制品,外加一些礼物又拉了几车。
他们这一行,看着也不算是张扬,毕竟临近年底了,各州往来不少,比冬暖他们这一行夸张的还有很多。
等到了月底,回京述职的官员多了,那场面就更壮观了。
梁州到京城,快马大概五、六天就能到,但是如果车马慢行,大概要半个月多的时间。
曹锋怕冬暖不适应,再加上冬日冷,他们也算是权贵家的公子姑娘,自然不可能住在野外,每每为了赶上城镇,就会耽误一些赶路时间。
所以,等到了京城,已经临近十二月底。
看着京城高高的城门,冬暖还调侃了一声:“这个时候,义父应该快从梁州出发了吧?”
年底得召的官员,需要回京述职。
当然,也不是每个州的知府都可以回来的,还要看这一年下来的政绩表现,还有陛下的惦记程度。
梁州府今年发展不错,陛下自然是要召回京仔细的问问。
所以,曹知府肯定是要回京。
召书月中送去,曹知府大概要在梁州过了年,然后就往京城赶了。
此番陪着冬暖来京城的是绿竹和白竹,石竹留在庄子那边看家,她会的东西多,需要看护的也多。
所以,她并不会觉得自己失宠,而是觉得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多。
听冬暖调侃,绿竹忙回道:“是,大人应该准备着出发了。”
有曹锋开道,又是曹府的马车标志,冬暖他们很快就进了城。
曹府住在京城权贵的中心地带,清竹坊。
都带着竹字,倒也算是有缘。
不过冬暖连同类都砍,也是挺无所谓带不带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