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290)
筠,竹均,竹林君子,原来从一开始,真相就掩藏在名字中。
陆珩看到王言卿的表情,心中颇为嘚瑟,没忍住又多了一嘴:“其实我觉得,季涣也是左撇子。”
王言卿眼睛瞪得更大了:“啊?”
陆珩这回却不肯解释了,说:“什么事都要老师帮你讲,不利于你进步。就当是作业,你自己回去想。”
王言卿眉梢动了下,细微抿唇,道:“不是表哥吗,怎么又成了老师?”
陆珩是有多喜欢演戏?
“没关系,我身兼两职。”陆珩抱紧王言卿,他想起简筠交待的话,饶是他见惯了阴私,都不由啧然,“他们这两对夫妻,倒格外精彩。”
王言卿没想到这个案子竟然还有猛料可以挖掘,赶紧问:“怎么了?”
从陆珩意味深长的目光中,王言卿听到了这个故事的完整版本。
简筠自小丧父,母亲无法维生,只好带着她投奔兄弟。简筠在舅舅家长大,韩家只有一个儿子,自小被舅父、舅母给予厚望,很小就请了西席来读书。简筠和表哥年纪差不多大,耳濡目染中,她也学会了读书写字。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韩文彦不肯用功,反而是简筠展露出对文学强烈的兴趣。她们母女都需仰仗舅母的脸色,简筠便时常帮表哥代笔,最开始是抄书,后来变成代写夫子留下来的作业、策论,最后,连韩文彦外出应酬的诗文,都出自简筠之手。
韩文彦有了捷径越发不肯努力,逐渐泯然众人,简筠却锻炼出一手好文采。因为简筠之笔署着韩文彦的名字,所以她和韩文彦的笔迹很像,这些年来除了韩家人,没人发现这件事情。有一次青州开诗会,韩文彦带了半阙诗文回来,简筠有感而发,和了下半阙。
他们由此和季涣结缘。季涣和韩文彦来往都通过书信,其实每次写信的人都是简筠,但季涣一无所知,只以为他的知音是韩文彦。后来季涣搬去京城,简筠也奉父母之命嫁给韩文彦。韩文彦不喜欢她和外男来往,所以,简筠和季涣的书信渐渐断了。
如此过了许多年,简筠本来已经忘了那些少年意气、挥斥方遒的岁月,也忘了她曾经交过一个知心朋友,不是韩文彦的朋友,而真正因为她的才学思想交到的朋友。在他们搬来京城后,有一天,突然有一个人找上门,简筠开门,听到对方说他叫季涣,来找竹林君子。
那些精妙的诗文、策论都是韩文彦的,唯有竹林君子这个名字属于简筠。
韩文彦和季涣再次走动起来。和越长大越平庸的韩文彦不同,季涣后期的发展很好,如今算不上大富大贵,也能称为衣食无忧。叙旧中得知,季涣如今非但功名在身,娇妻在畔,甚至得到了武定侯的赏识。
韩文彦在季涣的邀请下,搬到季家隔壁。季涣十分欣赏韩文彦的才华,坚信韩文彦之才绝对在他之上,所以主动将武定侯的任务分给韩文彦。韩文彦哪里会写这些呢,理所当然的,又是简筠代笔。
《英烈传》和寻常的通俗话本不同,这是开国皇帝的故事,里面涉及大量王侯将相、阴谋战争,要想写的让武定侯满意,殊为不易。武定侯给季涣口述要求,又借给他一些兵书参考,季涣拿回来和韩文彦研究,两人联手,一点点构建出全部章回。
每次韩文彦都在季涣走后动笔,第二天给季涣完稿,但时间长了,季涣怎么能发现不了简筠才是真正的作者。季涣递上去的稿子中,武定侯竟然更喜欢简筠的文笔,所以到最后,大半本书几乎都出自简筠之手,季涣拿回去做修饰、删改,誊抄后递给武定侯府。
就这样,他们耗时近半年,写完了《英烈传》。
在这期间,因为简筠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写书中,韩文彦无所事事,再加上觉得自己丢了作为丈夫的颜面,和隔壁同样无所事事的常汀兰勾搭上床了。简筠很快就发现了,但她心里意外的没有任何波动。
因为,她也爱上了别人。
灵魂的契合比身体的吸引更为长久,双方都没有挑明,但季涣知道,当年和他以文会友的人并不是韩文彦,而是简筠。可惜郎另娶妾已嫁,他们长久坐在书桌边探讨下一章该怎么写,享受和对方独处的时间,却没人挑破窗户纸。
直到一件事打乱了岌岌可危的平衡。
季涣有一天提早回来,韩文彦正在和常汀兰偷情,韩文彦听到声音匆忙逃走。韩文彦知道这件事极可能瞒不住了,他不敢得罪季涣,如果没有季涣,他在京城中根本无法维生,韩文彦仓皇中起了一个很荒唐的念头。
他用蒙汗药将简筠迷倒,正好这时候季涣跑过来兴师问罪。韩文彦痛哭流涕地向季涣道歉,说他对不起季兄,作为补偿,他愿意将自己的妻子献上,供季涣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