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哇, 你哪儿来的钱买的这么多的布?”
谭玉瑶半开玩笑的说道:“婶儿你给的啊。”
张小丽怎么可能相信, 忙问她花了多少钱。听到她说一尺四毛五, 总共45块, 真是倒吸了口凉气。
她不是惊讶这布贵了, 而是惊讶瑶丫头手这些年大吃大喝的还能攒着那么多钱, 并且还大手笔的拿出来买了布。
而且她相信, 瑶丫头不会把手上的钱全花出去,那她肯定是还有存款的。这么多钱徐倩跟谭育民是不可能有的。那就只能是她奶奶留的了。
谭老大那个娘还真是疼孙女,留了那么多钱给孙女。
自己要不是有着儿子当兵的津贴, 那是肯定舍不得花十来块去买布的。
“这布就卖四毛五一尺,挺便宜的,是啥毛病?”
谭玉瑶把布拿到桌前的蜡烛边晃了晃。
“说是放仓库被老鼠咬的。”
张小丽接过布一看, 确实有不少的洞。
“还好, 咬的都是靠边的,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
说完指挥了一边的谭根生拿了剪刀和软尺过来, 想着儿子的尺寸, 还有布上破洞的位置, 麻利的划了条杠, 将自家的布剪了下来。
谭玉瑶在她量的时候就数了数, 减了十尺。还应该找张婶儿五块五。结果一掏兜发现自己出来忘带钱了。
尴尬了。
张小丽没注意她, 只看着手里的布,越看越满意。正要拿进屋里,谭玉瑶一把拉住她。
“婶儿, 你再裁点儿。我想给我爸也做身衣裳。”
“你爸?”
“恩恩, 给我爸做。还两天他就过生日了,想给他做身新衣裳。”
张小丽听了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徐倩,要是她还在,这会儿说不定也能穿上自己女儿亲手做的衣服了。瑶丫头是真孝顺了。
“行,你爸跟华子差不多的身材,裁个十尺也是尽够了。今儿我家里没备蜡烛,明天你来我家,我教你做。”
“好哇!”
她还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约好了时间后,谭玉瑶抱着剩下的布开开心心的回了家。
睡了一夜,精神好的不得了。
一大早就爬起了,煮了饭喂了鸡。等她爸跟哥一走,又立刻去扫了地。
正忙着,谭玉玲来了。
不过短短大半月,感觉她整个人都变了样儿。背不弯了,脸不黑了。连头发都像是有了光泽。再也没有以前那死气沉沉的样子。
以前像是贫民窟的,现在嘛,才像是个农村小女孩儿了。
“玉瑶,我听她们说,你昨天买了一整匹布回来。”
谭玉玲两眼都冒着八卦的光芒。
“你肯定只听到了一半,她们是不是只说买了布,却没说我买的是处理的瑕疵布?”
“啊?没有啊,她们没说。”
“就知道她们会这样说啦,没事,晚点张婶婶出去转一圈,大家都知道是她跟我合买的瑕疵布,就没人再说啥了。”
谭玉瑶扫完了最后一个屋。带着谭玉玲去看了剩下的布。见她看的出神,便拿胳膊撞了撞她。
“怎么样,有没有心动想买几尺回去。”
谭玉玲摇摇头。
“我,我暂时还没钱。”
谭玉瑶趴在床上笑了。
“你忘了你存在我这儿的钱了吗。你存我这儿的钱都能买十尺了。”
“十尺?!”
谭玉玲迅速的在心里盘算着。
十尺,可以给小妹做一身衣裳,再给阿奶和玉珠一人做件长袖。马上就要凉起来了,正好穿。
“我买!”
钱花了再赚就是了。
谭玉玲想的开。
“那行我去拿剪子。”
谭玉瑶本来是想送她几尺的,但送少了不够做衣服,送多了,玉玲心里又会有压力。还是让她自己买吧,花自己赚的钱,心里舒坦。
拿来了剪刀,却发现家里没有软尺。正愁着要去谁家借呢,谭玉玲拿过了剪刀。
“用啥软尺,我闭着眼睛都能减出十尺来。”
谭玉瑶“???”
口说无凭,谭玉玲扯开布,拉了一截出来就一剪刀下去。
瞧着跟昨天张婶婶减下来的还是真是差不多的。谭玉瑶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技能。
“我6岁就跟村里婶婶们学做鞋子,8岁学做衣服。十岁后家里所有的衣服都是我做的,那两口子,是能撒手就撒手,恨不得我啥都会。裁点儿布么小意思。”
谭玉玲笑眯眯的看着手里的布,恨不得现在就回做成衣裳。
“好厉害!”
谭玉瑶已经是一脸的崇拜了。
6岁自己还在闹着不上学呢,还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诶?玉玲她这么厉害,那,是不是能让她教自己做衣服?!
张婶婶那儿是能学,但得晚上去,费蜡烛不说,光线也不好,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