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小侯爷多妩媚(173)
“天子薨逝,天下无主,两位大人为什么孤身前来,夺了我的兵又要送到哪里去,我并不关心。”
她声音柔和,柔和的毫无温度:“可是两位大人,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背后站着宗室的主子,我便没有吗?“
春日晴空里忽然响起一声炸雷。
季青雀缓缓抬了眼,漆黑的眼睛里波澜不惊,苍白而纤弱,可是那天上的雷霆仿佛是遵照她的召唤而来,轰隆隆的巨响里,年轻的女人平静的声音有种让人后背发凉的清晰:
“既见幼主,乱臣贼子,何不跪下?”
第75章 新岁
春雷滚滚, 要下雨了。
几滴冰凉的雨水落在脸颊上,刘尧和李州牧都脸色发青。
自从卢阳王入京之后,原本蛰居各地的宗室王爷都蠢蠢欲动起来,诸王如此不安分, 说到底是先帝与嘉正帝两朝皆有错漏, 以至于积重难返。
先帝嗜杀暴虐, 养出来的儿子除了早逝的章玉太子和出身卑微的十三皇子嘉正帝, 多是些残暴刚强之人,他暴毙而亡后, 剩下的皇子失去了一直压在头上的桎梏,凶性毕露,疯了一般的争夺皇位,那几年里的血雨腥风,许多人至今说起, 依然噤若寒蝉。
而就算最终年少的嘉正帝在当时的太傅季观的主持下被迎立为帝,勉强使得天下承平,但是已经尝过火与血的猛兽,是再也无法安然回到温暖精美的棚舍里的。
这时便需要人来切下他们的利爪, 拔掉他们的利齿, 并且对每一双血气腾腾的眼睛庄严告诫,示之以威, 抚之以恩, 双管齐下, 以固河山。
那样一位英明果决的君主,显然不是嘉正帝能够扮演的角色。
他仁厚太过, 性情绵软, 对几位叔父辖制无力, 对于拔除先帝末年留下的诸王割据的弊病,实在无力承担
最终,随着他的病死,这个遗留二十几年的,在黑暗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祸根,终于在大齐的土地上轰然爆发,好似一片血腥的春花,随着春风,烧遍大江南北。
李州牧不是蠢人,他妻子的母族颇有些势力,江平王早已通过他妻子的母族送来信物,许下高官厚禄,只要宛州与他一同举事,共谋大业,绝不有所亏待。
要是换在别的朝代,这样诛灭九族,遗臭万年的事,他是沾也不敢沾的。
可是换到今朝,那又是另一种光景。
多年前太傅季观能够结束乱世,拥立嘉正帝李平为帝,那是因为他本来就是众望攸归之人,又有先帝托孤手谕为依仗,再加上他私下联络各地世族,奔波操劳,极尽平衡之术,才终于迎立新帝成功,只是他自己也忧思太过,心血干枯,仅仅在嘉正帝继位半年后,就溘然长逝。
现今能够承担起这一角色的,本应该是季观的儿子季宣,季家是世族领袖,又是士子之师,季宣的名望虽然不如他的父亲,却同样不容小视,而按照往年岁月的光景来看,一旦得到季家的支持,那么天下间,恐怕多的是闻风俯首之人。
可惜,卢阳王狠辣,见季宣不肯为他矫诏,竟然不顾世人唾骂,将其毒杀,杀季宣一人,或许尚可挽回小,可是世族失去头领,士人失去楷模,群龙无首,却终究会让天下大乱。
天下需要一个皇帝,而现在,一个让人惊异的局面摆在所有人面前,天子无子,国无储君,无人可称正统,那么凡有李氏血者,便都是正统。
实在是,数百年未有之乱局。
世族各谋其主,各州民心变动,李州牧自然不会落后,横竖宛州富庶,他手里握着这张牌,谁也不能不掂量他几分。
因此,他志得意满,他心安气足,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如果在自己这片宛州的河山里,也有李氏宗族呢。
……甚至,如果有圣旨呢。
心念百转,李州牧舔了舔嘴唇,雨水落在干裂的唇上,隐隐有些发痛。
他不觉得那是继位的诏书,即使是,如果没有足够的世族拥戴,也可以轻易被指责为矫诏虚言。
老百姓懂什么正统,懂什么大义,世族说是,你就是,说你不是,你是也不是。
而他,手握兵权,一州主官,他妻子的母族,母族的姻亲……盘根错节,自是一方势力,何苦为他人做嫁衣?
几十年前,季观做过的事情,他未必不能再做一次。
只要他能够从这里出去。
而李州牧扪心自问,哪怕在无数弓箭的包围之中,他并不觉得对面这个女人,敢杀自己。
一个这样年轻的小姑娘,能做什么事呢,读书读傻了,想要充英雄好汉,虽然少见,倒也不难见到,可是真要她们杀人,哪怕把刀架在脖子上了,她们也未必敢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