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可能不是人(191)
关于家里的成员,冬暖回来的路上已经简单的说过了,之后慢慢相处,也可以慢慢的对得上。
就是这个介绍吧……
冬桃其实还好,眼睛大可以接受,她们毕竟是亲姐妹,所以长相其实有很多相像之处。
当然,长的最好的是冬暖,其次是冬桃,生到冬枣的时候,大概是好基因被继承光了,所以冬枣的长相略微偏向了冬三春。
冬吴氏长的很好,只是因为皮肤黑黄,所以直接把那一份艳丽都遮住了。
冬暖和冬桃的长相,更偏向冬吴氏一些, 冬曜也是如此。
但是冬枣就更像冬三春。
冬三春嘴大, 冬枣嘴也挺大的。
当然,这只是比照着五官来说,也不算是大的夸张,只是家里就这两个人的嘴巴大一些。
此时一听冬暖如此简单粗暴的介绍,冬枣露出了坚持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不然她能怎么办呢?
阿姐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石竹一听,忙乖巧的行了礼:“二姑娘,三姑娘。”
然后,冬桃和冬枣就有些飘飘然的。
她们居然被唤姑娘了?
这真是不做梦就能做到的事情?
不得不说,娘仨个,脑回路倒是难得一致了。
冬暖三言两语解释了一下石竹姐弟的事情:“以后,我在家里,她就照顾咱们的一日三餐,如果我不在家里,就把人带在身边。”
石竹识得几个字,这一路上问了问,她说自己手艺还可以,在从前的村里算是巧的。
冬暖觉得,可以带着她一起打络子,编各种手工艺品。
多一个人制作,成品出来的快,他们也可以多卖卖。
毕竟,以后镇上的店准备留给冬三春他们谋生,冬暖则是要去县城那边了。
总得带一个人,这样行事也方便一些。
冬暖的决策,全家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冬吴氏原本已经准备去做饭了,如今厨艺被嫌弃了,她也没有不高兴。
石竹去做饭,她跟着打下手,冬三春则是拿着账本,向冬暖报这几天的账。
“你阿娘的羊毛毡如今做的已经不错了,还有络子打的也可以,复杂一些的,也能卖个几十文钱,还有禁步……”冬三春对完了账之后,还总结了一下,最近店里的生意。
羊毛毡暂时还没摆到店里,毕竟暂时只有冬暖会,冬吴氏还在摸索学习中,万一摆上去,太受欢迎,到时候供不应求的,他们也只能看着钱干着急。
虽然说,必要的饥饿营销还是要的,但是货还是要备足,因为在饥饿之后,总得让大家饱餐一顿嘛。
“嗯。”冬暖在一边听着,觉得最近几天无事,便可以带着石竹跟着一起制作。
石竹的厨艺也是一般,毕竟从前也是村里姑娘。
冬暖的本意虽然也是有些嫌弃冬吴氏进步缓慢的厨艺,但是更多的还是解放她。
冬暖给石竹开月钱,就总得把人利用起来。
而且,自己找点事情给石竹做,这样还可以让她有些归属感。
这个家里,有需要她的地方,她才能安下心来,不会想东想西。
当然,转过天,她就没时间想那些有的没的。
她要跟着冬暖学习打络子,制作禁步,还有各种手工艺品。
因为这些手艺工品,特别是羊毛毡,对于手部的柔软度,很有要求,太粗糙了容易把线勾坏了。
所以,冬暖暂时没教他们学习木雕,而且那东西,比手艺工品难多了。
一个刻不好,手上就全是口子。
想当初,冬暖刚开始学的时候,手上也没少添伤口。
冬暖简单的指导了一下,然后便让石竹跟着冬吴氏学。
“姑娘,我……”石竹一看,是要跟着学手艺,她有些诧异,还有些惶恐,这真的是她可以学的吗?
