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元京梦闻录(62)

作者:麦麦青芒 阅读记录

歌舞已寂,筵席接近尾声,宾主尽欢,面上都露了些疲态。

皇上上了年岁,有些体力不支,此时便让大家散了。众大臣躬身行礼,山呼万岁后,便鱼贯出了宴厅。

方才发生的事情太多,凌萧还有些魂不守舍,跟着外祖出去,一路都没有说话。谁知,二人走了没多远,就被一人拦住。一看,是礼部尚书秦楼月。

凌萧忙向他见礼,秦尚书倒很和善,也对他拱手道:“世子有礼。”

说着,他自己也向卫国公见了礼,然后又对凌萧道:“也没有别的事,只是想再跟世子说一下国考的事情。考试日期定在二月初一,内容有文武乐三大类。

文试是必考项目,其余两项世子只需挑选其中之一参考便是。

各中细节,我明日会派一下属,过府为世子细细说明,具体参考书籍也会由他一并为世子送去。考期距今只三月有余,还望世子早做准备。”

这人办事稳妥,又有效率,卫国公很是欣赏,当即携凌萧谢过。

想了想,他又道:“据闻,一般参加国学监大考的士子大都年过十六。萧儿腊月才满十五,年岁上会不会小了些?”

那秦尚书满脸堆笑,看着凌萧道:“国学监向来不设年龄限制,但凭各家本事而已。世子少年英才,又得皇上青眼,此番若考中,定是美谈一桩。”

想了想,他又道:“说来也巧,今年年龄偏幼的,不只世子一位呢。户部沈大人之子才刚十四,也要于明年二月参考。二位若都得中,可算创了国学监史上奇谈了!”

闻言,卫国公沉吟了一会儿,对凌萧道:“如此,你好好准备就是。国学监乃元京最高学府,入门不易,莫要掉以轻心。”

凌萧躬身应了。两人遂与秦尚书告辞回府不提。

第26章

十二音坊(一)

国学监的大名,凌萧自是从小就如雷贯耳。这是朝廷专为权贵子弟设置的学府,非官爵世家子弟,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国学监子弟修满两年后,只需参加监内大考,不需格外参加科考,成绩优异者便可得官身。

这所「贵族学府」,可谓是元京乃至全江国数一数二的治学圣地。

江国历来重文,朝廷对官宦子弟的教育极为重视,因而每年都会拨大量款项用于国学监的维持和修缮。

国学监更是来往元京的各界名流的集会之所,常有各地学问大师在此开坛讲经。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全江国最大的藏书阁,据说汇聚了王室历年来的书画珍藏。

因着以上种种,国学监历来都是广大学子的向往之地,也是各家一争短长之处。

但国学监大考一向是出了名的艰难。京中官宦子弟不知凡几,何况每年还有外地的勋贵前来应试。

而国学监每年招生最多不过三十,可谓是立于这些贵胄子弟中的一张巨大的滤网。

但凡考上的,不仅在皇上那里挂了名号,日后仕途光明,光耀门楣,单是与人谈将起来,也是傲人的资历。

但凌萧自懂事起基本就生活在北境,因而对国学监的魅力感受并不深切。当然,同样也没怎么感觉到国考带来的压力。

他回府后倒在床上,满脑子还在想着夜宴时,那位孟大家对自己说过的话,心中纠结不已。如此辗转一夜过后,他还是决定要去一探究竟。

这毕竟是第一个主动跟他谈起母亲当年旧事之人。而他,实在是太想知道有关母亲的一切了。

第二日未时,他未免招摇,一个随从都没带,只身乘一驾矮篷马车去了十二音坊。

到得东面那扇小门处,他向四周张了张,发现此处甚是幽僻,便放心下车,打发那车夫走了。

这里其实算是十二音坊的后院,围墙甚高,从外面向内望去,隐约可见一栋小楼的飞檐翘角,大概就是那位孟大家的居所。

他一推小门,木质的门扉果然「吱呀」一声开了,他闪身进去,就见眼前是一个花园,看得出人迹罕至,有些疏于打理。

但园中花木自由生长,少了人工的刻板,倒也不失野趣。

远远的还能听到丝竹管乐之声,声音已经极其模糊,如同天边渺茫的游丝一般,偶尔钻入耳膜,平白牵出一段伤感。

他按孟大家说的,沿着花径一路前行,秋日午后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很是舒适。一路分枝踏叶,走在寂静的时光里,他倒觉心境有所平复。

仗着腿长步大,他很快就到了那栋小楼前。这栋二层阁楼极为精致,全身木制,远看着像个精美的首饰盒。

大门紧闭,门边檐下悬着一个碗口大的铜铃。他上前摇了几下,铜铃发出几声古朴清脆的「叮叮」声。

上一篇:情缘玫香居 下一篇:冷月照清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