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379)
她说话时一直儳然自如地看着萧其臻,精密地在他脸上眼中捕捉反感,然而无果。
他惊慌明显,窘迫强烈,但未露出一丝一毫厌恶失望。
这不是伪装或压抑,理智告诉萧其臻柳竹秋最后这段话不对,脑海深处又有一种原始的情感在迎合她这些观点,仿佛上古时代初见火焰的野人,于恐惧中蕴藏向往。
他满腹心事却有口难言,招架不住柳竹秋坦荡荡地凝望,仓促埋头拱一拱手,飞也似地逃走了。
作者有话说:
①飞卫收了一个叫纪昌的人作徒弟。飞卫对纪昌说:“你先要学会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然后才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去后就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边,用眼睛由下至上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就这样坚持了两年以后,就算锥子尖倒过来碰到纪昌的眼眶,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于是纪昌又去找飞卫。飞卫说:“这样还不够,你还要学会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技巧。要练得能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东西,能把细微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回去后,用牦牛尾巴的毛把虱子挂在窗户上,自己每天都注视着这只虱子,在十天里,纪昌看见虱子渐渐变大了。这样过了三年以后,在纪昌眼里虱子已经变得像车轮那么大了。再看其他的东西,就好像山丘一样大。于是,纪昌就用箭向那只虱子射去,箭穿过了虱子的中心,悬挂虱子的尾毛也没有断。纪昌赶快去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得跳了起来,拍着胸口说:“你已经把射箭的功夫学会了!”
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野外相遇。纪昌和飞卫都互相朝对方射箭,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最后飞卫的箭射完了,而纪昌还剩最后一支,他射了出去,飞卫赶忙举起身边的棘刺去戳飞来的箭头,把箭分毫不差的挡了下来。于是两个人都扔了弓相拥而泣,互相认为父子,发誓不再将这种技术传给任何人。
第一百二十章
柳竹秋认为萧其臻生气也好,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不用一心为失身纠结。
萧其臻走后不久,金海桐派人请她相见。
她跟随使者来到营地外,金海桐正用胡萝卜喂一匹肥壮的黄鬃马。那马皮毛油光水滑,四腿健壮有力,是价值千金的良驹。
金海桐让柳竹秋抚摸马头,说这是送她的礼物。
柳竹秋已收到可汗夫妇若干赏赐,不好意思再收礼。
金海桐说:“我们本来就想送你一匹好马,选了许久才挑中这匹,骑着它你就能快点回北京了。”
柳竹秋躬身致谢,金海桐又问候她的伤势。
听说已不碍事了,她跳上自己的白纤离,邀请柳竹秋与她单独去跑马。
柳竹秋看看周围的侍从,靠近她小声说:“在下使用男子身份,与夫人单独出行恐惹不便。”
蒙古人虽不像汉人那般礼法森严,仍很看重女子婚后的忠贞,金海桐是可汗的妻子,与汉使惹出绯闻,势必破坏两国邦交。
金海桐嫣然巧笑:“大汗知道你是女子,只要他不在乎,其他人怎么想都无关紧要。”
柳竹秋见她如此诚恳豪爽,欣然上马随她出发。
她们座下都是出类拔萃的千里马,奔跑起来飒飒赛秋风,烁烁起电光。金海桐犹嫌不过瘾,大声问柳竹秋:“还敢再快点吗?”
柳竹秋欢快答应,扬起珊瑚鞭,在半空中击出节节脆响,两匹马你追我赶狂奔,似两只游隼飞渡金浪翻滚的草原,直指碧蓝天幕。
二人停在一处山坡上休息,金海桐随手折下身旁的羊茅草和尚在开放的小野菊玩起编织,同时与柳竹秋闲聊。
身下松软毡毯般的草地向四周起起伏伏无限延伸,连接着远处好似海底的珊瑚丛的五彩树林。草原上稀疏散落着蒙古包和黑白相见的牛羊群,它们像是用画笔点缀上去的,为静止的景物平添生动。
柳竹秋见景情动,随口吟出一句古诗:“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
金海桐听她只念了这一句,笑问:“你怎不接着往下念?只记得这一句吗?”
这句诗出自宋代王镃的《塞上曲》,柳竹秋只念了开头一句,后面的内容犯忌讳,不便当着鞑靼人的面说。
见她憨笑搪塞,金海桐朗声替她背完了整首诗:“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霜冷髑髅哭,天寒甲胄闲。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
吟罢叹气:“你们汉人描写草原的诗我几乎全会背,十之八九都是贬低我们北方游牧民族,咬牙切齿要跟我们开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