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长绝+番外(13)
赵雅一低头说道:“我不会忘的,师父。”
她又跪下拜了三次,头重重地磕在地板上,额间落了红。
她离去前,师父的鬓角在斜阳照射下显得微霜了几分,面色苍白如一老人。他举起颤巍的手像是要叫住她,可却只是招收示意她安心去吧。
师父呆滞地立在了竹舍中,发愣了好久,直到赵雅的背影隐没于山间。随后,他又拾起宣纸,落笔一洒:一身嫁衣当红衣,舞剑飞刀冲鬓角。直闯江湖救黎民,红衣女子比男儿。
03
距离逃婚已过了三年。老百姓将这则趣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一时惹得众人唏嘘。
“那陈二郎如何了?”一位大嫂拾起菜篮子急切地问道。
“听说是定了新亲。”众人中间那位大嫂津津有味地讲解着。
“那赵家小姐呢?”另一位大叔也凑了凑热闹。
“这倒说来奇怪。自逃婚那日娘家也没回,乡里再也没有人见过她。”
殊不知,身着深红衣的女子于旁边茶摊里,嗑着瓜子,饶有趣味地听着。她手边桌上放着的是一柄长剑,右手中又伸向碗里拾起几枚瓜子,头上还戴这个斗篷。
她笑了笑,笑颜藏于斗篷下,一手轻握起长剑,桌上扔了点银子就转向远处的酒楼去了。
这间酒楼中鱼目混珠,什么人都有。规模倒是不大,只是近期以老板请来的大文豪而弄得人尽皆知。听说那大文豪曾是探花郎,见过当今皇上,也不知是他自己吹嘘还是如何。今日,他会在酒楼漏出一笔妙字,写出千古绝句,惹得众人皆来亲眼目睹一番。
她是这里的熟客,潜入时被小二叫了一句:“赵姑娘。”
她不说话,只是对小二眨了眨眼睛,又在后边的角落里落了座。只见另一红衣女子走路带风,拂袖而入酒楼。
“林姑娘喝什么?”小二跟上前来,朝那个姑娘问道。赵雅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了。
“来一瓶酒,待会儿让你看出好戏。”林姑娘笑道,笑颜乍开,万花失色。
“好嘞,姑娘。”小二似是习惯了她的胡言乱语,点了点头走了。
林姑娘刚拿到手的酒壶开封后清香四溢,酒气冲鼻。她只抿唇喝一小口便只觉得神清气爽,就忍不住又嘬了几口,不过片刻便红了双颊。
此时已入了夜,酒馆里点了黄灯,照在脸上暖融融的。只见一男子周围围着大圈人立在酒楼的中间,旁边一阵喧闹。
“大文豪落笔了!落笔了!”
赵雅也抿了一口酒水,心里很看不起地贬低了“大文豪”几句。只见对面的林姑娘起了身,走进那片人群,高呼一句:“大文豪是吧?你见我写一句诗,评一评如何?”
赵雅立刻打起了精神看戏。只见林姑娘拾起毛笔一挥,墨如雨下,翩翩红衣与周围的人群形成对比。
那飘飘欲仙的字迹,干枯的墨汁中透露着点皎白,似是草原上的白驹一般,放荡不羁、神采飞扬。周围的人看得一言不发,各个傻了眼。赵雅也有了兴趣,起身混入人群一望。
她写时不动声色,两颊红扑扑的,写下的却是令人惊叹的句子:有幸持剑报国,不负年少气盛。
她双眼含笑,举手一作揖,“献丑了。”
举座喧哗,她在一片掌声中笑着鞠躬。赵雅也钦佩地鼓起了掌。那大文豪一看比不上人家的字迹,也比不上人家的诗句,一时不想落丑,便匆匆离去,无人发现除了赵雅。
赵雅看着大文豪离去,自己也看够了戏准备离开,走前不忘了带上自己的佩剑。她身后仍是一片惊涛骇浪,是她许久未体会到的喜庆。
可是她临走前余光一瞥时,只觉得人群中的林姑娘倒是英姿飒爽。若来日相见,她一定要与她聊上几句。
虽是入了春,却是倒春寒,夜晚又格外地冷。赵雅裹紧了周身的外衣,蹙着眉径直向前走去。阵阵夜风拂过,带起了她的深红衣角。
明月清风、月朗星稀,夜色如一潭墨水中点缀着几抹白。她走的这条山路安安静静,倒有些令她不自然。
随后一阵吵闹,她来不及回过神,只听到一个稚童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救命啊!救命啊!”
她自然是来不及多想,手中握着剑,飞步朝声音的方向跑去,步步带风。
她到那儿时看到一个中年大叔的手扣在一个深色麻袋上,袋子里一个稚童的脑袋若隐若现地挣扎,求救的声音朦胧不清。
她举手欲击倒大叔,可是来不及眨眼便被另一个身影抢了先。那个身影一手击晕大叔,大叔的手便脱离了稚童。紧接着,身影又解开了袋子,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双眼滚着泪水,狼狈地落入了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