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燎原(188)
她轻声,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教导妹妹,“人贵在自助,倘若自己立不起来,想要助她的人便是有再强的力量,万般手段,亦无用。”
赵敛冬抬头,不由想,阿姐莫非是想到了从前?
曾经赵横秋仍为诚王妃时,在王府受尽了婆母皇祖嘉太妃的刁难。为了心爱之人,她甘愿敛了一身锋锐,处处委屈求全,即便家人数次为自己打抱不平,说要找诚王和嘉太妃算账,都被她拦下了。
饶是如此,嘉太妃依旧对她不满意,认为她桀骜不驯,认为她的家人对诚王不够卑躬屈膝。仿佛要她以及她的家人把自己低到土里,任她踩踏,才叫柔顺,才是她心中的好儿媳。
赵横秋执迷不悟多年,临到某日,才突然醒悟过来。
并非她不好,她的家人强势,而是嘉太妃本身对她存了偏见,无论她做到甚么地步,都能被挑出刺来。
既然如此,她还在乎那么多做甚么?倒不如痛痛快快做自己。
她给了诚王最后一次机会,二人从诚王府搬出去另立府邸,或者和离。
诚王迟迟不能做选择,最终在她和嘉太妃的双重逼迫下,忍痛给了她一封和离书。
由己及人,赵横秋听闻妹妹说了许多关于皇后的事迹,一个温柔、娴静又带些小小随性的小娘子形象便在心中出现了。
当初她面对的,尚且只有一个嘉太妃。如今皇后面临的,可是为后的重担,还有大绥近乎一半高门世家的质疑,甚至轻视,她还能保持原来的心态和模样吗?
赵横秋不知。
她因妹妹敛冬的描述对小皇后有些许好感,但还不至于凭着这点好感,任由妹妹为其横冲直撞。
思绪重重间,众人逐渐坐定,最后一刻,内侍高声传道:“皇后娘娘到——”
作者有话说:
mua~
第69章
乌泱泱数十侍女簇拥皇后而来, 持扇、捧盒、举瓶者不一,另有内卫随扈,护送皇后至高座后, 退至两旁, 守卫皇后安危。
众人本以为,皇后初次举宴,定郑重谨慎无比。但方才这位在面前走过,身着的仅是绛紫常服, 披帛飘然,危髻边绾了一朵极妍丽的海棠花。
名副其实, 确有倾国倾城之貌。
形容并非不合规矩,只是……她们都猜测皇后初次亮相, 又出身寻常,定会在着装仪态上苦下功夫。
没想到她竟真把这当做一场寻常享乐的宴会般, 姿态随意,倒显得她们用力过度了。
郑夫人微微凝眸,遥望上首刚刚坐立,同身边女官说话的年轻皇后, 心中有了几分思量。
“开宴罢。”
一声吩咐,早早等候的宫人立刻鱼贯而入,井然有序往各座奉菜摆酒。
早在有了举宴的心思时,南音便将准备宴请的所有人都熟悉了遍,座位按身份而定。即便后来因她心态有所变化,内容稍作改动,这些还是未变的。
佳酿为来自西域的贡葡萄酒, 浇入琉璃杯中, 晶莹剔透, 未饮先醉。每座上,还摆了两张刺绣精美的帕子,帕子的布料来自温家刚研制出的一种轻绫,极为柔顺丝滑,放在手中如流水般,擦拭肌肤时宛如身在云端。
一些女郎注意到这方与众不同的帕子,俱是好奇,待试用过后,更显喜爱。有些人当场便要打听这制帕的布料为何,从何处买来。
便有得了吩咐的侍女解释,道这是扬州的温家所出,不日就能在长安的铺子里见到。
温家?她们冥思苦想,经人提醒才想起,那是扬州第一皇商,先前还捐赠了半数家财,得陛下亲口夸赞,御赐匾额以示荣宠。
听闻,还是这位皇后的外祖家?
有人不由露出笑容,认为皇后擅长利用己身优势。亦有人暗暗讥讽,道小家出身,就会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小东西收买人心。
众生百态,她们说的甚么,南音已不再那么在意了。她顺从心意,摒弃过于正式的礼服,着这么一身轻便的常服,自己舒适之余,见了部分夫人和女郎的穿着,还不由莞尔。
倘若她依着先前的打算,这会儿乍看去,当是多么正式的大宴,难免显得局促拘谨。
先生说得对,不过是个传所有人前来聚一聚玩乐的小宴,当愉悦开心为主,不必过于谨慎。
她行过辞令,举杯遥祝,因知晓自己不胜酒力,杯沿沾了沾嘴就放。
一杯酒后,宴会正式开始,有人含笑道:“常听人言,娘娘美若天仙、不似尘世人物。当时听闻,妾还道传闻肤浅,陛下那般人物,亲自选的皇后娘娘定是德才兼备、温良贤淑,与寻常人不同,议论外貌之言,反倒是冒犯。今日一见,方知传闻非虚,是妾见识浅了,娘娘竟同先前的太后娘娘一般风华绝代,令人见之忘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