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了未婚夫他叔(139)
待赵王妃离开后,赵王又唤来近身的内侍,让内侍把昨日他被打晕后发生的事说一遍。
最重要的是,那绝色小娘子是如何逃走的。
那内侍支支吾吾了半晌,最终只说了句似乎与裴家有关。
赵王听完,不满地瞪了这内侍一眼。
他能不知道此事与裴家有关?否则那小娘子中了药,又不熟悉此地,如何逃得走?
若不是因着来这围场,不能带暗卫,以免被他父皇以为他想窥探内廷,他也用不着这不中用的内侍去查这些事。
若是暗卫跟来了,赵王妃也算计不了他。
赵王冷哼,自个儿琢磨了起来。
那小娘子与裴家有关,又说她姓姜,赵王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冯阗保曾说过的“姜姑娘”。
这世上没那么多巧合,那小娘子十有八九便是冯阗保口中让裴珏失了分寸的人。
赵王翘起了嘴角。
有趣。
那内侍不敢抬头,过了一会儿才道:“殿下,方才陛下身边的李中官来了,说是陛下召殿下去咸阳殿。”
咸阳殿是皇帝在行宫的起居之所。
赵王怒:“什么时候的事?怎么现在才告诉本王?”
那内侍忐忑地道:“殿下方才垂问昨日之事,奴婢没来得及说。”
赵王简直要被气死了,孰轻孰重分不清么?
他急匆匆更了衣,赶往咸阳殿。
到了才知道,皇帝除了召他,还召了太子、裴珏还有大理寺卿。
赵王摸了摸额头上的伤,只觉得这伤就是耻辱。裴珏肯定知道那姜姑娘打伤了他,眼下见了这情状,不定在心底如何嘲笑他呢。
赵王忍着这口气,过去与皇帝、太子请安。
皇帝年逾四旬,正值春秋鼎盛之年,可膝下皇子皇女却不算多。
这些年来后宫新进了不少年轻嫔妃,可皆一无所出。
因此,皇帝对已经长成的皇子皇女皆算得上是关怀备至。
除了对太子萧恒。
而诸皇子皇女中,最受宠的无疑是赵王。
见赵王来了,额头上还带着伤,皇帝面露诧异之色,问他:“老二你这是怎么回事?”
这行宫就这么大,赵王才不信皇帝不知道昨日发生了何事。
但皇帝虽这般问了,赵王却仍不敢说实话,只说是昨日饮了酒,不小心撞到门框上了。
皇帝倒是没再说什么,只叮嘱赵王平日里少饮酒。
赵王唯唯应下。
皇帝呷了口茶,又道:“今日让你过来,是大理寺卿处有一桩案子,你与太子、慎之一道听听,想想该如何处置。”
赵王有些狐疑,他又不懂刑狱,叫他来做什么?
他便回道:“父皇,儿臣对刑狱之事不甚了解,听听倒是无妨,却不敢随意评说,以免妨碍齐公。”
赵王这话说完,萧恒便接了话:“二皇兄不必妄自菲薄,即便皇兄对此不甚了解,但孤想,是非曲直皇兄是分得清的。”
赵王扯了扯嘴角,却没听到皇帝呵斥太子,便也只能附和他:“太子说得是。”
这兄弟俩你来我往,一旁的裴珏只当不见,只在两人说完后,对大理寺卿齐清使了个眼神,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齐清会意,将那日在跑马场发生的事一一说了。
且李玉茹已招认,是她蓄意谋害裴华玥。
待齐清说完,皇帝便道:“慎之,此事你家是苦主,你想如何处置?”
裴珏不疾不徐地出列,道:“但凭陛下做主。”
皇帝便笑:“若朕想化干戈为玉帛,将此事平息下去,你也同意?”
裴珏摇头,“陛下最重礼法,必不会如此,定能还舍妹一个公道。”
他这么明显地拍了龙屁,皇帝不仅不觉得他媚上,反而心情舒畅得紧。
皇帝遂看向齐清,问:“齐爱卿以为此事该当如何?”
齐清肃色道:“禀陛下,依臣之见,自然是要按大齐律例处置。”
皇帝不置可否,又问萧恒的意思。
萧恒想了想,道:“父皇,儿臣所想自是与齐公无异。只是,那李姑娘之父平昌侯素与大皇兄交好,若儿臣言需严惩,恐大皇兄心中不虞,与儿臣心生芥蒂。”
赵王:?
此事赵王当然也是知道,那日平昌侯李胜为了给李玉茹求情,曾求到了他跟前。
他与李胜往来密切,原是想过问过问此事,但没想到还没来得及过问,这齐清就把此事捅到了皇帝跟前。
如今他便是骑虎难下。
若他为李玉茹求情,那么必然会得罪镇国公府。可若是他不求情,事后平昌侯知道了,也会与他生了嫌隙。
赵王不禁有些埋怨他的皇帝爹。
为何要把此事拿到明面上说,明明私下解决可以有两全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