冬暖倒是没那么多想法,左右到时候,还要添帮手,一个卖身契在自己手里的婢女,总比其他人好控制吧。
所以,看着忐忑不安的石竹,冬暖摆了摆手道:“跟着夫人好好学,争取早日出成品,店里还等着上货呢。”
冬暖都这样说了,石竹自然不好推拒,而且这对于她来说,是好事儿啊!
县试有四场,中间间隔的时间不长,冬暖不可能次次都去,毕竟距离太远,她这边还有店需要看顾。
她跟寒江楼一早就约好了,第一场跟最后一场,她过去。
又是大半个月过去,冬吴氏的羊毛毡终于可以拿得出手了。
当然,她自己创造力一般,更多的还是模仿冬暖的制作。
冬暖制作好了,当模型,她照着制作。
虽然说天赋不行,想象力一般,但是模仿力还是不错的。
虽然不能说是一比一还原,但也差不多。
相比之下,石竹这个后来者,学的就慢一些。
但是,厨艺进步的很快。
这一点让冬暖颇为满意,终于不用再吃冬吴氏哪怕是进步之后,也跟猪食没差太多的饭菜了!
第237章 十五两贵吗?
这天晚上,一家人吃过饭之后,冬暖先开口:“明日把羊毛毡摆上一批,看看效果。”
冬三春听完,忙点点头:“这两天,来问走马灯的人特别多,还问什么时候能添新货, 咱们什么时候把库存拿出来啊?”
家里还有四个漂亮的走马灯,造型各有不同,却也各有千秋,都很好看。
反正在冬三春眼里,就都很好看。
之前摆了一批出去,数量不多,一波饥饿营销已经搞出来了。
把客户的心思钓起来之后, 便可以适量的放出去一批,这样销售效果会好一些。
“嗯,明日摆两个出去,跟羊毛毡一起,正好带一带羊毛毡。”冬暖想了想,先放两个。
过些时候,她还要去县城,暂时没空制作这个,所以不能一次性都摆,而且有些东西,数量一旦多起来,便不值钱了。
慢慢放,月底再放剩下的两个,下个月她空闲时间多,可以再制作嘛。
冬三春听完,笑呵呵的点点头。
之后冬三春又说了说铺子里其他的事情, 各种小件卖的不错,还有人来问问油纸伞, 镇上有两家店里,顺带着卖油纸伞, 不过制作相对粗糙一些,就是日常挡雨用的。
如今木雕店生意不错,而且木雕件又都很好看,所以时不时的就有人来问,他们这边卖不卖漂亮的油纸伞。
这些贵女来问的,自然不是那种粗糙的,能挡雨就行的油纸伞,而是县城,或是府城那边,很多贵女天热的时候,外出打着遮阳的油纸伞。
镇上有几位贵女其实也有货,但是这个东西也是有折损的,日常用的越是频繁,折损的也越快。
她们倒是不好频繁的去县城,所以想着镇上如果有就好了。
听冬三春说起这个问题,冬暖想了想问道:“是姓周的贵女?”
冬暖记得,从前的时候, 寒江楼提过,周家的一位贵女, 曾经想到店里定制一把。
但是因为给价太低, 被冬暖给拒绝了。
普通的油纸便宜的几十文,用几次伞面就不行了,稍好一点的需要几百文。
结果上次周家的贵女过来,开价一两?
闹着玩呢?
油纸伞这东西,制作颇费功夫,哪怕是有人搭手,一把伞也得小半个月才能出活。
所以,几百文?
雕些小件,赚的都不止这些。
而且,县城里那些漂亮的油纸伞,都能卖到几两银子,特别精巧的,卖到十两也不在话下,如果放到府城,这个价还会更高。
所以,上次周家贵女来问,冬暖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如今冬三春提起来,冬暖顺嘴就问了一句。
冬三春想了想,点点头道:“有一个是,我听着那婢女在那里扬着头,像是大公鸡似的,说他们是周家的姑娘。”
说到这里,冬三春紧了紧眉头,小声嘀咕着:“之前那周公子来咱们家讨债,也没见把头扬到天上去,这姑娘家就是金贵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