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娘子可能不是人(270)

作者:二谦 阅读记录

冬暖带来了不少新鲜的果子,秋梨,晚李子之类的。

新鲜的果子,都是极不错的东西。

县学的学子们,就算是权贵家里的公子,也不见得能时常吃到这种东西。

所以,这东西一拿出来,同屋住着的李姓书生,悄悄的瞄了一眼,但是却没好意思多看。

他家境一般,但是也自有志气。

就算是馋,也不会多看多嘴说什么。

寒江楼也不是小气的人,只要不是涉及到冬暖亲手做的这些东西,他其实也愿意大方分出去,算是维持一个人际关系。

跟他特别交好的就那么几个,除此之外,他也没打算多送。

新鲜的果子也不便宜,特别是象征着多子多福的石榴,市场上更是卖的火爆。

所以,寒江楼也不会将珍贵的果子分给关系其实也没那么交好的人。

对于同屋住的同窗,寒江楼跟他关系还不错,两个人都是勤恳上进之人,平时也经常交流学习经验,所以此时他取了一枚石榴并其他果子送到对方面前:“李兄,家里种的果子,尝尝看。”

李姓书生全名李柱,名字很接地气,不过却也没像是冬五春那样,觉得自己名字不好听,就改一个。

人家就一直这么叫着,觉得父亲赐名,改了不好。

一看寒江楼送果子过来,他不好意思的摆摆手:“这使不得,使不得。”

平时他就占了不少的便宜,偏偏寒江楼这边日常用品十足,几乎不需要采买什么。

李柱就算是想礼尚往来,都不太容易找到机会。

只偶尔的帮着占个座啊,提前打个饭之类的。

问题是食堂的饭又不要钱,最多就是帮着寒江楼的书童打的那一份,需要付铜板,价格还不高。

“没事儿,自家种的,吃吧。”寒江楼倒是不在意,分出去一些之后,又装了几份出去送给其他交好的朋友。

寒江楼走的很快,倒是李柱不好意思的抱着果子站在原地,好半天之后,眼眶红了红,最后轻轻的捏起一枚灿黄的李子,咬了一口。

酸甜口的,其实有些偏酸了,但是李子吃的就是这个味道和口感。

李柱觉得,这大概是他这辈子吃的,最好吃的李子了。

另一边的冬暖回庄子之后,又开始忙了。

调香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但是说难也难。

各种仪器工具,她这边都有,但是怎么样把握,怎么样使用,温度还有湿度这类的掌控又是怎么样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且,还需要对于香味敏感,知道怎么样搭配,才能做出来层次感。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学会的。

所以,哪怕冬暖有心,石竹也不是马上就可以接手,还需要她多操心一些。

如今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她能利用起来的花也越来越少。

等到了冬日,暖房里多数还是要种些蔬菜家用,花朵的话少了,那么纯露大概就不能制作了。

因为纯露需要新鲜的鲜花,才是效果最好的,也是用起来,最舒爽的。

不过,没有了纯露,凝露和凝脂也还不错。

好消息是,石竹如今已经可以独立制作油纸伞了,虽然说这东西一旦多起来,就不会像是刚开始出来的时候,价格那么贵。

但是,因为这属于消耗品,所以,市场销量一直还不错。

坏消息是,眼看着冬日要来了,对于油纸伞的需求也越来越小了。

冬日风寒,那油纸伞到底是纸质伞面,就算是金贵一些,用绸缎为面,但是也架不住呼啸的北风。

所以,冬日里对于油纸伞的需求并不大。

不过,石竹会制作了,之后倒是省了冬暖很多事儿。

只不过,石竹还是不会画伞面,丹青这种事情,需要长久的练习,石竹也不过就是识得几个字,哪里有机会学画画?

只是这都不是问题,找个丹青手,帮着绘制,之后用到伞面上就可以了。

------题外话------

可爱二更

第334章 玻璃进度

因为铺子里正在转型,所以很多木雕摆件,小件之类的,都在慢慢的被替换掉了。

香料生意如今进行的也不错,冬暖的香调的很有格调,而且很多还极有层次感,相比蔷薇水的感觉是差了些。

但是,若是细细感受的话,其实就会知道,层次感很让人舒服的。

同时,冬暖还调了几种安神,助眠,提神的香料。

冬暖对于药理懂的很少,她没学过炼丹,对于这些懂的不多,哪怕从前身边有小伙伴懂,但是她都是吃现成的,并不需要知道太多。

但是冬暖懂花啊,知道哪些花对于他们有哪些好处,利用起来,就可以了。

庄子这边,冬暖安排了一番,提了石青为大管事的。

当然,他年纪还小,有的时候也不太好服众。

好在曹夫人那边介绍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叔过来,对方看着就很精明的样子,对方过来之后,也是大管事,跟石青一起管理庄子这边。

其他的管事的也陆续安排到位,接着庄子这边就忙了起来。

因为秋收,庄子这边还有二十亩地左右的粮食需要收,还需要交税。

冬暖的果园还有花田也都需要上税的,只不过,可以拿粮食抵,所以秋收这一波,冬暖大概率要交不少的税粮,最后到手的粮食,大概也不会太多。

不过,府城那边冬暖已经打过招呼,让他们提前备粮,省得不够吃。

秋收,交税事宜,一概有管事的帮着照看,冬暖如今的任务,就是搞琉璃。

曹知府虽然没催,但是冬暖也不可能就这么晾着不管了。

所以,她很快就折回府城那边,去了民窑那边,场地是现成的,但是需要一个新的窑炉。

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投钱的,好在民窑本身有些流动资金可以支配,曹大人那边又支援了不少。

所以,窑炉很快就支棱起来。

接下来就是搞配料了!

很多材料不齐全,需要现搞,所以他们还需要等。

忙到十一月底,天都冷了,进度是在缓慢推进中。

冬暖总不好直接就搞出来,多逆天啊。

所以,都是在材料上面有调整,如今也不是没有成果出来,只不过,过于浑浊,看着没有番邦的琉璃那么通透。

这就是还需要改进的意思。

不过,十一月底的时候,有一件好事儿传来。

那就是之前曹大人送到京城的造纸配方,终于引得陛下注意了。

其实陛下那边早注意了,只不过,他总得自己尝试了,上手了,搞出来之后,才可以真正的相信,总不能别人说什么是什么。

哪怕有琬美人的枕边风也不行。

如今的陛下年纪有为,颇有帝王野心,头脑冷静,是个理智型的帝王。

他不像是先帝,被哄一哄,就已经找不到北了,恨不得直接亡国。

所以,陛下需要让工部那边准备起来,泡竹子和树皮需要的时间久一些,不然早尝试出来。

因为陛下要的急,所以工部一众官员,恨不得自己直接变成水,上去帮着泡竹子。

但是配方步骤上面写了,需要泡足九十日,将表皮全部泡掉泡发,才可以。

所以,再急也得等。

这一等就是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之后又经过了一系列的制作过程。

相比厕纸,陛下更看重的当然还是书写用的纸张。

白净不晕墨,这就是好纸张啊。

陛下其实也不在乎它白不白的,只要不晕墨,造价也可以,那对于天下学子来说,就是一件好事情。

好纸张的价格能再压一下,降低学子们的读书成本,陛下能不高兴?

当然,厕纸他也很喜欢啦。

相比草纸的粗糙,厕纸柔软又舒服,谁能不喜欢呢?

只不过,相比天下苍生,个人的享受也不是那么重要,可以稍稍往后排一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