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巷(110)
他知道妹妹是担心自己会拒绝,他觉得她有些过于小心翼翼,其实他还不至于一定要书桌上都是只能放书。相反,他此时看着眼前这盆花,也觉得先前心里的燥郁似乎好了一点。
“谢谢你,掌珠。”沈缙微笑地对她说道。
沈约见姐姐开了个不错的头,自己也跟上道:“大哥哥,先前我们陪谢元郎请大夫回家给谢夫子看病,他说早上无意间看见谢夫子脖子上有黑斑,担心是脏腑有恙。”
沈缙就循礼问道:“那谢夫子没什么吧?”
“没什么,”沈约含蓄地道,“大夫说他那不是黑斑,是污垢。”
沈缙愣了愣,须臾,轻轻弯了弯唇角。
他知道弟妹做这些、说这些,都是为了能调节他的心怀,可他早就不是小孩子了,对挫折的感知远远大于快乐。那些能让弟弟妹妹们笑上半刻的事情,在他听来除了有点匪夷所思之外,并不能减轻他心中分毫压力。
他越来越觉得高兴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随着年纪增长,而中榜好似遥遥无期。
今年九月他就要再考第三次,可是现在他却连写赋都下笔滞涩。
虽然大家都说父亲当年也是考了好几次才中的,可那些话说来简单,但谁又能保证他多考几次也一定能中呢?若真是如此,爹爹也不会把他的课业敦促得这样紧了。
他辜负了父亲的期待,让长辈们的期望一次次落空,甚至无法为妹妹的终身幸福帮上忙。
沈缙每每见到对与蒋家婚约毫不知情的沈云如,心里都会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歉疚和挫败。
而当面对沈约时,他也会觉得自己有负于对方的崇拜。
所以哪怕他早就开始在家里读书了,却也很少和弟妹们凑在一起,他已经不知道应该对他们说些什么。
因此,对于沈约有意说来让他发笑的这件事,他也只能是轻轻弯弯唇角,然后说一句:“没事就好。”
沈约一时也没能接上话。
他本来就不是个擅长聊闲话的,兄长这样平淡的回复也全不在他的预设之中,这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沈云如眼见气氛有些凝滞,心里虽着急,但也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才合适,她不由有些羡慕起蒋娇娇来,觉得这时候若换成对方,大约是不会出现这样冷场的。
姐弟俩正各自纠结着,沈缙已开口道:“你们先去休息吧,我再看会儿书。”
两人只好不再多说什么。
从沈缙那里出来后,姐弟俩就往福寿堂走去,然而走到半路,沈云如却拉住了沈约。
“大哥哥的事你莫要多想,他比我们都年长,自己会看着办的。”她说,“不管今年秋闱结果如何,你三年后肯定是要下场的,今年一过,爹爹定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你身上,你自己要有个准备。”
沈约沉默地点了点头。
沈云如抬手轻轻搭上弟弟的肩,鼓励道:“你既是男孩子,就更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但凡有了这份勇气,也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做成的。”
沈约其实对三年后的事情还没有太确切的想象,他只是有时候看见这样背负压力的兄长,还有愁眉紧锁的父亲,会很想自己走到前头去帮他们。
他不是没有冲动地想过干脆自己今年就下场算了,可是父兄科考的经历就在眼前,以至于他无法不清晰地对这条路有个认知,那就是:科举不易。
不是寻常人口中说说的不易,是他亲耳,还有亲眼见证到的不易。
他曾经是真地认为兄长可以青出于蓝,甚至超过当年与父亲同榜的那位探花郎的。
可是谁能想到他大哥哥第一回 下场写诗赋就因落了官韵而遭黜落?熙宁十六年那次,原以为已有了应试的经验会好,结果偏偏那年的知贡举不喜当时流行的以怪诞奇涩为高的太学体,转而提倡平易流畅的文风,以致不少人白费了数年功夫。
他大哥哥就又落了一次榜。
可见有些事并不是那样绝对的。
连兄长那样优秀的人都做不到,十五岁的他又怎能做到呢?
他还不至于那样无知无畏,正因为知道科举的不易,所以他也很清楚自己仍需积淀。
他只能寄希望于三年后的自己。
“大姐姐放心,”他平静地回道,“我已做好准备了。”
第54章 草芥 不值一提。
沈老太太这日也在家中的佛堂礼佛, 唐大娘子陪着她在一起念经,中午两人还一起用了斋饭。
沈云如和沈约姐弟过来问安的时候,姑媳俩正坐在小院里饮茶, 见到两个孩子, 唐大娘子还招呼他们过去也喝些, 说是供过菩萨的。
沈云如觉得她母亲这几年的变化有些大, 这种变化不是在性格上,而是礼佛。她觉得母亲如今已经算是到了很虔诚的程度了, 虽不知娘亲这样是不是有意投婆婆所好, 但显而易见,这两位的姑媳关系的确也是比从前更融洽了些。