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风雨下西楼+番外(23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后跟着小注“居延,现为元昊领地”,最末写着“此乃千古奇观,他日必亲往此处,看看大漠究竟。”
这是朝云在抄本里头抄过的诗,和她写过的笺注。
这本诗集的编者不是旁人,正是她李朝云。
从前她自己做的抄本总是因字太差而读者寥寥,如今,竟有人将它们印出来了!
她再去看毕家大郎二郎此时正在印的活板,不也正是她许许多多的抄本其中之一嘛!
她遍阅古今出塞诗文,不想有朝一日,真有这些抄本被印出来成书的时候!
朝烟笑着问她:“怎么,认出来了?”
朝云手上持着诗集,红着眼说道:“姐姐,多谢你!”
多年的心血倾注其中,本没有盼望过什么回报,无非也就是自娱自乐的事,竟有人能替她记挂着。
此后,她做的抄本诗集,兴许就能同那些写诗词的文人一道,被后世流传下去。
人们要找诗词的评注,兴许看的就是她李朝云本。
几百年后之人,提起大漠孤烟,兴许就会想起:那是千百年前李朝云向往之地。
她李朝云的名字,和西北,和边塞,和草场,和大漠,忽然间有了微妙而不可忽视的连结。
许衷也拿起一本抄本,告诉朝云:“我看过了,姨妹所作的笺注准而精,挑的诗文也都是最最要紧的几篇。若是姨妹同意,这些首批印出来的抄本,我便叫人再印上编者名氏,放到许氏书局之中售卖去了。”
朝云点点头:“姐夫拿去卖便是,我留着又没有什么用。”
朝烟推了推许衷,笑他:“挣来的你可一分都不许贪,要么给我妹妹,要么给毕待诏,可不准装进你自己的银袋。”
许衷也笑:“书局那里总也得分点钱去。”
“书局那里,你那你自己的钱去补贴吧。”朝烟还是打笑他。
毕二郎适时抬起头来,说道:“许大官人若要将这些诗本子卖了,我一定守到书局门口去买第一本!李娘子的抄本做得好极了!”
毕大郎“嘿嘿”地也笑:“就是这字有点儿难认!”
朝云在帷帽后悄悄擦了擦眼下的泪,不想叫旁人看见。
离开相国寺东门大街,快到了吃中饭的时候。
许衷想带着姊妹俩去吃遇仙正店,再尝尝孙四娘的手艺,不过朝烟倒是更想去州桥边的王楼吃灌汤的软皮包子。
王楼离相国寺东门大街并不算远,稍往南一两里路,再一路往西,直到州桥,过去便是了。
许衷打马在前,朝云与朝烟坐着车,车后跟着一众下人。正是仲夏时节,天气热起来不得了,早间出门时帷帽还戴得住,此时到了车里,再戴着便嫌热了。
朝云一把将帽子从头上扯下来,放到一边。朝烟也笑着摘了帽子,再去给妹妹整理发髻。
快要到州桥的时候,马车忽而停了。
朝烟掀开帘子,问一旁骑着马的许衷:“羡真,怎么了?”
许衷看着从州桥南面骑着快马而来的一骑,回朝烟道:“有中人出宫,避让一下官差。”
“哦哦。”朝烟又放下帘子。
中贵人自宣德楼驾马而出,顺着御街而下,要过州桥后向西出郑门,奔赴渭州本镇。
许衷勒住缰绳,坐在马上,看着中贵人从自己面前过去。
那人一身武将官服,高视阔步,气宇非凡。若非身上悬配内臣腰牌,根本看不出是个宦官。
正如是想着,只见中贵人也微微侧目,看向了他。
许衷当年在殿前司当差时,便知道宫里有这么一位中贵人。
与别的内臣都不一样,这位中贵人身手武艺都出众,更有带兵打仗之才。可惜去了势,入了宫,不然兴许考个武举,还能与他一起做殿前司的同僚。
许衷任职于金枪班,与中贵人们相处的机会并不多。对那位传闻之中的中贵人也只是耳闻,并没有见过。只有一年宫中禁军操演,官家亲御,他远远地看见了官家身边站着的那位内臣。
他听见,官家叫那人“长卿”。同僚告诉他,那就是孙全彬。
当年的一瞥,与如今州桥上的一面,人影相互交叠。
许衷认出他来了。如今的渭州兵马钤辖,孙全彬。
他从没有与人说过,他对于这些能监军的宦官们之羡慕。
他从小的心愿,便是做一个保家卫国之大将,在沙场上一刀一枪杀出个功名来。
可惜就算他中了武举,父亲死后,他也只能辞官回家,继承家业,终日操劳着店面铺子的生意。再怎么娴熟的武艺,都也只能暂且放下。
每每想到西夏贼子,他何尝不想也像那些宦官一样,领了官家给予的兵符,监军上阵出兵,击退敌军,封狼居胥如霍去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