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言官总是被杀(94)

作者:一块板砖 阅读记录

江暖点了点头:“是,怎么了?”

宣妃皱眉:“臣妾在那里见过皇上。”

江暖有些惊讶:“怎么会?玉暖宫破旧成现在这样便是陛下故意而为之……”

“是真的,那时候臣妾还是婕妤,贪玩爬上了那颗槐树……陛下还夸我鼻子好看呢。”宣妃笑嘻嘻补充了一句。

看着她小巧的鼻子,江暖勉强笑了。她是见过德妃画像的,宣妃的鼻子倒不像从前的德妃。

微微蹙眉,雍容华贵的皇后,手托香腮,瞧着双面绣屏风出了神。

什么时候,皇上收入宫中的女子,样貌都不似德妃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詈:骂的意思

这首诗是我参考百度百科断肠谜里的《断肠谜 下楼来》和《玉房怨》顾春两首诗,结合女主严果人物情形改写的。

附上一首原诗:

《断肠迷·下楼来》——朱淑贞

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

第43章 德妃之死

一晃过去半月有余,玉暖宫终于打扫修缮完毕,歇在府中的宋翰墨当日就被皇上宣进了宫。

跟着小太监一直往后宫走,宋翰墨微微蹙眉,路边之景虽有些变化,却是越发熟悉。这条路他从前走过,是往玉暖宫去的。

小太监停在玉暖宫前,宋翰墨只好也停了脚步:“公公,这是?”

小太监也不答,只是后退几步行了一礼就退下了。

望着半开的红色宫门,宋翰墨紧皱眉头,仰头望着门上的牌匾“玉暖宫”,一时间从前的记忆涌上心头。

“三哥哥,你等等我!”

廊边走过来一个眉间有些阴云的小公子。

他走在前面,后头跟了一个才到他大腿的白白嫩嫩小团子,再后面是穿着宫女装的阿巧。

小团子手里拿着一个拨浪鼓,小脚不停,硬是要跟上前头人的步伐。

应是听见外面的声音,玉暖宫里出来了一位穿着深蓝色宫装的女子,她端庄娴雅,一派恬然,正是德妃。

德妃柔声道:“青墨,怎么不等等翰墨,他可是特意去迎你下学的。”

宋青墨脚步不停,只留下一句:“先生留了功课,他走太慢了。”就进了宫。

“母妃,”小团子跑上前来,拉着德妃的手,“母妃,是翰墨走太慢了,哥哥功课要紧。”

“累了吧,今日在哪里见到哥哥的。”

“在太学附近。”

“怎么走那般远,翰墨真厉害。”

“嘻嘻嘻。”

德妃牵着宋翰墨的手进了宫,阿巧没有说话,也是笑着进了玉暖宫。

阿巧、德妃、三哥哥……

不,皇上这是何意?

眼色微沉。

踌躇一会后,宋翰墨上前推开宫门,庭院呈现在眼前。先入眼的便是院子里的那颗大槐树,郁郁葱葱,树叶沙沙,地上落着斑驳日光。

从宋翰墨十五岁出宫造府,至今已有□□年,没想到这棵树还在,它已经长得这般大了。

再看院子里,原来德妃亲手种植的一些草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规整的地砖。

一片空荡荡,没有草,也没有人。

六岁前,德妃对自己算是喜爱有加,六岁后,虽算不上喜爱,但总没有短衣缩食,饿着自己。

十岁后,她的态度急转剧下,变得很是恶劣。即使住在一个宫里,直到他搬出宫,德妃也没有正眼瞧他一眼。

转头望着主殿前的砖块,宋翰墨有些出神。

出宫前一晚,他非要与德妃道别,德妃却是闭门不见。他便在德妃门口第四排的砖块上跪了一夜,直到第二日出宫才离去。

那时屋子里只传出德妃的一句话:“今日七皇子跪了一夜,我们母子情缘已断。七皇子出宫后,千万别写信给本宫,也不需要七皇子回来看本宫。”

那是五年来,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她这一生与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第二年,德妃便走了。那年先是别墨哥哥,再是德妃,那时他无缘无故卧病在床。醒来后就被告知德妃在宫中暴毙匆匆下葬,未能见到最后一面,一直是宋翰墨的一个遗憾。

在宋翰墨的心里,德妃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是她给了自己一个温暖快乐的童年。所以即便德妃要与他一刀两断,宋翰墨也一直试着接近她。

出宫后,宋翰墨有传信要进宫来见她,德妃都拒绝了。

理由就如她说的那般,母子情缘已断,七皇子进后宫来看望她不合常理。

站在第四排砖块上,宋翰墨仰头望着宫殿的飞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