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种田奋斗史(38)

作者:方瑜 阅读记录

“真的?”杨稔疑惑,之前她婆婆可是只心疼几个儿子的,对她们几个儿媳不苛刻,可也不亲近,别是特地给自家男人的,却被自家男人拿来给她的吧。

陈如松点头,“真的,我还能骗你不成。”

看自家男人那诚恳的语气,杨稔暂且相信,红枣好吃还有营养,她还挺喜欢的,心情也舒畅不少。

吃饭时,两人开始计划接下来的事。

既然饴糖板栗卖得最好,杨稔提了建议,“饴糖板栗多备一些,剥了壳没加糖和切了口子没剥壳的熟板栗就少少备一些,两三斤这样,生板栗还是和今日一样。”

“行。”

杨稔又接着道:“还有,咱们家的板栗,还能卖上四五日,但卖完了的话,这几日山上怕是都被采摘完了,就没有板栗了,收村里的人的板栗也不大行得通。”

确实如此,陈如松思索片刻接话:“这样,咱们平时回来都是午时,你在家带儿子,顺便准备第二日的东西,我去山上找板栗,半日摘的板栗算上前两日的,应当能卖一些时日。”

去山上采摘板栗是更累的,而且媳妇一个人去山上摘板栗他不放心。

“好,这样安排确实妥当。”杨稔应下。

吃过中饭,陈如松背着背篓就出发了,早些去也好多摘一些。

杨稔带了带儿子,就将儿子放在车子上,给了几个玩具让他玩,也开始做事。

准备的粽叶用了一半,这个东西山脚下,或者田地边会有,等会背着儿子去摘一些就行。

荷叶用的也不多,买大份的人少,多是买小份尝尝鲜,只用了五六张,家里的还能用上几日,等明后日去荷塘摘一些就好。

现下便是把明日要用的板栗剥掉最外面那层有刺的壳,切了口子,傍晚再煮熟剥壳,明日去卖,现在天气渐渐变凉,今晚做好明日去卖并不影响。

去外壳、切口子这两道工序就忙活了很久,幸而太阳还未落山,杨稔背起儿子,提着竹篓去摘粽叶。

摘好了粽叶回来,整个下午,儿子都没怎么哭闹,杨稔瞧瞧儿子,发现他一直在看她做事,小眼睛满怀好奇,看得认真。

杨稔心都软了,儿子真乖巧。

跟儿子好好亲香一番,眼见着太阳快落山,天色渐暗,杨稔开始淘米煮饭,准备晚饭。

不一会,陈如松回来了,将下午成果告知,“只摘到三四斤,昨日和今日上午未去,许多地方都已经被摘的差不多了。”

“那看来咱们能早些歇息了,实话说,卖这板栗还挺累的。”杨稔宽慰道。

第23章 关系

媳妇没有纠结,陈如松也不再遗憾,能找到一颗没被人光顾过,全部被他们夫妻俩采摘完的板栗树本就不是易事,有一次就很不错了。

接下来的日子,夫妻俩便日复一日,上午卖板栗,下午一人去摘板栗一人在家带孩子兼准备第二日的东西。

约莫过了六七日,除去留着自家用的,拿来卖的板栗全部卖完,上山也难找多少,夫妻俩不得不暂停了这个生意,打算明年接着。

家里的干货也卖了大半,剩下的杨稔准备自家食用,摆摊的日子暂时结束了。

结束当日下午,回到家后,夫妻俩就开始数钱。

总共摆了八日摊子,挣了,挣了三两六钱,算上家里的存银,将近十六两了,夫妻俩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喜悦。

“才八日,就有这么多了。”杨稔感叹道。

陈如松也点头应道:“可不是,难怪那么多人宁愿家里不能科举也要做商人,商人可真挣钱。”

“有钱就能吃香喝辣,再有钱的就能买人伺候,谁不想呢。”杨稔附和。

“不过士农工商,商人最低等,还是读书人好。”陈如松不改要培养儿子的决心。

“这是自然。”夫妻俩都是同样的想法。

算好了钱,两人才有心情去接儿子,夫妻俩卖板栗的这些日子,都是田氏帮忙照顾孙子,两人商量着要孝敬孝敬,既然分家了,总不能白让老人带孩子。

“家里有饴糖,还有二两多,就送二两过去吧,加上上午买了一包米糕一斤肉,你看看还要带些什么。”杨稔将自己能想到的东西说了出来。

有这些就行了,鱼塘的鱼不多,等等着明年生小鱼的,不能总抓,不然还得去小溪捞,陈如松便点头应下,“先就这些吧,多了娘怕也不会收。”

陈如松提着东西快步到了老宅,还没进去,就疑似被陈大嫂瞪了一眼。

但他望过去,大嫂低着头在侍弄院子里的菜地,好似没看见他。

陈如松的感觉不错,这些日子婆婆帮着三房带孩子,陈大嫂很是恼火,两个老人是分给她家的,自然要帮着她,偏这老太婆还帮三房带孙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