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亭侯(17)

作者:文檀 阅读记录

沈婉放于案上的手早已攥紧,望向《灵语》时,眼眶泛红。

“我曾亲眼见过人食人,就在不久前。代国百姓游牧为生,又常年经历内战、外战,又会比我们好到哪去呢?我在魏国虽受尽士族鄙夷,却无性命之忧,甚至以后还能分到土地,我已心满意足,更何况代国百姓。天下黎民所愿,皆有共同之处,这样并无不妥。”

宦官张口无言,指着她几欲落泪。

“女郎骗我。我幼时离家,前秦不过因天灾有饥荒,怎会如此?”

“我没有。”

前秦的惨状让宦官想到家人安危,他不能接受。

失去礼仪地质问道:“若真如此,女郎为何刚刚在外还能笑得出来?为何抛下赵国同胞来魏国苟活?”

沈婉摇头,“我笑是因为此书能让代国百姓脱离苦难,神明爱戴子民,巫女仁慈,并不在意政权如何,而王上仁德,魏国境内百姓尚能安居,若巫女能知晓,必能与魏国修好。我来魏国,初时为寻父兄,后来为求自保,都可说成苟活。直到现在,我却想为百姓将此书复原,让当权者知道天下黎民的心愿。”

她一席话说得坦荡,毫不掩饰自己当初自私的想法。

宦官后退几步,瘫坐在地。

两人相顾许久,宦官才道:“若真如此,无论女郎对错,都该这样写。”

沈婉没再说话,专注地投入在《灵语》中。

她不知这世上究竟有没有神明,却知攥写此书的上任巫女让百姓当了自己的神明。

太极东殿结束议事,已到夜晚。阴云笼罩月色,唯有竹林沙沙作响。

牧衡掸去肩头雪沫,迈入书阁中。

女郎趴在书案上熟睡,许是累极,双眼下尽现乌青。冻疮药膏还未盖上,手指隐有血丝,还能看出涂抹的迹象。

他走进,见她压着复原本,顿时心中了然。

小心翼翼地将书抽出,翻看下来,发觉她已将所有残缺填满。

牧衡沉默须臾,问道:“她如何同你说的?”

宦官不知从何说起,斟酌后道:“女郎想让当权者知道天下黎民的心愿。”

他闻言,将视线落在她的字迹上。

那些话毫不过分,微乎其微,高位者从未在意,却是黎民的心愿。

牧衡想了又想,吩咐道:“她写的,着人誊写百份,明日分发给朝中官员。”

宦官连忙应下,刚出书阁,沈婉就醒了。

她抬头,见牧衡拿着复原本望来,一时窘迫。

“亭侯勿怪。我有些累,没注意就睡着了。”

见她行礼,牧衡摇头,“无碍,辛苦你,将此书一日复原。”

她的聪慧,自两人相识牧衡就知晓,却未曾想过她这般努力。

“我来是想告知你,此书为你复原,将书交予巫女时,你也要同去,来应对巫女的询问。现在还有些时日,若你不愿,我可着人替你去。”

两人对坐于案前,沈婉望着他,思索良久道:“亭侯觉得谁去才好?”

“自然是你。”

牧衡没有隐瞒。

着人替她,也需提前交代诸多事宜,要知道沈婉每句话出自何种目的,倘若有一句话记错,可能都会耽误大事。

但他不能逼迫她,所以来询问她的意思。

沈婉明白,却问他:“上任巫女让百姓做了自己的神明,我想问亭侯,魏国又该如何比过?我言为百姓所愿,与步六孤修好,根源却在魏国的做法。”

牧衡垂眸道:“明日起,魏国将以此改革。相比论道,更应起而行之。”

沈婉一怔,下意识地说:“会不会太过草率。”

她可以写,却没想过会很快实现,牧衡的反应实在出乎意料。

牧衡没有立即说话,与她对视良久才开口。

“你在神语中言民心,几次强调掌权者要多多倾听采纳。”他顿了顿,笑道:“我听你的,你却因民的思想不敢相信。沈婉,若这般,你想去,也去不得。”

沈婉脸颊涨红,平复良久。

“谨记亭侯教诲,我确是想去。”

牧衡没有责怪刚才的事,问:“缘何?”

“我虽卑微,当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②。为黎民心愿,甘愿亲自前往。”

沈婉有些情怯。

当他的面,说大义的话,自惭形秽。他身份贵重,能为天下做事有很多,在不久前,他还护住了一座城。而她能做的,这已经是最大的事。

她想了想,又问:“亭侯会去吗?”

牧衡摇头,“暂且未知。”

“你会怕吗?宦官定和你说过,若你写得不对,要被杀头。”

沈婉喉咙一塞,想起了父兄,“怕,但那时更怕无人将民心书写。若不能与步六孤修好,恐怕父兄身为将士,危机就会多一分,我也不能安心度日,更别提身处水火之中的百姓。”

上一篇:折青梅 下一篇:寡妇门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